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群
“突然”情況對駕駛員來說,相信并不陌生,它是由駕駛員的感知、判斷、處置等過程與運動過程中的客觀事物相矛盾而產生的。在平時的行車安全分析會和交通事故處理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駕駛員常以“突然”情況來顯耀自己的駕駛技術或者為自己開脫事故責任,實在是可悲。在此,筆者對“突然”情況發(fā)生的原因作一簡述。
思維方式片面駕車時,駕駛員必須根據(jù)路面的各種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置。但由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對同樣看到的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斷。比如通過交叉路口或超越停在路邊的車輛,有經驗的駕駛員雖然未發(fā)現(xiàn)路邊的障礙,但他會想到路邊可能有人、有車橫穿或被超越車輛的前后可能有人橫過馬路,因而會減速、鳴號,并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而有些駕駛員因為沒有直觀地看到障礙,就沒有思想準備,待臨時發(fā)現(xiàn)情況,就會造成感覺上的“突然”而措手不及(靜止型思維)。又如在駕車中遇到路中的行人,有經驗的駕駛員,會主動讓速或停車,因為他們知道路中行人,有的會前進,有的則會回轉。而有的駕駛員則會片面地認為,行人始終只會選擇一種避險方式,并以此作為自己的運行依據(jù),(直線型思維)。以上2種片面的思維方式不僅容易造成“突然”情況,而且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時空觀念滯后駕駛員在運行中要把“突然”情況降到最低,必須要具有超前的時空觀念,做到運行時間與運行空間相統(tǒng)一。比如前方有運行空間的沖突點,應有預見性的降低車速,用時間來換取足夠的運行空間。在極個別有把握的情況下,也可以加速,用爭取到的時間換取足夠的運行空間。如在道路上劃有各種標線,就是給車輛合理地分配運行空間;在城市交叉路口設置的紅綠燈,就是合理地分配車輛運行的時間??稍跊]有紅綠燈和標線不明確的城鄉(xiāng)街道、郊區(qū)路口、狹窄的道路上,有的駕駛員為了爭空間、搶時間,而經常導致突然情況的發(fā)生。
疲勞駕駛機動車駕駛員既是體力勞動者,又是腦力勞動者;不僅要對各操作件進行簡單地重復操作,而且要對路面出現(xiàn)的各種復雜情況進行觀察、判斷和處置。如果駕駛員產生駕車疲勞,將直接影響大腦的反應速度和對操作件的操控能力。為此,疲勞駕車是導致突然情況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如持續(xù)行車時間過長、行車環(huán)境惡劣、酒后駕車等。都極易導致疲勞行駛。
精力分散機動車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必須要精神集中,聚精會神地注視前方和周邊環(huán)境。但因每個人的性格、愛好不同,事業(yè)心、責任感不同,在駕駛車輛時,精力分散、注意力他移也是常有的事。比如:駕車時閑談、嬉笑、吸煙、打手機、看尋呼機、換磁帶、拾物件等。在這種狀況下行車,就會經常遇到各種“突然”情況,以致釀成險情。所以,在駕車中要徹底避免這些動作,確因需要時,宜在停車后進行作業(yè)。
總之,“突然”情況發(fā)生的原因很多,它是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前兆,切勿以此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