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韓敏
當今社會,投資證券、實業(yè)、房地產和收藏郵票、錢幣、古玩、字畫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投資和收藏當然好,但要有資金實力和專門知識,并非人人能為之。然而,一般人如果稍稍留意一下,或許即可發(fā)現在你身邊不起眼的雜物中,就有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值得收藏。這些財富可能是:
舊陶瓷、玻璃器皿一般的家庭雖然沒有什么官窯瓷器,但多少有一點舊時的日常用的陶瓷或玻璃器皿,如果是清朝后期和民國時期的瓶、盆、碗、碟之類的小件用具,雖然還稱不上什么級別的文物,但只要不破損,就有收藏價值。筆者有一次到鄉(xiāng)下親戚家喝喜酒,十幾桌豐盛的酒菜沒什么特別,倒是主人家擺出的一式晚清時期的青花盤碗引人注目,其中有幾只美輪美奐的清嘉道時期的青花大盤叫人驚嘆不已。要知道,現在一只中等大小無缺陷的清中期青花盤,市價要幾百元。顯然,主人家并不知道這些器皿的價值,否則,絕不會拿來盛魚端肉。陶器類要注意紫砂器具。紫砂器是我國特有的器物,特別是70年代以前的紫砂壺、紫砂盆。那時紫砂泥質量較好,收藏價值高。解放前的紫砂壺已很少見,市價不低。玻璃制品中花瓶和口杯為大宗,要注意那些造型別致的,尤其是一些外國的車料器皿,過去人們常常不屑一顧,現在一些外國人來滬專門收集以前德國、捷克產的舊車料器皿,使這些外國器皿價格猛升。
舊金屬制品舊時的金屬制品大多數是銅、銀、錫以及鎏金鍍銀制成的。小五金用具大多是銅制品和錫制品,如銅制的手爐、腳爐、香爐、插鎖、臉盆、暖鍋、果盤、燭臺、水煙壺、水盂、帳吊、墨盒以及錫酒壺、茶葉罐等不一而足。鎏金鍍銀的大多是佛像之類,也有一些考究的如點心盤,煙盒等日常器皿。這類金屬制品較為耐用,存量較大,但因“文革”時期“掃四舊”銷毀不少,因此也變得稀罕起來。銅制品中以白銅制的為上品,如有刻字刻花的,尤其是名家刻的更是價格不菲。因此,也成為收藏者追逐的目標,在集藏市場中,一只普通的刻花小白銅墨盒就要好幾百元。
實寄封有集郵愛好的人往往不會忽視已實寄過的郵票和信封,不集郵的人不妨翻翻過去的舊信封,那些貼有過去的郵票和舊信封要仔細鑒別,特別是貼有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的(五六十年代、“文革”時期的郵票最好)、高面值的、字跡和郵戳清晰的最有價值。郵展需要實寄封,一些高品相、高質量的實寄封是集郵愛好者追逐的對象,故舊信封不要輕易丟棄。收藏時要注意完整的舊信封,不要把郵票剪下來,一只實寄封的價值要比剪下來的郵票的價值高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舊家具以紅木家具為佳,近年來海外一些華人來大陸大量收購老紅木家具,使老紅木家具有了很大的漲幅。整套的紅木家具當然可觀,零散雜件也不差,特別是整套家具以外的更可貴,例如花架、臉盆架、古玩架、踏腳等等。一些老紅木的飾件、擺件更是老家具愛好者的收藏目標。我國歷來有銅刻、竹刻、竹藤編結等工藝傳統,銅刻、竹刻大多是一些文具或飾件,一向為收藏界所重視;竹藤用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注意,舊時的飯盒、書箱、提籃等等,品相好些的收藏市場上也要200~500元一個。
舊書刊舊書中線裝書和民國版本書的價值已是眾所周知的,一些五六十年代各種版本的中外名著、專業(yè)雜志和連環(huán)畫,以及一些報紙、雜志的創(chuàng)刊號,其市價已比原價高出幾十倍,上百倍。筆者有一次在文廟看到老版本的《福爾摩斯》第一卷,一問價錢,相當于現在一整套新版本的價錢?,F在連環(huán)畫已被卡通畫代替,于是過去的連環(huán)畫便成了稀罕物,舊版整套《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文廟市價已達800多元,還不易覓到,零本稍廉,雙休日好多人在那里尋覓配套。舊招貼畫、廣告畫由于紙張稍厚,過去人們常用來鋪箱底,或貼在灶頭間等角落里,現存世量極少,上海曾舉辦過一次舊招貼畫、廣告畫展覽,那些帶有明顯舊時代氣息的如美麗牌香煙、士林藍細布等廣告招貼引起滬上人士極大的興趣?,F也有人在市場上大肆收集,普通一張要幾十元?!拔母铩笔俏覈欢翁厥鈿v史時期,所產生的具有濃厚政治色彩的小報、紅寶書以至像章、紅袖章等都被收藏者看好。
生活用具日常生活用具,往往標志著某一時期的歷史文化。我泱泱大國,文化深廣,歷史悠久,類似上述舊物件諸如文房四寶、象牙圖章、玳瑁眼鏡、首飾盒、梳妝箱、筷籠、手杖、錢箱、算盤、唱片、鞋拔、茶具、煙具等等數不勝數,品種繁多,風格各異,浩如煙海。它們雖沒有官窯、善本那樣名貴,但也很有收藏價值。現在收藏界不少人已專事收藏其中某些用具,上海已有算盤、唱片、紫砂壺等數十個家庭收藏展覽館。一般人如果能稍稍留意,注意鑒別,就可能從蕪雜的器物中有令人驚喜的發(fā)現。在現代家庭里,上述這些似乎不能和電視機、錄音機同伍的并不起眼的舊物品,怎么會變得值錢了呢?除了收藏熱的社會效應外,主要是因為它們總是蘊含著一個時期的某些內涵,抑或某些故事,表達了一種歷史氛圍和舊時的心境,容易引發(fā)思古之幽情,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注意和喜愛。同時,這些舊物品是不能再生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存世量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價值也就凸現出來。上述舊物品的收藏要注意鑒別和保管,特別要注意那些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代表性物品,例如刨花缸,是舊時婦女梳頭時用來浸刨花的,是清代和民初時期民間婦女梳妝的代表用品。越是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代表物就越有收藏價值,這是一般的收藏規(guī)律。
只要做有心人,或許會發(fā)現你的身邊就有一筆不小的財富。
責編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