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林
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前來作心理咨詢。她說她的孩子經(jīng)智力測驗,屬弱智兒童,但她覺得自己的孩子挺機靈的,不像是弱智兒童,所以,特地前來咨詢。
我看了這位“弱智兒童”的有關材料,發(fā)現(xiàn)其中兩種智力測驗的結(jié)果是相矛盾的,即這個孩子經(jīng)PPVT(皮勃迪圖片詞匯測驗)的檢測,IQ(智商)為56;而經(jīng)CRT(瑞文聯(lián)合型測驗)的檢測,該兒童的智商為93,但令人費解的是,診斷結(jié)論居然是輕度弱智。
參照1987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關于智力殘疾的分級標準(見表),如果取前一結(jié)果(56),則該兒童屬于輕度弱智;如果取后一結(jié)果(93),則該兒童完全正常。因此,遇到這樣矛盾的結(jié)果,就作出該兒童屬輕度弱智,既不科學也不嚴肅。那么,不同的智力測驗,為什么會導致如此大的差異和矛盾呢?
分析起來,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該兒童語言發(fā)展確有滯后的現(xiàn)象,可能存在語言障礙或者學習方面的困難,但絕不是弱智。PPVT涉及詞匯方面的語言能力測定,并不適合該兒童;但CRT這樣的非語言的推理測驗則適合該兒童。
第二,測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人為的誤差。
第三,該兒童在接受PPVT測驗時,恰好生病或者不愿與測驗人員合作。
顯然,對該兒童匆忙下結(jié)論是不科學的,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我認為一種方法是,由專業(yè)人員采用其它標準化的智力測驗進行重測;另一種方法是,對該兒童進行語言能力方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為語言障礙。如果測驗方法和過程都是正確的,那么,該兒童就肯定不是弱智兒童。
對于家長而言,確實有必要了解一下評定弱智兒童的標準,以免智力正常的孩子也不慎被貼上“弱智”的標簽。
“兒童智力殘疾,是指兒童的智力明顯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顯示出適應行為的障礙,且發(fā)生在18歲以前(或發(fā)育期)。”這里的智力殘疾就是弱智,也稱為智力落后、精神發(fā)育遲滯等。值得注意的是弱智標準應包括智力和適應行為兩方面的缺陷,缺一不可。該兒童的材料里并沒有“適應行為”的評定分數(shù),單憑兩次智力測驗所得的智商(況且還不一致)就判定他是弱智,這是不符合規(guī)范的。要判斷一個兒童是否為弱智,要嚴格依據(jù)特殊兒童的診斷標準,力求測驗與檢查全面、準確、客觀。
這僅僅是一個典型案例,事實上,在診斷弱智兒童的工作中,還存在許多類似的問題。有時候,往往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和老師的錯誤認識再加上診斷不科學,以致一些正常兒童或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被誤診為弱智兒童。在這里,我也提醒家長注意,如果正常的兒童被誤診為弱智兒童,可能會帶來以下副作用:
●會給兒童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創(chuàng)傷。1997年11月,《報刊文摘》報道,浙江省某市教育局為全市1000多名“弱智”兒童正名。原來這些孩子被一次測驗判定為弱智,而他們的表現(xiàn)并非弱智,因此測驗結(jié)果受到家長們的質(zhì)疑,雖然“弱智”的帽子被摘掉了,但社會心理效應還會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已經(jīng)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天真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因此承受著痛苦,誰來承擔這責任呢?
●被誤認為弱智的兒童可能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筆者曾在3年前接觸到這樣一個案例:上海閔行區(qū)的一位母親帶著讀初一的兒子前來要求做智力測驗,以確定孩子是弱智后避免留級。孩子因?qū)W習成績在班級里墊底,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測驗的結(jié)果令這位母親很失望,但孩子倒是挺高興,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智商跟大多數(shù)人的智商一樣,并不比同學們差,他很有信心地表示要好好學習。
●某些家長和教師可能因為孩子是“弱智”而放棄努力。
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導致“自證預言”效應。我接待過一對來自江蘇泰興的母子。母親說兒子的學習成績極差,老師建議她帶兒子到上海咨詢,確定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當我問及這個讀初二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時,他說:“老師都說我的智力不好,而且我的成績也確實不好,作業(yè)也不會做,我的智力可能是有問題?!痹\斷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的智商為126,當屬聰明之列。原來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自證預言”。這個孩子因為周圍的人都認為他不行,而他自己也有意無意地接受了這種評價和期望,導致他的自我評價過低,形成不成熟的自我概念。糾正了不良的自我概念后,這個孩子很快“痛改前非”,不到一個月,原本全部開紅燈的功課都出現(xiàn)了及格分數(shù)。
家長還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確實屬于弱智,家長也不能耽誤診斷,或不承認孩子有問題,因為及時而正確的診斷才是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的科學依據(jù)。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博士生)圖/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