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土
微風吹拂,順風諦聽,隱約聽見驅(qū)趕羊群的牧童嘹亮的吆喝聲。敘利亞沙漠中的綠洲城鎮(zhèn)巴爾米拉的黃昏清澈靜謐。公元3世紀中葉,傳說中的女王芝諾比阿就出生在這里。巴爾米拉地處當時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是著名的商隊城市。巴爾米拉繁榮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地理環(huán)境,它位于東有美索不達米亞、西有地中海、北有安納托利亞、南有阿拉伯的中心點,以最短的距離連結(jié)著這些城市,與羅馬和帕提亞兩大國保持著微妙的關(guān)系,作為交易的中轉(zhuǎn)站而興隆昌盛。在芝諾比阿時代,其版圖擴張到埃及和安納托利亞,這觸怒了羅馬帝國皇帝奧勒利安,他派大軍包圍了巴爾米拉。芝諾比阿拒絕羅馬皇帝的勸降,為向波斯皇帝求援,親率少數(shù)護衛(wèi)突圍,騎著駱駝穿越沙漠200千米以上,當?shù)诌_幼發(fā)拉底河岸時,終于被追兵捕獲。失去了女王的巴爾米拉,為羅馬所滅,從此再也不能恢復昔日的繁榮了。從那時起經(jīng)過了1700余年,今天巴爾米拉成為敘利亞僅有3萬人口的鄉(xiāng)下小鎮(zhèn)。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乘汽車約行3小時便可到此地。在接連不斷的紅褐色的沙漠中,突然出現(xiàn)一片綠洲。這地方為約50萬株棗椰、橄欖、石榴樹所覆蓋,那樹木繁茂的景色,讓人想到這地方不愧為“棗椰之城”。那一片碧綠映入人的眼簾,真是賞心悅目!春、秋觀光的季節(jié)到來時,遠道來此漫游的人絡繹不絕??墒鞘⑾陌讜兊臏囟雀哌_50℃,這里便人跡稀少了。但你當駐足在讓人想起古城昔日繁榮的遺跡之前時,不禁為其偉容所動。
古城東西3千米,南北2千米。從西面的小山上俯瞰古城時,只見它仿佛鷲鷹展翹的形狀。從凱旋門開始的高柱排列兩旁的一條大道,寬11米,長12千米大道兩旁直立著根根圓柱。這石灰石的圓柱兩側(cè)加在一起該是750根,雖然有些已經(jīng)倒伏,或從中間折斷,至少現(xiàn)在仍有百根以上完好地立在原來的位置上。古城內(nèi)尚留存有以貝爾神殿為首的幾個神殿,阿拉特神殿中的石獅子和用大理石雕刻的女神像堪稱藝術(shù)珍品。還有圓形劇場、商品交易廣場以及浴池的遺址。山上有古堡壘的遺址,現(xiàn)仍有泉水涌流不止。當你巡游這廣大的遺跡時,一種思古的幽情不禁油然而生。遺址的西側(cè)有塊墓地,被人叫做“墓場之谷”或“死者之城”。巴爾米拉繁盛時期,豪富的貴族,競相在這里建立壯觀的墳墓。墳墓的形狀也隨時代而變化,有塔墓、住房墓、地下墓等等。有幾座墳墓可以自由進入。走在昏暗的墓室內(nèi),腳下發(fā)出啪嚓啪嚓的聲音。原來地下灑落著人骨的碎片??匆豢醇{體室里,里面竟是木乃伊的粉末。聽說,木乃伊被沙漠里的游牧民用做燃料。
18世紀以來,德法等國的調(diào)查團前來發(fā)掘。等到挖出通向墓穴的臺階后,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墓室的大門露出來了。調(diào)查隊每掘進一段,便清理一次,然后拍照。原來這地下墳墓很大,沿墓壁分幾層排列著方形納體室,仿佛一間間上屋。其中有的遺骨已是兩千年前巴爾米拉人的遺骨,身上纏著經(jīng)過絲綢之路運來的中國的絹。陪葬品里有玻璃制品、陶器、油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