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惠
聯(lián)想石庫門
這幾年,無論是親朋好友閑談之間,或是同行同仁探討之時,或多或少都會產(chǎn)生一個疑惑:《新民晚報》好像越來越不好看了?久而久之,這句話幾成“老生常談”,聽多了,也會下意識地“默認”它,轉(zhuǎn)而再提起這個話題時,雙方無需多說,相視一笑,意思就全在其中了。
遙想當年,街頭巷尾諧謔地流傳著“新民夜(晚)報,夜飯吃飽”的順口溜;一家人飯后爭相傳閱一張晚報;有些老人因為等不及,寧可放棄訂閱,每天準時上報攤購買……類似有趣的現(xiàn)象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被作為上海的一大特色來描寫。
1982年元旦,新民晚報復刊時,加上當天“出爐”的新民晚報和福州晚報,全國也僅12家晚報。然而,各地晚報從此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xiàn),“新民克隆體”幾乎遍布全國,以至于引起新生同行的逆反。南方一家都市報的創(chuàng)辦人就對編輯們說,什么樣的版式都可以,但就是不可以學《新民晚報》的版式,全國已有400家“新民晚報”,我們堅決不做401家。全國所有四開小報,無一不受《新民晚報》的影響,小眉小眼、交錯咬合,《新民晚報》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有這400家渺小。……(參見《媒體中國》P162)———“新民風格”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當市場經(jīng)濟的觀念深入人心,當街頭時尚一族的視線被其他報刊拉走,當?shù)谒拿襟w半路殺出,當報紙的發(fā)行量逐漸萎縮,當報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腰板不再硬的時候,大家便開始自問:究竟什么是晚報傳統(tǒng)的精髓?怎樣繼承發(fā)揚晚報的傳統(tǒng)?這份徘徊于懷舊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折磨縈繞在報人心頭揮之不去。
新民晚報是一張扎根于上海、面向8歲到80歲讀者的報紙,其強烈的地域特點與上海、上海人的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這些聯(lián)系又與上海的獨特建筑———石庫門———有著微妙的關聯(lián)。
“推開”石庫門
據(jù)文獻記載,石庫門住宅盛行于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石庫門”三個字可能是由于上海口音“石箍門”的訛寫。最典型的是三進式石庫門,大致布局是:進大門即一天井,天井后為客堂,天井和客堂兩側(cè)為東、西廂房,客堂后為后天井和灶間,后天井兩側(cè)分別為東、西后廂房,在客堂和后天井之間為樓梯;二樓樓客堂在客堂正上方,其兩側(cè)為東、西樓廂房,灶間樓上為亭子間,亭子間“頭頂”是曬臺。(參見《上海掌故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12月版,P227)這樣的結(jié)構布局起初是為一宅一戶設計,因大家庭內(nèi)長幼有序、主仆有別,各得其所自然不在話下。然而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多,就連先天條件最糟糕、原本用于堆物的“亭子間”也住起了人,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著名文人。
《新民晚報》創(chuàng)刊于1929年9月,差不多與石庫門“同齡”。兩相對照,還真有些相似之處。筆者至今清晰地記得,童年時代居住的石庫門房子里共計11戶人家,左鄰右舍在哪里工作、有幾個諢號,哪怕連“軋”過幾個朋友這類絕對隱私的問題也休想瞞得過誰。那時三世同堂型家庭極為普遍,聰明的上海人就想出搭閣樓的辦法來化解“人口密度”,一張布簾隔開兩代夫婦也稀松平常。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擁擠,那種“一家炒辣椒、十家陪流淚”的現(xiàn)實,使得保留個人空間已成為奢侈。
再來看看《新民晚報》,那樣細眉細目、交錯咬合的版面布局,那種城隍廟九曲橋式的“曲徑通幽”與上海人“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神何其相似!看來,住“曲里拐彎”的房,讀“曲里拐彎”的報,倒也相得益彰。石庫門風情《新民晚報》復刊于1982年。當時,上海人的生活水平還沒有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有文為證:在1982年1月10日《新民晚報》第4版下方有一篇題為《節(jié)日魚按戶供應都可買到黃魚》的短消息,現(xiàn)摘錄如下:“……春節(jié)水產(chǎn)品的供應辦法:市區(qū)居民大戶(五人以上包括五人)每戶供應六市斤,其中花色魚四市斤,花色魚中可購買黃魚二市斤;小戶(四人以下,包括四人)每戶供應四市斤,其中花色魚三市斤,花色魚中可購買黃魚一市斤半,一般魚一市斤……要買活魚的可憑花色魚券選購。供應日期為一月廿一日、廿二日、廿三日、廿四日四天?!比绻堰@篇報道放到今天來看,實在會讓少男少女們大跌眼鏡———他們從沒聽說過,過春節(jié)買魚還要有這么多瑣碎的規(guī)定,現(xiàn)在常見的三口之家,如果過年時每人平均只能吃到半市斤黃魚,簡直難以想象。此外,1982年6月3日第4版的頭條主題為:“好煤餅出在普陀區(qū)”,副題為:“濕度適中、厚薄一致、重量準足”———可以想見溫飽問題在當時是多么引人關注。
在計劃經(jīng)濟條件下,貧富差距相對不大,一般情況下,學歷和工齡相近的人,工資收入大體相當,只需問一句,“儂是哪一年參加工作的?”掰掰手指就能估算出對方的薪資水平。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大家都“腳碰腳”———差不多,于是,個性需求不得不暫時被掩蓋起來。
與生活水平低下“攜手同行”的還有文化娛樂生活的貧乏,“憑票供應”、“統(tǒng)貨勿揀”的消費規(guī)則同樣適用于文化消費活動,這里實行的也是“賣方市場”的單一模式。電影戲劇只有那么幾部,報刊總共沒有幾份,晚報也就那么一張,再加上這是唯一不是由組織出面征訂的報刊,自己掏錢買的,自然看得分外仔細。在石庫門里,居住條件差是難以想象的困難,但上海人善于苦中作樂,鄰里間有齟齬,但更多的是融洽。尤其到了夏天,全家老小洗了澡,三三兩兩地搬著竹椅到曬臺上,大家邊乘涼邊海闊天空地閑聊,這是電視尚遠離平民百姓的年代里,上海人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主餐。那么,談資何在?上海人這時毫不費力就找到了顯示自己“消息靈通”的證明———“我剛剛從新民晚報上看到……”。這句話在街頭巷尾、在公共汽車、在大小商店,甚至在辦公室“引用率”也極高,此話一開頭,話匣便一時關不上,引來議論紛紛。據(jù)此看來,日發(fā)行量185萬份的業(yè)績、賭氣不做401家的“誓言”,這些絕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讀新民晚報反映的是上海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
石庫門外更精彩
直到九十年代初以前,上海人的居住條件一直不理想,最緊張時,全市人均綠化面積僅相當于一雙鞋的大小。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買方市場”概念的引入,先后走出“石庫門”的上海人生活改善了,視野寬了,品位高了,對文化休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庫門到煤衛(wèi)獨用的新公房、再到動輒上百平方米全新的商品房……上海單個家庭人口數(shù)量悄悄地縮減,隨著核心家庭所占比例的提高,上海人對私密空間的要求卻相反愈發(fā)強烈,關上鐵門是小家,左鄰右舍同住幾年卻張李莫辨的現(xiàn)象絲毫不稀奇。住得寬敞、私密了,老人們倒覺得冷清了,因為冬日一起孵太陽、夏天一道乘風涼的伴兒們都各管各了;愛趕時髦的年輕人更是偏愛虛擬世界,把自己的精力和心靈包裹在一張大“網(wǎng)”里,視網(wǎng)上聊天“動手不動口”為時尚。
與此同時,人們消費的多元化、選擇的多樣化日趨明顯。市場經(jīng)濟這只看不見的神秘無比的“手”輕輕一撥動,就改變了無數(shù)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少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越來越多的人,而且,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物質(zhì)極大豐富所帶來的便利。不同的消費水平或不同文化品位的人面對琳瑯滿目的東西,學會選擇自然成了不可避免的課題,顧客、乘客、旅客乃至受眾的口味就漸漸被養(yǎng)得“刁”起來。電報落伍、電話普及了,城市道路拓寬、車速加快、出門“打的”不稀罕了,穿新衣不再是過年時的“專利”了……于是,自然而然地,電臺、電視臺不再是“皇帝的女兒”了,報刊層出不窮,晚報也不止一家了……這一切變化來得那么快捷而且實在,“石庫門”遠遠包容不下了。
走出石庫門
石庫門曾是上海的一個縮影、一個象征,它見證了上海人擺脫殖民統(tǒng)治獲得新生,繼而從溫飽走到小康的歷程。與它同齡的《新民晚報》同樣在這里應運而生、蹣跚學步、叩開千家萬戶、融入百姓生活。一成不變的石庫門住宅日見老去,很多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但它曾和人們?nèi)绱擞H近,對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留下烙印,以至于一提起這三個字就會引來不盡的感慨和自豪,簡直有一種“石庫門情節(jié)”。于是,一些優(yōu)秀的典型石庫門住宅將得到妥善的保護,以詮釋這個城市的歷史積淀。
上海人走出了石庫門,《新民晚報》也在走出石庫門。從8版、16版、24版到32版,從“鉛與火”到“光與電”,從黑白到彩色……始終沒有停下創(chuàng)新的腳步。讀者的口味在變,報人的“烹飪技術”也在不斷翻新,一路走來,寫滿了艱辛與歡樂?!缎旅裢韴蟆贰蔼毚艘患摇钡氖r不再了,但我們從中看到的分明是進步,有誰還愿意回到“統(tǒng)貨勿揀”的年代呢?
然而,走出石庫門,不應當僅僅是有形的腳步,而且在觀念上也需要沖破“石箍”。如果說,石庫門是祖輩們的居所,中年人兒時的棲息地,那么對現(xiàn)時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來說,那只是長輩們的回憶和十分遙遠的過去。《新民晚報》曾吸引了石庫門里的幾代居民,隨著這些老讀者們走出石庫門,我們是否應該在繼續(xù)吸引他們的同時,更用一番心思去吸引那些自呱呱墜地后就生活和成長于高樓大廈、新興住宅園區(qū)里的年輕一代?長者喜回顧歷史,而年輕人更著重向前看,他們的視線直指未來。在石庫門時代創(chuàng)下燦爛歷史的《新民晚報》,如何在后石庫門時代、邁入21世紀的時候再創(chuàng)輝煌?對此我們思考得不多,研究得太少?!按嬖跊Q定意識”,我們應該重在正視與探索這個“存在”,來一番對石庫門的“否定之否定”,對讀者定位的“否定之否定”,在揚棄中繼續(xù)創(chuàng)新、親民,讓《新民晚報》這個春燕在尋常百姓家中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