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民 張國權(quán)
冬季到來,天氣寒冷,氣候干燥,一些中老年人常常會感到身上發(fā)癢,從一個部位到另一個部位,此起彼伏,夜間尤甚,影響睡眠。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可發(fā)現(xiàn)瘙癢處皮膚干燥、脫屑,雜以多數(shù)細條狀表皮剝落、抓痕和血痂。這種癥狀,在醫(yī)學(xué)上叫做“冬癢癥”。引起“冬癢癥”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氣候嚴寒,空氣干燥,加上中老年人的皮膚汗腺、皮脂腺數(shù)量減少,機能減退,分泌汗液和皮脂的量減少,使皮膚異常干燥所致。有些患者對這種病癥缺乏了解,喜歡在臨睡時用熱水燙洗或用酒精、食鹽水擦拭皮膚止癢,殊不知這樣做不但不能減輕瘙癢,反而會使皮膚更加干燥、更加瘙癢。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用中草藥或飲食療法治療“冬癢癥”有良好效果。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從中選擇。
一、中藥方五則:
1.生地、熟地、天冬、寸冬、當(dāng)歸、赤芍、白芍、苦參、天麻、防風(fēng)、鉤藤、夜交藤各10克,黃芪、蒺藜、雞血藤各15克,珍珠母、磁石各3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日1劑。(以下諸方服用方法相同,不再贅述)。
2.何首烏15克,當(dāng)歸、槐花各10克,生地黃16克,丹參12克,胡麻仁5克,全蟲、蟬蛻各3克。
3.黨參、黃芪各20克,白術(shù)、茯苓各15克,當(dāng)歸、丹參各12克,升麻、紫胡各10克。
4.黨參、當(dāng)歸各20克,地膚子、蛇床子、蒺藜各15克,木香、甘草各10克。
5.馬齒莧、瓜蔞葉、野香薷各15克。
二、洗方四則:
1.蒼術(shù)、生地黃各100克,荊芥、赤芍各50克,煎水洗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或?qū)⑺幰簼饪s,再加老醋適量,外搽患處,每日1次。
2.艾葉90克,雄黃、花椒各6克,防風(fēng)3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趁熱熏患處。待藥液溫度降至適宜時再洗患處,早晚各1次。
3.黑面神、漆大姑各150克,樟樹根60克,煎水洗患處,每天睡前1次。
4.鵝不食草、白花蛇舌草、馬纓丹各適量,煎水洗患處,每天睡前1次。
三、食療方五則:
1.桃仁15克,青梁米100克搗碎,加水適量煮粥,用紅糖適量調(diào)味,供早餐食用,15天為一個療程。
2.黃精20克洗凈,裝入布袋,浸在500毫升的白酒中,密封10天后取飲,每次1小酒盅,每日2次。
3.麥冬、金銀花各10克,甘草3克,開水沖泡當(dāng)茶飲,可防陰虛火旺者發(fā)生“冬癢癥”。
4.白茅根30克,竹葉5克,加水煎制濾汁,加銀耳煮爛,再加冰糖、金銀花各適量稍煮,早晚食,有涼血潤燥、熄風(fēng)止癢功效。
5.泥鰍50克,紅棗20克,加水適量燉熟,用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紅棗和泥鰍,隔日1次,有養(yǎng)血、潤膚功效。(圖/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