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理性的力量最堅強
當(dāng)一個人從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義之后,他就獲得了最大的堅強和最大的從容。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軌道的延伸一樣堅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向來是以理行事,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墻,惟求一死。魯迅受到恐嚇,出門都不帶鑰匙,以示不歸之志。毛澤東贊揚朱自清寧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粉。
人最可惜有才而不得用
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干成,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飛的詩詞寫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武功。辛棄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輕時率一萬義軍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后人也只知他的詩才。
哲人者寧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當(dāng)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失敗后再渡烏江,都不如臨江自刎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人 生 圓 桌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一把自刎的劍,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一把解剖刀,他們都把行將定格的生命的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真理無需裝扮
我們常說像真理一樣樸素,只要道理是真的,裹著這道理的形式是不需多講究的。這話是用鍍金的話筒說出來的還是扯著嗓子喊出來的,關(guān)系并不大,真理不要過多的形式來打扮,不要端著架子來公布,它只要客觀真實,只要樸素。
人格力量超越時空
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時空的。……愛因斯坦生生將一座物理大山鑿空而得出一個哲學(xué)結(jié)論:當(dāng)速度等于光速時,時間就停止;當(dāng)質(zhì)量足夠大時,它周圍的空間就彎曲。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栽偬岢鲆粋€“人格相對論”呢?當(dāng)人格的力量達到一定強度時,它就會迅如光速而追附萬物;穹廬空間而護佑生靈。我們與偉人當(dāng)然就既無時間之差又無空間之別了。
思想需要距離
實踐出理論,但是實踐需要總結(jié),需要拉開一定的距離進行觀察和反思。就像一個畫家揮筆作畫時,常常要退后兩步,重新審視一番,才能把握自己的作品一樣;革命家有時要離開運動的旋渦,才能看清自己事業(yè)的脈絡(luò)。
偉人落難與常人受困
偉人落難和常人受困是不一樣的。常人者急衣食之缺,號饑寒之苦;而偉人卻默窮興衰之理,暗運回天之力。所謂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賦《騷》,孫子論《兵》,置己身于度外,擔(dān)國家于肩上,不名一文,甚至生死未卜,仍憂天下。
不要把思想家降低為行動家
馬克思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而我們卻硬要把他降低為一個行動家。共產(chǎn)主義既然是一個“幽靈”就幽深莫測,它是一種思想而不是一個方案??墒俏覀兗庇趯μ柸胱?,急于過渡,硬要馬克思給我們說下個長短,強捉住幽靈要現(xiàn)靈?,F(xiàn)在回想我們的心急和天真實在讓人臉紅,這就像一個剛會走路說話的毛孩子嚷嚷著說:“我要成家娶媳婦?!瘪R克思老人慈祥地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先得吃飯,先得長大。”
靈魂有不同的軀殼
思想家只管想,具體該怎么做,是我們這些后人的事。既然是靈魂,它就該有不同的軀殼,它就有永遠的生命。
領(lǐng)袖是主義的形象
把領(lǐng)袖神化、偶像化不好,但一個民族,一個大國,沒有一個領(lǐng)袖的形象印在人心里,時刻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那么就失去了可貴的凝聚力。而且一個領(lǐng)袖的形象代表一種主義,一種信仰,這種主義和信仰又是經(jīng)過反復(fù)的理論的升華和實踐的檢驗之后留存著并固定下來的,它和人物本身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所以這時的領(lǐng)袖形象也早不拘泥于人物形象,而是一種思想信仰的象征了。這不是將領(lǐng)袖神化,而是將主義形象化。
緣是一張網(wǎng)
緣是什么?緣原來是張網(wǎng),德行越高學(xué)問越深的人,這張網(wǎng)就越張越大,它有無數(shù)個網(wǎng)眼,總會讓你撞上的,所以好人、名人、偉人總是緣接四海;緣原來是一棵樹,德行越高學(xué)問越深的人,這樹的濃蔭就越密越廣,人們總愿得到他的蔭護,愿追隨他。佛緣無邊,其實是佛學(xué)里所含的哲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浩如煙海,于是佛法自然就是無邊無際的了。難怪我們這么多人都與佛有緣。富有深山有遠客,貧居鬧市無人問,資本是緣,但這資本可以是財富也可以是學(xué)識、人品、力量、智慧。在物質(zhì)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富有的人,才有緣相識于人,或被人相識。一個在精神上平淡的人與外部世界是很少有緣的。緣是機會,更是這種機會的準(zhǔn)備。
少數(shù)人被歷史擢拔為神
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xiàn)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己;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yōu)楣恚欢挥袠O少數(shù)人才有幸被百姓篩選,被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恒。
算盤人生觀
一個人在社會這架大算盤上只是一顆珠子,他受命運的擺弄;但是在自身這架小算盤上他卻是一只撥著算珠的手。才華、時間、精力、意志、學(xué)識、環(huán)境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個人很難選擇環(huán)境,卻可以利用環(huán)境,大約每個人都有他基本的條件,也有基本的才學(xué),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來全在他與外部世界的關(guān)系怎么處理。就像黃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懸崖絕壁,沐著霜風(fēng)雪雨,就漸漸干挺如鐵,葉茂如云,游人見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當(dāng)初這一粒松子有靈,讓它自選生命的落腳地,它肯定選擇山下風(fēng)和日麗的平原,只是一陣無奈的山風(fēng)將它帶到這里,或者飛鳥將它銜到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絕壁之縫。它哭天天不應(yīng),喊地地不靈,一陣悲泣之后也就把那巖石拍遍,痛下決心,既活就要活出個樣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華,探出枝葉追日,伸出根須找水,與風(fēng)斗與雪斗,終于成就了自己。這時它想到多虧我留在了這里,要是生在山下將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創(chuàng)造。是攜帶著母體留下的那一點信息與外部世界做著最大程度的重新組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生命。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著一個世界,上天卻偏要給你另外一個世界。兩個世界矛盾斗爭的結(jié)果你便得到了一個超乎這兩個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順境下,時時天遂人愿,你心里沒有矛盾,沒有企盼,沒有一個理想中的新世界,當(dāng)然也不會去為之斗爭,為之創(chuàng)造,那就只有徒增馬齒,虛擲一生了。傳統(tǒng)的兩面性
傳統(tǒng)這個東西有兩面性,當(dāng)它面對革命新潮時,表現(xiàn)出一副可憎的頑固面孔。當(dāng)它面對逆流邪說時,又表現(xiàn)出撼山易撼傳統(tǒng)難的威嚴。
理性最美麗
人有多重價值,是需要多層次開發(fā)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與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達于理,而用其智。諸葛亮戎馬一生,氣吞曹吳,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毛澤東指揮軍民萬眾,在戰(zhàn)火中打出一個新中國,卻從不授軍銜,不背一槍。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zhí)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guī)律,而永葆一種理性的美麗。
若是如蠟燭,不變光焰就變淚
鐘聲一響,已入不惑之年,爆竹聲中,青春已成昨天。是誰發(fā)明了“年”這個怪東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們的生命,就這樣寸寸地剁去??墒侨藗兒孟襁€歡迎這種切剁,還張燈結(jié)彩地相慶,還美酒盈杯地相賀。我卻暗暗地詛咒:“你這個教我無可奈何的家伙!”人生原來就這樣被年、月、時,一尺、一寸、一分地度量著,人生又像一支蠟燭,每時都在做著物與光的交易。但是總有一部分蠟變成光熱,另一部分變成了淚滴。年,是年年要過的,爆竹是歲歲要響的,美酒是每回都要斟滿的,不過,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隨人家過年,有的卻微笑著,竊喜自己用“年”換來的勝利。
人的形式和內(nèi)容
一個人歸根到底還是要有自己的內(nèi)容,即知識和能力。泰戈爾說:“你可以以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這樣評論一個人?!比思纫v形式更要講內(nèi)容,秀發(fā)之下該有一顆聰明的頭腦,明眸之后該是知識的海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初觀其形光彩照人,再聽其言立見淺底。其實外表美只是立身做事的起點,是別人的第一印象,比如兒童的天真,可愛是可愛,但并不能做永久的本錢。一個人如果錯把自己的形式當(dāng)了內(nèi)容,并以此立身,便是真正的悲劇。因為形式有時也會妨礙內(nèi)容,就如寫詩,格律就常妨礙內(nèi)容的發(fā)揮。顧影自憐的人多乏奮發(fā)之力,極少孜孜以求。因此其貌灼灼其才平平者大有人在。
人是一首格律詩
一個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齡,成就最了不起的事業(yè),就像用極嚴的格律寫出瀟灑自如的詩,像一首最好的詩又譜上最美的曲,這樣的人真是千古絕唱了。
崇名是病
在我們背著的許多包袱中有一種就是“崇名”,凡名人,小事細物都要盡全盡備地去費力搜集、堆積,許多人居然以此為衣食。吃古人飯是我們除造神之外的又一大毛病,教我們總愛向后看。
無端付出,作踐自己
大凡給予有兩種,一是對對方付出勞動的補償,是平等的交換;二是對對方的愛或憐,是愉快的奉獻或捐助。當(dāng)對方既無付出勞動,又無可愛可憐之處時,你無端地付出倒是對自己自尊心的踐踏了。
錢是社會的潤滑劑
總之,我在美國街頭越走就越覺得,在這里錢是一個黑洞,把人的心力體力直往里吸;錢是一種潤滑劑,調(diào)整著社會的勞動組合,只要缺什么,就有人愿出大價錢買什么,也就有人去干什么;錢就像水銀一樣,它在社會上無孔不入地滲透,使社會上很難再找到空白的行當(dāng)(甚至街上隨時都可看到有三個X做標(biāo)記的脫衣舞廳);錢是一種驅(qū)動器,它在不停地開發(fā)人力物力資源,驅(qū)動著社會這架大機器。
人格是另一個價值系列
還有一種無形的價值,就是人格的力量。一個人外在的功業(yè)有大小之分,內(nèi)蘊的人格也有高下之分,這是另外一個做人的系列,另一種標(biāo)準(zhǔn)。一個人格高尚的人并不一定就能創(chuàng)造多么驚天動地的功業(yè)。但他們的人格卻足以照亮所有的人,包括身處要位、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人。人格所展示的是作為人所特有的一種本質(zhì)的力量,這種力量一旦被開發(fā),一旦與其他外在的力量相結(jié)合,便威力無窮,就像蘊藏在鈾原子里的能量裂變釋放一樣。
悲劇更能考驗人格
人格與外在的功業(yè)無關(guān),但人格的展示卻要有外在的機遇,在這個機遇下,小人物也能發(fā)出異樣的光彩。就是說外部條件能更深地考驗出一個人的人格,進一步鍛煉成就一個人的人格。特別是復(fù)雜的背景、跌宕的生活、嚴酷的環(huán)境、悲劇式的結(jié)局更能考驗和拷問出一個人的人格。
自然是永難企及的藝術(shù)高峰
自然中永遠有我們難以企及的作品,誰能向自然求得一點相似,誰能摸住一點自然之脈,得到一點自然之靈,誰就是那個頑皮的牧童突然撞開了維納斯的山洞,他的作品,包括詩、詞、文、畫、音樂、建筑、雕塑等便有新意,有創(chuàng)造,就會突然躍上一個新的高峰。
以自然為鏡
當(dāng)我們對自己感覺到有什么不滿意時,就可以跳到大自然中去打個滾。就像山坡上的一頭小牛犢,在微風(fēng)中撒一陣歡,跑到泉邊喝幾口水,再斜著身子到石頭上蹭幾下癢。細想,我們這一生要在大自然中做多少次的調(diào)整,多少次的治療,要做多少次環(huán)境的轉(zhuǎn)換與心靈的補給呢?泰山之雄可使懦夫頓生豪勇,武夷之秀可使宦臣忽生歸心。大江東去不由人追慕英雄偉業(yè),楊柳依依卻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說處世有三面鏡子,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見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其實他還少說了一面,以自然為鏡可調(diào)身心。
人在海里照見了自己
船在月光與水波織成的羽紗中飄蕩。我躺在鋪位上,傾聽那海風(fēng)海浪的細語,身子輕輕地搖晃著,不由想起那唱著催眠曲的母親,和她手里的搖籃。本來,地球上并沒有生命,是大海這個母親,她億萬年來哼著歌兒,不知疲倦地搖著,搖著,搖出了浮游生物,搖出了魚類,又搖出了兩棲動物、脊椎動物,直到有猴,有猿,有人。我們就是這樣一步步地從大海里走來。難怪人對大??偸沁@樣深深地眷戀。人們不斷到海邊來旅游,來休憩,來攝影作畫、尋詩覓句,原來是為了尋找自己的血統(tǒng),自己的影響,自己的足跡。無論你是帶著怎樣的疲勞,怎樣的煩惱,請來這海灘上吹一吹風(fēng),打一個滾吧,一下子就會返璞歸真,獲得新的天真、新的勇氣。人們只有在這面深藍色的明鏡里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
人可包容宇宙
那些偉大的天文學(xué)家,他們將自己融進這漫漫的長夜里,用生命之光,來為宇宙這部無頭無尾的巨著,做一個小小的注腳。人的軀體在宇宙中只是一微塵埃,但他的思想?yún)s可以包容宇宙。我們仰觀河漢,你看那星,哪一顆不都是根據(jù)三大定律和相對論,在牛頓、愛因斯坦的腦海里運行!人生于永恒的宇宙,如火花之一瞬,可是他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卻會永恒,你看張衡、祖沖之、郭守敬,他們不是分別被命為星名,已在宇宙中獲得了永生?
不平則呼,遇強則抗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
人須常登高采天地之氣
我想要造就一個有作為有思想的人,登高恐怕是一個沒有被人注意卻在一直使用的手段。凡人素質(zhì)中的胸懷開闊、志向遠大、感情激越的一面確實要憑高御風(fēng)、采天地之正氣才可獲得。歷代帝王爭上泰山除假神道設(shè)教的目的外,從政治家的角度,他要統(tǒng)領(lǐng)萬眾治國安邦也得來這里飽吸幾口浩然之氣。至于那些志士、仁人、將軍、詩人,他們都各懷著自己的經(jīng)歷、感情、志向來與這極頂?shù)娘L(fēng)雪相孕化,拓展視野,鑄煉心劍,譜寫浩歌,然后將他們的所感所悟鐫刻在腳下的石上,飄然下山,去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一處好山水能凈化人的靈魂
人在世上呆久了,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和這樣那樣的重負。為解脫這一切,歷來的辦法有二,一是皈依宗教,向內(nèi)心求平衡,二是到自然中去尋找回歸。如果一處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韻凈化人的靈魂,安定人的心緒 ,啟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華,教人回歸,能純得使人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生熱戀似的追求,這山就有足夠的魅力了,就是人間的天國仙境。我登泰山時,曾感到山水對人的激勵,登峨眉山時曾感到山水給人的歡娛,而今我在武夷山的懷抱里,立即感到一種偉大的安詳,樸素的平靜,如桑拿浴后的輕松,如靜坐功后的空靈。武夷一小游,退卻十年愁。
初讀桂林
在北方,人行山里幾天幾夜出不去,不知要鉆多少個一線天、扁擔(dān)峽;車行山里,躍上峰巔,倒海翻江。而這山水卻奇巧如盆景,美麗如童話。說是盆景,卻是真的山水、樹木;說是童話,我們又真真切切地置身其內(nèi)。事物每當(dāng)真假難分時,就像水墨洇潤出一種迷蒙的美,像無題詩傳達著一種說不清的意,像舞臺上反串后的角色透出一種新鮮與活潑。
創(chuàng)造最多的文明保留最多的自然
不知為什么在桂林我總要想起蘇州。它們分別是從自然和人工的兩頭去逼近美,都是想把這兩頭拉過來挽成一朵美麗的花。人不但美食、美衣,還講究擇美而居。一種辦法是選一塊極賦自然的地方安營扎寨,這就是桂林。另一個辦法是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盡量打扮得靠近自然,這就是蘇州。桂林在盡情實現(xiàn)人的價值的同時,既不是如僧看廟般的媚就自然,也不是如上海、廣州那樣趕走自然,而是在自然的懷抱里把現(xiàn)代文明發(fā)揮得恰到好處,把自然的美留到最大的極限,讓人對自然永存一份純真,一份童心,人與自然相親相融。我才理解到陳毅所說,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神仙雖好,沒有煙火。桂林是一個有煙火的仙境,一個真山真水的盆景,一個成年人的童心夢。
人在海里最渺小
當(dāng)船沖上波峰時,就像車子沖上了懸崖,船頭本來就是向上昂首的,再經(jīng)波峰一托,就直向天空,不見前路,連心里都是空蕩蕩的了。我們像一個嬰兒被巨人高高地拋向天空,心中一驚,又被輕輕接住。但也有接不住的時候,船就摔在水上,炸開水花,船體一陣震顫,像要散架。大海的涌波越來越急,我們被推來搡去,像一個剛學(xué)步的小孩在犁溝里蹣跚地行走,又像是一只爬在被單上的小瓢蟲,主人鋪床時不經(jīng)意地輕輕一抖,我們就慌得不知所措。我不知道這海有多深,下面有什么在鼓噪;不知道這海有多寬,盡頭有誰在抻動它;不知道天有多高,上面什么東西在抓吸著海水。我只擔(dān)心這只半個花生殼大小的船別讓那只無形的大手捏碎。這時我才感到要想了解自然的偉大莫過于探海了。在陸地上登山,再高再陡的山也是腳踏實地,可??尚?。而且你一旦登上頂峰,就會有一種已把它踩在了腳下的自豪??墒窃诤@锬兀闶冀K是如來佛手心里的一個小猴子,你才感到了人的渺小,你才理解人為什么要在自然之上幻化出一個神,來彌補自己對于自然的屈從。
教堂是一棵老樹
什么東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資格,有了說法,有了附會、寄托和蘊藉。比如一棵老樹,虬枝拂云,濃蔭蔽日,有風(fēng)吹鳥銜些種子落在糙皮枝縫間又生出些雜花綠草,甚而樹上再長出一棵樹。這樹,枝上噪暮鴉,枯洞里宿野狐。有好事者就來附會鬼仙,寄托精神,披紅獻祭,焚香頂禮。它就成了一棵既有物質(zhì)又有精神的樹。但這必須是老樹,越老、越枯、越怪就越好。亭亭小樹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我把歐洲的教堂就比做這樣一棵樹。你總能從它身上讀出許多樹以外的東西。
教堂是藝術(shù)家手中的一塊泥
羅馬和歐洲的著名教堂,大多數(shù)是經(jīng)數(shù)代名家設(shè)計和監(jiān)督施工而成。世界第一大的圣彼得教堂是公元349年開始建,以后歷次重修,到16世紀(jì)更有拉斐兒、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大師加入,到1612年才完成現(xiàn)在這個規(guī)模,前后1300年。世界第四大的佛羅倫薩大教堂1296年開工,到1461年完成,前后165年。大圣瑪利亞教堂是公元352年始建,一直建到18世紀(jì),前后1400多年。一座建筑的修建動輒上百年,上千年,只有宗教的信仰才能維系這樣的工程。這在東方也不例外。中國的云崗石窟修了50年,樂山大佛修了90年,大足佛刻前后700年。因為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卻沒有更換,并且又只有這種宗教式的信仰才能驅(qū)使人們將自己的精力、財力去做無限的傾注,并代代相續(xù)。一個教堂越是這樣一代代地往下傳,就越顯得珍貴,好像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這是歐洲人最愛向客人顯示的驕傲。正是在這種傳承中,教堂成了一棵獨特的藝術(shù)大樹。我說,教堂對教會來說是布道的場所;對教徒來說,是尋找安慰洗刷心靈的地方;對藝術(shù)家來說,那是他手中的一塊石料或者是一塊畫布。
〔責(zé)任編輯楊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