郭劍林
同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一樣,近代中國的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發(fā)展階段。
北洋政府所處的時代,是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不斷加劇的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背景下由一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逐步向近代化工業(yè)社會邁進的時代。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一方面,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基礎,破壞了城市的手工業(yè)和農民的家庭手工業(yè);又一方面,則促進了中國城鄉(xiāng)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給中國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造成了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①。
北洋政府正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和被人們遺忘的"半資本主義",即在新舊沖突與并存、中西撞擊與雜處的歷史背景下取代清王朝而建立起來的。這種承上啟下的歷史大背景決定了這個政府必然地扮演了近代中國由傳統(tǒng)向近代化轉變的中介的角色。轉型與過渡是這個政府的基本特征。
一
北洋政府時代,正在經歷著中國幾千年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小生產向近代化社會的邁進與過渡;從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業(yè)、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tài)向近代商品經濟形態(tài)的邁進和過渡;從君主專制政治向軍事分權政治、民主共和政治的邁進和過渡;從世襲政治權力,家庭、血緣、宗法關系向競爭政治權力、"法制"名義下的"自由"、"平等"、"獨立"的社會秩序的邁進和過渡;從迷信、封閉到科學、開放,從地域聯系、"本省人治本省"到世界性聯系、政黨政治的邁進和過渡;從"以禮治國"到"中體西用"、"以體為主"、"體用結合"邁進和過渡。
北洋政府所經歷的這種邁進和過渡,是一種大變動時代的由舊質向新質的邁進和過渡。
這種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逐步變革與發(fā)展的邁進與過渡,雖然不免帶有西方文化滲透與擴張的殖民勢力侵略與壓迫的痕跡,而且是在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受到極大損害的背景下進行的,充滿了血與恨。但無論如何,這種變動卻表現了中國近代社會不可阻擋的近代化和文明化程度不斷發(fā)展的大趨勢,它所反映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進步的潮流。
北洋政府時代,既然是一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日益走向近代化的轉型、過渡的時代,那么,它的領導者們亦必然地要面對著種種同時存在著的新舊交替、各種矛盾的現實--古今并存的矛盾,中西文化的沖突與交融,以及一切非驢非馬、不中不西、新不像新、舊不像舊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復雜狀況。這種狀況,在北洋政府統(tǒng)治下的社會的各個方面均有著生動的表現。
就政治而言,"天賦王權"、皇帝偶像、君主尊嚴,這些對于中國官僚、將軍和黎民百姓均具有強大維系人心魅力的傳統(tǒng)政治權威奇跡般地被一舉打破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敢把皇帝拉下馬",建立了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中華民國政府,開始了在中國實行西方民主共和制政體的政治實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第一次從"皇權"向"民權"的轉化。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洋政府最高統(tǒng)治權終于由一姓私有一躍而成為國民"公有"。大總統(tǒng)再也不像皇帝那樣"神圣"、"尊嚴","民權"氣氛在北洋政府時代隨處可見,連袁世凱自己也不得不公開宣示中外:"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之所公認……永遠不使君主政體再行于中國。"民主共和的觀念是辛亥革命后全社會輿論的共識,并不是袁世凱個人的口是心非。
但是,事物的發(fā)展是曲折復雜的,思想與行動也會有反復。出于保全自身的本能,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者們所依賴的站在他們后面的社會勢力"經常驅使它收回已經作出的讓步,保存自己的封建性質,冒險實行反革命政變"②。從袁世凱到張勛,在中國實行民主共和之后一股股封建逆流勢力又相繼復辟,其原因也正在這里。
無可否認,即使袁、張復辟帝制,走回頭路夢想成真,也絕非是原來意義上的"天賦王權"了。北洋政府成立后所推行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及其所產生的現實的物質力量,已經必然地滲透到政治、法律、軍事制度、外交、文化政策、政黨社團、人際關系等等北洋社會的各個方面之中,這卻是不以北洋政府統(tǒng)治層中的皇權主義者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政治權力的世襲是傳統(tǒng)的君主政治最主要的標志。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大總統(tǒng)雖由國會選出,但袁氏本人卻有著將最高的政治權力"傳諸子孫"之安排。結果,被碰得頭破血流。繼袁氏之后,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段祺瑞等北洋政府繼承人再也不敢做皇帝夢,或有作世襲政治權力的妄想了。
由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不斷增長,也由于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吸收西方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模式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北洋政府時代的中國政治正逐步趨于多元化。這也使得"王權"的迷夢再也沒有實現的土壤了。
繼袁氏之后的北洋集團的主要人物,均不得不采取以軍事武力作"后援",以"民意"為招牌來激烈地"競爭"最高的政治權力,從而在事實上形成了軍事分權的政治格局。
自始至終,圍繞著北洋政府的最高統(tǒng)治權力和地方省級政治權力的"競爭"都異常激烈,經濟財產私有,政治權力"公有",是這一代政府最為顯著的"國情"特點。
這里所謂的軍事分權政治,首先表現為各大軍事派系集團根據自己的經濟、政治需要和軍事實力,交替地控制著中央和地方的政權,權力重心經常圍繞著軍事實力(或者是軍事聯盟的實力)發(fā)生游移,不斷地重新組合,從而造成了國會、內閣、總統(tǒng)及省議會、省務院、省長形同虛設,在實力軍人的專制獨裁之下,"中華民國"成為軍人刺刀上的玩物。可以說,這種軍人獨裁專政,而最高權力卻不固定地隸屬于某一集團的現象貫穿于北洋政府統(tǒng)治的始終。
在《臨時約法》時代,北洋政府的政治體制采用法國式的"責任內閣制",即以國務院及所屬各部為行政中樞,大總統(tǒng)不負實際政治責任,而國務總理則居于行政首長地位。國務總理不對大總統(tǒng)負責,而是直接對國會負責,通過國務會議處理重大國務。大總統(tǒng)只是例行蓋章的"橡皮圖章"式的國家元首。
約法規(guī)定,總理也必須得到國會中議員多數的支持與擁護,必須受國會的嚴格控制,國會有權否決內閣的議案;有權彈劾閣員使其任職和去職,而內閣則無權下令解散國會,"國會是永遠不被解散的"(事實上卻屢遭解散的厄運)。而內閣沒有任何對付國會的武器,只有俯首聽命而已。
按照這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根本大法的規(guī)定,中華民國國會的權力"至高無上"。它不僅僅是一個立法機關,而且還是一個行政監(jiān)督機關;它不但享有制定、修改、解釋憲法及各種法律的特權,同時,還享有對于總統(tǒng)和內閣的彈劾權和同意權。在國家機器運行的很大程度上,"約法"體制遠遠地超過了保證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責任內閣制所必要的互相制約機制和措施。它不僅能夠限制袁世凱的個人政治權力和野心,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在西方正常的責任內閣體制下,內閣關于每一個閣員的任命,無須經過國會的事先討論與同意。當內閣對國會不信任時完全有權請求元首下令解散國會,訴諸人民,重新選舉國會。而《臨時約法》卻規(guī)定,內閣任命每一個閣員均須得到國會的同意,這大有畫蛇添足之嫌,且"國會永遠不被解散",又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權力互相制約的原則。在實踐上,造成"數百議員皇帝"專政③。但軍事獨裁者們很快地便突破了這個約法的不合理限制,把"槍桿子"作為權力斗爭的唯一有效法寶,遂造成了一片混亂,社會動蕩,閣潮迭起,府院之爭,戰(zhàn)爭連綿不斷。
北洋政府強化了中央的專制獨裁政治體制,而其地方政權,從袁世凱開始卻一直基本上采取和沿用了清末新政改革官制、實行地方自治制度。
實行地方自治是清末立憲運動的社會基礎,試圖以地方自治來推動中央的立憲運動,促進中國政治近代化。北洋政府成立后,全國各地一般均設有省議會、縣議會。但1914年2月3日,袁世凱為對付國民黨人和強化集權統(tǒng)治,曾下令停辦自治。而在政權穩(wěn)定后又于年底公布了《地方自治試行條例》;次年又公布了《地方自治試行條例施行規(guī)則》;再將京兆列為特殊區(qū)域,作為自治模范,任命專人籌備,并于9月21日正式公布了《京兆地方自治章程》④。
大總統(tǒng)徐世昌于1919年9月7日公布了《縣自治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了全國各縣設議會和縣參事會。1921年7月3日,徐又公布了《縣自治法施行細則》、《縣議會議員選舉規(guī)則》以及《市自治制》、《鄉(xiāng)自治制》等等??h、市、鄉(xiāng)、鎮(zhèn)、村實現了民選或全民公決縣知事、市長、鄉(xiāng)長、鎮(zhèn)長、村長。
當然,嚴格地說,北洋政府實行的地方自治尚難稱之為完全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地方自治、民選機構;其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選舉--普選制也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問題在于:北洋政府實行的地方自治,畢竟是中國近代史上十分有益的實踐,民主政治色彩在中國地方政權建設上頗為濃厚,應予肯定。
圍繞著《臨時約法》而開始的"民國法統(tǒng)"體系之爭,是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政治斗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各派政治力量斗爭的焦點和核心,既貫穿于北洋政府統(tǒng)治集團內部各派系(他們是派中有系,系中有派)的多次斗爭中,又貫穿于北洋集團與反北洋集團的歷次斗爭中。從《天壇憲法》、《中華民國約法》、《中華民國憲法》到《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等等,從總體上看,都是在這些法理斗爭背景下的產物。
二
北洋政府時期經歷了從封建軍事制度向資本主義的近代化軍事制度的轉型與過渡。中國近代軍事制度的發(fā)展,大體上可分為湘系、淮系和北洋系三個階段:"湘軍演變而有淮軍,淮軍演變而有北洋軍。"⑤北洋軍的編練是在湘、淮軍基礎上和甲午戰(zhàn)后的自強御侮的歷史大潮中開始的,它的誕生是晚清政府進行軍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其在軍事制度上的改革標志著與國際接軌的中國軍事近代化的起步。
一定社會發(fā)生的軍事現象,是該社會政治現象的繼續(xù)。軍事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研究社會歷史,既應研究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對該社會的軍事關系,也必須反過來研究一定社會的軍事對其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影響。這一時期不但創(chuàng)辦了保定軍官學校等一系列軍事學堂,并且對于北洋各部隊的領導體制、組織建設、招募格式、將士標準、訓練方法、軍事教育等進行了進一步的制度上全面而根本性的改革,包括:
1.軍隊指揮作戰(zhàn)能力和后勤保障系統(tǒng)的建立與完善。
2.新式軍事人才的大量延用和近代軍事教育的廣泛發(fā)展。
3.士兵招募和訓練制度的改進與完善。
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北洋軍隊性質的某些傳統(tǒng)性、封建性,即從舊軍軀體中脫胎而生的封建隸屬性和宗法思想等所構成的軍隊性質的一面。同時也應看到,這些軍隊已經納入了相當大的資本主義因素,從而成為中國軍隊由傳統(tǒng)走向近代化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并集中地體現了北洋政府的性質。
當然,北洋時期整個社會的動蕩、各種不同性質的戰(zhàn)爭不可避免地對于北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經濟文化的繁榮與昌盛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非戰(zhàn)說"。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軍事改革也并沒有能使中國成為一個強國。而國內軍閥混戰(zhàn)卻給近代中國社會造成過悲慘的歷史災難,也成了中國資本主義化過程中的一個巨大的阻力。因此,北洋政府的軍事近代化過程在近代中國社會所產生的政局不穩(wěn)定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新事物、新生產力往往是在戰(zhàn)爭的廢墟上產生的,社會的一切災難又都會在社會歷史前進中得到補償,它所反映的是中國的軍事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所走過的畸形歷程。
三
北洋政府時期是中國嘗試從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和過渡的時期。北洋政府的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的近代化建設,也正是這種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在中國不斷成長和發(fā)展的客觀反映。
晚清以來,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成長始終是在"中體西用"的方針下進行的。但是,到了北洋政府時期,這種封建主義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和過渡的"西用"已經逐步沖決了"中體"的堤壩。從袁世凱時期開始,即放手任用近代工業(yè)企業(yè)的兩大巨頭"南張北周"--張謇和周學熙,他們全盤掌握了農林、工商、財政等經濟大權,銳意發(fā)展中國實業(yè),不失時機地引進西方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政策、法令,略加修訂,頒布實行,諸如:
1912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工商部頒布實行《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從根本上廢除了晚清以降官紳的"專利壟斷"特權,為私人興辦企業(yè)大開了方便之門,并對發(fā)明和改良工藝制造予以專利獎勵,使其享有"專利權"⑥。這是史無前例的。
1914年1月14日,北洋政府頒布了《公司保息條例》,對私人新辦的工業(yè)企業(yè)實行優(yōu)惠的保息政策,以獎勵和扶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稐l例》明文規(guī)定:"呈請保息者,以本國人民依本國法律新成立之公司為限","凡新成立之公司,自開機制造之日起,繼續(xù)三年為保息期間"⑦?!侗Ol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投資者的顧慮,吸引了投資,擴大了公司規(guī)模,促進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此后,為了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北洋政府不斷地對新開辦的工商業(yè)提供較完善的法律保障,頒布了《公司條例》、《商業(yè)通例》、《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商業(yè)通例施行細則》、《公司注冊法規(guī)》、《商業(yè)注冊法規(guī)及施行細則》等等。
這些條例、細則也表明了北洋政府對于發(fā)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所具有的特殊熱情和全力的扶植態(tài)度。如《注冊手續(xù)》規(guī)定:"自當事人稟請之日起,須于三日內,將注冊之事辦理完竣。"⑧
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頒布法令,通飭各地,大力提倡國貨,"凡出口足抵外貨者,優(yōu)給獎勵"⑨,而對國貨則酌免稅厘10。
提倡國貨,抵制洋貨,與外人進行"商戰(zhàn)",辦事快捷,以發(fā)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為目的,是北洋政府的一個重要國策。
北洋政府還創(chuàng)辦新式銀行作為發(fā)展中國資本主義實業(yè)的一個重要的手段。1915年10月,袁世凱正式申令:"中國、交通兩銀行具有國家銀行性質,信用夙著,歷來經理公庫,流通鈔幣,成效昭彰。"11在北洋政府大力提倡下,中國的新式銀行在20世紀初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同時期頒布的《中國銀行則例》30條,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中國銀行將移植西方銀行管理模式為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采取總經理負責制。除國家銀行和省級銀行外,北洋政府時期迅速興辦的私人銀行達180家,均采取西方近代銀行管理制度和資本主義的銀行經營模式。匯集社會資金,通過抵押、放款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從而使銀行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北洋政府主持創(chuàng)辦和提倡興辦的中央銀行、地方銀行和私人銀行的大量涌現,充分反映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產業(yè)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也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金融政策的開放性、多元性和民主性。北洋政府允許并提倡國家銀行和私人銀行并存與競爭;中國銀行與外國銀行并存與競爭(英、美、日、法、俄等大國銀行在中國近50家);中國傳統(tǒng)的典當、票號、錢莊和新式銀行的并存與競爭及多元化發(fā)展。
北洋政府銀行業(yè)有相當嚴格的管理制度,其組織管理、業(yè)務管理、信用調查、經濟調查、會計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均不斷得到改善與深化。如會計制度要求達到三大目標:不因會計手續(xù)而有所延誤時間;各銀行每日賬目必須當日結出;總行必須按日得到各分行資產負債余額及累計損益數字等。
綜觀北洋政府頒布施行的經濟政策與法規(guī),傳統(tǒng)觀點一般將其一律斥為"憑借地主買辦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力量而發(fā)展起來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似并沒有什么根據。事實上,北洋政府的建立,不但沒有改變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資本主義政策和法規(guī)的發(fā)展方向,恰恰相反,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充實和完善。所以說,在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這一點上,北洋政府同南京臨時政府在政策上是一致的12。一個政府的"政策"是其政治"性質"的集中體現,北洋政府的工商政策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這個政府的性質。
此外,北洋政府時期,在文化上表現出由傳統(tǒng)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向近代資本主義文化制度的轉型和過渡;外交上表現出由閉關自守外交向對外開放外交的轉型和過渡。這里限于篇幅不再詳述。
四〖HT5"SS〗
作為轉型與過渡時代的政府,北洋政府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與癥結是政局不穩(wěn)和派系斗爭激烈。政局不穩(wěn)和派系政治除輿論不一之外,主要根源就是中央政府對于大大小小的軍事分權者行為的失控,形成封建式割據之勢。而政局動蕩、派系政治和地方割據的結果是整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中國完全失去了政黨運轉的土壤和條件,動亂帶有必然性。
中國的資本主義在北洋時期雖有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之美譽,但總體上看,中國資本主義在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部產業(yè)中所占比例較小,發(fā)育程度顯得相當不成熟。由于沒有經歷過西方式的"產業(yè)革命"階段,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與剝削的極端殘酷性,造成中國資產階級性格的極端軟弱和改革的不徹底。
民初資產階級政黨是在缺乏雄厚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社會理論條件下而組織起來的,其發(fā)展也是罕見的早熟和畸形。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來的中國政黨一度如雨后春筍般地"繁榮",但卻大多性質不定;他們大多脫離群眾和自己所代表的階級主體;所追逐的只是個人的名利和小集團私利,屬政客集團,頗類似封建時代的"朋黨";且缺乏比較完整和系統(tǒng)的政黨理論和綱領,不具備近代資產階級政黨性質;他們絕大多數并不真正地關心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建設,更不會為此而奮斗;很多都是雖有政黨之名卻沒有明確綱領的集團,既沒有旗幟,更談不上共同的紀律、共同的政治目標、強有力而相對穩(wěn)定的領導核心了。梁啟超曾斥其"大率以個人為中心,不以黨見為中心,聚散無?!R躁庪U狠戾為手段,不依民主為程序"。"以私利為主,每每忽視公共利益"13。顯而易見,這種政黨是專制政治的產物,與近代的資產階級政黨性質大相徑庭,不具備競爭政權的素質。
自給自足的小農自然經濟是形成各個"土圍子"、"獨立王國"的基礎和封建專制政治的溫床。辛亥革命未能觸動中國農村的封建勢力,誠如列寧所說:辛亥革命后的中國農村和農民,是"非常閉塞,消極被動的,沒有知識,對政治漠不關心"14。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溫飽問題,不求政治權而只求生存權。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政局的變動漠不關心,也無從關心。
辛亥革命后政治局勢的長期動蕩、各派系分化與組合、爭論與混戰(zhàn)不休以及資產階級民主在中國的畸形發(fā)展,使上層感到開放民主使什么事也辦不成,自己還將下臺,這在客觀上都推動著北洋政府的領導集團在實踐中逐步走向專制和獨裁。
以袁世凱為例,這個大半生均在封建王朝中度過,對于專制政治權力操作比較迷信的舊官僚,他本人就很難接受民主共和對于其權力的限制,他曾公開宣稱:"這個國會并不好,因為它大部分是由缺乏經驗的理論家和年輕政客們組織起來的,他們要干涉政府,也要使一切事情通過立法手續(xù)。他們真正的任務是要通過一個永久性的民國憲法,但是他們在這一方面卻毫無進展。"
他向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聲稱:"我們傳統(tǒng)的習慣與你們西方的很不相同,我們的事情非常復雜,我們不能穩(wěn)妥地運用你們的抽象的政策觀念。"15他在這里所說的"抽象的政策觀念",毫無疑問,就是指西方的"民主政治"和"議會式民主"。
北洋政府成立不久,袁世凱即對當時形形色色的各類政黨派系表示了憂慮:"無論何種政黨……若仍懷挾陰私,激成意氣,習非勝是,蜚短流長,藐法令若弁髦,以國家為孤注,將使滅亡之禍,于共和時代發(fā)生,揆諸經營初造之心,其將何以自解。"16
畸形的政黨政治形式和混亂的議會狀態(tài)反映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特殊國情,也反映了中國資產階級力量的薄弱及政治上的不成熟。嚴峻的社會現實直接促使北洋政府統(tǒng)治者收回辛亥革命已經逐步開放的民主政治權力,變《臨時約法》為"新約法",視前者為"國會專制",斥"違背共和政體的憲法,影響于國家治亂興亡者極大"B17!
北洋時期的中西文化既有相互沖突、彼此對立的一面,又有融會貫通的一面。北洋政府的上層統(tǒng)治者們也必然不自覺地受到了這種文化交融的某些影響,并且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一點西方文化。
因此,在北洋政府存在的大部分時間內,動蕩歸動蕩,派系政治歸派系政治,但卻一直設有兩院制或一院制的國會。近20年間,先后共組成五屆國會;頒布七部憲法;曾十易國家元首,而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名義上均依法"民選"產生,包括臨時大總統(tǒng)、代總統(tǒng)、臨時執(zhí)政、大元帥等名稱;而其內閣總理更迭42屆,高達59人次,組閣與倒閣,均屬正常。這些,又多少說明了倚仗"高貴血統(tǒng)"和某家姓氏來獨攬國家最高統(tǒng)治權的時代已經被送進了歷史博物館,北洋政府時期不是"最反動、最倒退、最黑暗"的時代。
民國肇建后,北洋政府在其施政方式、社會禮儀、思想意識、社會生活諸方面均不斷演變和更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社會生活的逐步近代化、民主化,以及文化傳統(tǒng)的不斷革新與進步。
中西文化的交融使北洋社會表現為一個充滿著矛盾的社會--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近代法律與律師制度同任意踐踏人權的武人政治、秘密暗殺活動并存;新聞"自由",邵飄萍和黃遠庸兩大新聞巨擘的一則則獨家新聞、一篇篇時論文章抨擊權貴,與"封閉報館"、"控制輿論"并存;軍事技術與軍事制度的西化和軍事力量的師承、派系姻親、裙帶關系并存,等等。這一切,同北洋政府的政策寬松、社會改革及社會心理失去平衡不無關系。
[本文系作者為《北洋政府簡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書寫的緒論,轉載時作了一定的刪節(jié)。題目為編者所加。]
①《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20、621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02頁。
③章炳麟:《代議然后論》。1918年10月第24號《民報》。
④錢實甫:《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制度》(下),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93~294頁。
⑤王德亮:《曾國藩之民族思想》,商務印書館1948年版,第73頁。
⑥《農商法規(guī)·工商》,第1~2頁。
⑦《政府公報》第606號,1914年1月14日。
⑧《政府公報》第792號,1914年7月20日。
⑨1914年12月5日《申報》。
10《張謇農商總長任期經濟資料選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276頁。
11《袁大總統(tǒng)書牘匯編》卷8,1926年版,第350頁。
12參見唐克敏:《袁世凱與中國資本主義》?!督袊返?輯,1994年版。
13梁啟超:《敬告政黨及政黨黨員》?!队寡浴返?卷,7號。
14列寧:《中國各黨派的斗爭》,譯文載《歷史研究》1978年第2期。
15保羅·S·芮恩施:《一個美國外交館的使華記》,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0頁。
1617《政府公報》,1914年12月16日。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歷史系)
責任編輯:蔡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