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生
(如東縣中醫(yī)院,江蘇226400)
主題詞《內經》經絡學說/歷史陰陽學說
《內經》經絡體系是在陰陽學說的指導下形成的,由經絡血管體系和經絡圖式體系組成,是經絡研究的基礎。
1陰陽學說在經絡理論形成上的指導作用
1.1陰陽學說與"體表十二分法"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若用"-""+"來表示陰陽,則在外在背者為太陽"+++",在外在前者為陽明"++",在外在兩陽之內者為少陽"+";在內在前者為太陰"---",在內在后者為少陰"--",在內在兩陰之間者為厥陰"-"。三陰三陽與手足相配則可將體表分為十二部,每部各有其名。而經絡也就可以根據其所在部位命名。
我們知道四肢部位的長骨、血管、神經都呈對稱性的縱向分布,且都為1~3條,這就說明采用縱向劃分的"體表十二分法"是很科學的,是"十二經脈"理論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古人采用的是"體表八分法"或"體表十六分法",那么我們看到的將是"八經脈"或"十六經脈","八經脈"顯得過簡,"十六經脈"又顯得過繁;如果古人采用的是橫段分法,則根本無法形成經脈理論。
1.2陰陽學說與"經絡相貫,如環(huán)無端"
《素問·口問》說"陽者在上,陰者在下。"《靈樞·終始》說"陰者主藏,陽者主府,陽氣受氣于四肢,陰氣受氣于五藏。"《素問·調經論》說"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于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可見陰陽之氣的流注是有方向的。故《靈樞·逆順肥瘦》說"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如此才有"經絡相貫,如環(huán)無端。"
2經絡的血管體系
2.1血管的分類和定名
《內經》根據血管位置的深淺和口徑的粗細將血管分為經脈和絡脈?!鹅`樞·經脈》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說明經脈是深不可見的血管,絡脈是從經脈分出的浮而常見的血管,孫脈是從絡脈分支的血管。
根據體表十二分法在血管前冠以所在部位之名即為經絡之名,如橈動脈為手太陰之脈,脛后動脈為足少陰之脈,小隱靜脈為足太陽之絡等。
2.2血管的功能及其分布特點
《內經》認為血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其功能及分布用氣血多少來表示?!鹅`樞·經水》說"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脈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說明古人能過"切循"和解剖相結合的方法,不僅能認識到動脈和靜脈,而且對人體各部的血管粗細亦有所了解。
四肢血管向心性增粗的特點對早期的經絡圖線和五腧穴的形成很有啟發(fā)。早期的經絡圖線,如《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見,呈向心性循行。五腧穴是按照脈氣從小到大,從淺到深,從遠到近,向心性排列的五個特定穴,即"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內臟血管與主動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緊密相連,此特點在《內經》經絡體系中亦有所反映,《靈樞·逆順肥瘦》說"夫沖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靈樞·五音五味》亦說"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
2.3血管與血液循環(huán)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
《內經》將血管的功能用"經氣"來概括,"經氣"又可分為宗氣、營氣和衛(wèi)氣。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說明宗氣是通過心臟的搏動被感知的,它是血液循環(huán)系統的動力。營氣是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營養(yǎng)功能的概括,同時也包括了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靈樞·五音五味》說"宦者去其宗筋,傷其沖脈,血瀉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不生。"這些與激素"借道而行"的特點是不謀而合的。
衛(wèi)氣是用來概括人體的免疫功能?!鹅`樞·禁服》說"審查衛(wèi)氣,為百病母。"《靈樞·上膈》說"衛(wèi)氣不營,邪氣居之。"《靈樞·癰疽》說"營衛(wèi)稽留于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wèi)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與現代醫(yī)學闡述的以血管反應為中心的炎癥過程很相似。
2.4血管的臨床診治功能
《內經》不但可以根據脈搏的變化診斷疾病,而且通過刺激血管或放血治療疾病,故《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血絡論》說"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靈樞·經脈》說"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fā)為痹也。"《靈樞·雜病》說"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按刺之,立已。"都說明刺激血管的具體部位,所刺的血管不只是靜脈,也包括動脈。
3經絡的圖式體系
神經科學認為體表痛點是因為分布于體表的痛覺感受器呈點狀分布,一般認為痛覺感受器是游離的神經末梢。痛點既可以由局部病變引起,又可能是因神經根或神經干受累引起的放射痛,也可是因內臟病變引起的牽涉痛。
《內經》對痛點的認識,更讓人嘆為觀止。該書記載了數百個痛點的部位和名稱,并按體表十二分法給其分類、連線,又給連線定了名。因為這些體表的連線是模式圖,故筆者稱該體系為經絡的圖式體系。
根據體表十二分法其中某一部有可能分布數條神經,它們痛點的連線與神經就很難一致,即使某一部只有一條神經也因其分出的神經末梢偏移本干,從而導致連線與神經不相一致。至于連線與血管的不一致性,古人是通過絡脈來解釋的。古人稱痛點為氣穴,是脈氣所發(fā),其下有絡脈滲灌?!鹅`樞·小針解》說"節(jié)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jié)者也。"連線偏移血管是因為絡脈偏移經脈。
經絡圖式體系是經絡的理論模式,其中"經脈流注"理論用以說明血液循環(huán)的存在,大大的超出了當時的解剖學水平。直到近代微循環(huán)結構的發(fā)現,人們才從結構上徹底的認識了血液循環(huán)。
經絡圖式體系中各連線的名稱,揭示了"內臟與體表"的相關性,如"肺,手太陰之脈。"便揭示了"肺"與"手太陰部"之間的聯系,聯系的方式是經絡。這種"內臟與體表"的相關性,被用于診斷和治療?!鹅`樞·九針十二原》說"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泊耸?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4經絡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從《內經》經絡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的軌跡來看,在體表十二部內縱向分布的所有通道,包括血管、神經、淋巴管都是經絡的結構;從功能上來說經絡體系是包括血液循環(huán)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在內的人體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通道。
如果撇開經絡的結構去研究獨立于血管、神經和淋巴管之外的經絡,只能是"水中撈月"陷入經絡認識的誤區(qū)。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在《內經》經絡體系的基礎上,從研究刺灸的作用機理開始必能發(fā)現經絡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豐富和發(fā)展經絡理論,應是經絡研究的發(fā)展主流。
(收稿日期:19990308,成平發(f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