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對孩子讓步雖然無可奈何,但有時也不失為一種策略,因?yàn)楦『⒉豢赡苤v硬道理。
記得有一陣,我們對女兒愛吃的糖類、脂肪類食品進(jìn)行限制,她明知有求無應(yīng),也不敢直說,以“那個”來指稱她心所想。比如,我們問她:“點(diǎn)心吃什么?”她道:“那個?!睘榱嘶乇苣切┙墒称?,我們故意為她提供其它一個又一個選擇,但她固執(zhí)地回答“那個”。因?yàn)榍榫w對立,她很快將此法在許多領(lǐng)域推廣運(yùn)用,弄到每天發(fā)幾次“那個”病,使我們大傷腦筋。于是,我們不得不再次妥協(xié),對話時直奔主題,代她說出她真心想要的東西,一邊給她一點(diǎn)甜頭,一邊對她曉之以理,讓她知道不必掩飾自己的想法,但也不是所有她的想法都應(yīng)該得到滿足。她似乎慢慢理解了,終于有一天,她突然對我說:“媽媽,我再不說‘那個了!”后來她真的沒再說過,讓她定量吃甜食她也愿意遵守規(guī)矩。
記得曾看到有位專家提議:給孩子有限的選擇以防止她漫天要價。比如,問她“你要饅頭還是面包”,以代替“你想要什么”。該法用之幼女身上,屢試屢敗,她的回答毫不留情地粉碎我們精心策劃的小陰謀:“都不要!”她早就有了自己的定見。
寫到這兒,想起了我時常唱給女兒聽的一首英文歌:“你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有他或她的行為方式?!笔堑?,正因?yàn)槊總€孩子的天性不同,我們無法照搬任何一種教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真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體味著人生的真實(shí)。真所謂:活到老,學(xué)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