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芳
晚飯后,我?guī)е鴥蓺q半的女兒丹妮出去散步,天剛黑,月亮出來了。我指著月亮對丹妮說:“丹妮,你看今晚月亮出來了,旁邊還有星星呢!”我們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愉快地走著。
拐了幾個彎,從樹影之間,又看見月亮了。平時我較注意培養(yǎng)女兒的語言表達(dá)能力,所以只要我們在一起,我會不停地和她交談。此時,我又隨意地說:“丹妮,你看這里也有月亮,月亮在和我們一起走呢!”
丹妮仰起小臉,滿臉疑惑地問:“媽媽,月亮的腳在哪?”
我一聽笑了,原來剛才我對她說了“月亮在和我們一起走”,既然是“走”,就應(yīng)該有腳,可分明看見月亮是一個白色的圓球,沒有腳呀!想到她能動腦筋提問題,我特別高興。我對她說:“月亮不是用腳走,它是在天空中飛哩!”
“那它的翅膀在哪?”丹妮急忙又問,小臉變得更疑惑了。
當(dāng)她問到這兒時,我感到問題嚴(yán)重了。因?yàn)樵铝良葲]有腳,也沒有翅膀,怎樣才能向她解釋清楚月亮怎樣走這個問題呢?跟她講宇宙,講軌道,講運(yùn)行?可她才只有兩歲半哪!她不但不會懂,相反會更疑惑??墒?她提的問題我總得回答呀!于是我說:“月亮也沒有翅膀,它是這樣在天空中移動著、移動著?!蓖瑫r,我腳并攏,手臂下垂(丹妮平時愛以手臂側(cè)平舉扮飛鳥狀),身體從左到右慢慢晃動,以此來說明月亮既不用腳、也不用翅膀,在天空中“走”的情景。
沒想到丹妮也學(xué)著我的模樣,還一邊做,一邊說:“月亮是像這樣,像這樣走動的?!?/p>
看著她那可愛的模樣,我開心地笑了,丹妮也跟著我笑了。
可是這件事過后,我卻一直不能忘懷。這也讓我想起平時丹妮向我提及一些探究的問題。
有一次在鄉(xiāng)下,我?guī)Уつ菘茨鸽u和小雞,丹妮高興極了,連忙用小手抓米給它們吃,我見小雞們嘰嘰喳喳地?fù)屩?而母雞卻一點(diǎn)也不吃。于是,我說:“丹妮,你看雞媽媽多愛小雞呀!它不吃米米,都讓給小雞吃呢!”
丹妮邊點(diǎn)頭邊說:“是的?!比缓笥謫栁?“她是怎么對他(她)們說的?”
這下可把我給問住了。母雞根本沒有跟小雞說什么,而是出自母性的一種本能;而在我們家里有一個習(xí)慣,不論是我還是我的先生,每次飯做好了之后,就會喊一聲:“丹妮,準(zhǔn)備吃飯啦!”這使她產(chǎn)生疑惑——怎么我沒聽到呢?
其實(shí),這些問題對于我們成人來說,都是些很簡單的問題,但對與兩歲半的幼童,只會越解釋越糊涂。
想到這兒,我覺得我們成年人在開發(fā)幼兒智力的同時,也做著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情。童話故事、兒童畫報(bào)以及爸爸媽媽在同幼兒談話時所用的是一些“媽媽語”,為了能增加童趣、幫助幼兒理解,多用擬人化的手法。常將動物和植物視為和人一樣,生活、游戲、舉手投足。然而幼兒也有自己的邏輯思維;既然似人,就應(yīng)該同人一樣啊!但我們都知道現(xiàn)實(shí)世界里,動物和人類是絕然不同的??墒俏覀円贿厡又参飻M人化,一邊又展現(xiàn)出一些動植物與人類不同的東西,讓幼兒難以理解。
我們一邊給他(她)們講童話故事,看兒童畫報(bào),一邊又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讓他(她)們觀察真實(shí)事物,很容易產(chǎn)生一些矛盾。例如有一天,我?guī)Уつ莼剜l(xiāng)下外婆家,我?guī)赐馄偶茵B(yǎng)的大肥豬,跟她說:“豬有兩只大耳朵,四只腳……”后來,我和她一起看一本兒童畫報(bào)時,里面有幾幅關(guān)于小豬的連環(huán)畫,畫中的小豬穿著漂亮的花裙子,后兩只腳立地,前兩只腳在擦眼淚。丹妮指著畫報(bào)說:“媽媽你看,小豬在哭,這是它的手,這是它的腳?!?/p>
可是我們又不能完全以成人的方式去面對孩子,用很準(zhǔn)確很專業(yè)的語言向他(她)們解釋這個世界。這樣做從客觀上講,小孩子的思維接受不了。
愛孩子,使我們不得不做這些矛盾的事,我想,將來有一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會慢慢明白許多事情。
包括愛。 圖/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