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軍 春
最近,俄羅斯海軍第二代戰(zhàn)略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失事的消息震驚了世界。世界各國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大量的救生設備和人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救生船”。
目前,先進的潛艇救生船援救潛艇主要依靠三大裝備:潛水鐘、深潛救生艇、減壓艙。
潛水鐘潛水鐘高3米左右,直徑2米、重10噸。它的內部分上下兩個艙室,上艙為工作艙,下艙為過渡艙。工作艙內有調節(jié)壓力的裝置,艙頂和艙室底部分別有供人員出入的水密門。過渡艙內裝有絞車、鋼索和壓載水柜。水柜用來調節(jié)沉浮。潛水鐘平時固定在救生船上,使用時要由吊車吊放水中。潛水鐘本身沒有動力裝置。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潛艇失事信號浮標后,可將浮標上的鋼纜穿于潛水鐘的導向槽內,引導鐘體徐徐下降,使其底部與失事潛艇升降口周圍的救生平臺相吻合。然后,潛艇里的人員將潛水鐘下部過渡艙內的積水排放至潛艇底艙,并使其壓力與艇內的氣壓相平衡,爾后打開潛水鐘下部的水密門和潛艇的升降門蓋,獲救艇員就可以進入潛水鐘內。鐘內除有2名工作人員外,每次可容8~10名艇員。上升過程中,由水面救生船收緊吊繩,將潛水鐘吊出水面。在這個過程中,救生船需通過橡皮軟管不斷地向鐘內供氧,以保證里面人員的呼吸需要。潛水鐘一般只能在水位較淺、風浪較小、失事潛艇傾斜角度不超過30度的情況下使用,否則,潛水鐘就無能為力了。
深潛救生艇50年代末,美國又研制出了有動力裝置的自航式深潛救生艇,它是目前世界上最理想的救生設備。其中有美國1970年下水的“密斯狄克”號深潛救生艇,長15,2米,寬2.5米,高3.5米,重32噸,最大工作深度可達1500米。該艇的首部為操縱艙、中部和尾部為救生艙,可同時容納24名被救艇員和2名救生艇工作人員。艇體中部有一個鐘形對口裙,可與失事潛艇連接,失事潛艇員可通過它進入救生艇內。深潛救生艙內不但裝有電視攝像機、聲納和導航設備,還有一對機械手。為了機動方便,深潛救生艇還裝備有橫向推動器,可以像螃蟹那樣橫著行走。
如果潛艇失事,潛艇救生船聞訊趕來,立刻可將深潛救生艇吊放入水。救生艇入水后,依靠自己的搜索和觀察設備,能較快地找到失事潛艇并自行潛航過來。艇內的工作人員通過操縱機械手,將失事潛艇救生平臺上的障礙物清除掉,拋下電磁錨,逐漸接近失事艇并進行對接。當救生艇的裙套門與失事潛艇升降門的救生平臺對接吻合后,便可將裙套內的水排人救生艇的水柜,待救生艇與潛艇內的空氣壓力平衡后,就可以打開升降口蓋,將失事潛艇的艇員救到救生艇上。浮出水面后,母船再用起重吊車將救生艇吊上來。1979年春,美英兩國海軍曾聯(lián)合進行深潛救生艇援救演習,這在世界上尚屬首例。這次演習非常成功,“遇險”的潛艇艇員甚至連鞋子也沒濕,就從122米深的海底回到海面上來了。
減壓艙潛艇救生船上還必須裝備減壓艙。它是一種可密封的大容器,是專門為自行逃生的失事潛艇艇員減壓用的。人在地面上,空氣中只有1個大氣壓,潛入海洋中,每下潛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如果在50米水深,就有5個大氣壓。潛艇失事沉入海底后,假如艇員自己穿戴上單人救生器具,可以從魚雷發(fā)射管或艦橋升降口往外逃生。如果一下子從50米的水深浮到水面,壓力變化太快,艇員的肺就會炸裂,人也會很快死亡。因而,他必須上浮一段停留一段時間,慢慢上浮。浮到水面后,一旦被救上救生艇后,就得趕緊送到減壓艙減壓。減壓艙可通進一定壓力的空氣,然后慢慢減壓。這樣,艇員不致于患上潛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