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原記錄整理
我和你(指張聞天夫人劉英同志)是在中央蘇區(qū)才熟悉的,同聞天,我到莫斯科后就比較熟。他在重慶二女師教書的時候,同我的四哥楊闇公是朋友。他那時宣傳新文化,提倡自由戀愛,是個才子。楊闇公支持他。四川軍閥要把他驅(qū)逐出境時,他還在我家里住過十幾天。李伯釗比我先到莫斯科。她在重慶二女師時,是張聞天的學生,對張聞天很佩服。我一去,她就向我介紹張聞天。由于有這些關系,我一到莫斯科就同聞天同志比較熟。
聞天同志是我學俄文的老師。教我們俄文的一個是張聞天,還有一個是王稼祥。
后來聞天同志進了紅色教授學院,那是蘇共中央的,與中山大學沒有關系。
1931年初,我同聞天兩人一道從莫斯科回國。到中央蘇區(qū)后,他當宣傳部長,我先當干事。宣傳部就是我和他兩個人。
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大學創(chuàng)辦起來,張聞天是第一任校長,我是副校長。在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大學之前,任弼時辦過一個訓練班。正式辦共大,第一任校長是聞天。后來又增加董必武同志為教育長。我到前方去,李維漢同志就來接替我。我1996年回瑞金,到當年共大所在的那個村子去看了,有個七十多歲的婦女還認識我。
博古、洛甫(即張聞天)、稼祥三個,開頭都是所謂“教條宗派”里的人,主張是同樣的,都是相信共產(chǎn)國際的,認為共產(chǎn)國際說的都是對的;他們學的是本本,沒有實際工作經(jīng)驗,對中國革命他們都沒有實踐過。
這三個人也不一樣,有區(qū)別。張聞天喜歡學習,喜歡研究問題,平易近人,不大愿意做整人的事。博古很有才氣,是個鋒芒畢露的人,比較喜歡整人。王稼祥比較靈活,但也沒有經(jīng)驗。
在上海臨時中央的時候,許多文章是張聞天寫的。他是宣傳部長,這是他的任務。所以大家的印象中,博古和洛甫就連在一起了。其實,在上海后來也慢慢地發(fā)生了變化。張聞天寫了關于中國社會性質(zhì)問題的文章,中間的思想有共產(chǎn)國際的,也有張聞天自己的獨立思考。后來,他反對文藝戰(zhàn)線的關門主義,反對宣傳工作中的黨八股,同博古的分歧就比較明顯了。
到中央蘇區(qū)以后,就有很多的不同意見了。后來博古就想把聞天排擠出領導核心。聞天同志被派到政府去工作,當人民委員會主席。這對聞天同志來說倒是件好事,因為這樣一采,他同毛主席接近起來了。毛主席對聞天施加影響,慢慢地看出張聞天是有可能爭取的,到長征出發(fā)的時候,洛甫和毛主席還有王稼祥就走到一起了。到遵義會議,張聞天同博古分開,可以說是完全決裂了。
前些日子看了遵義會議的電視片,好多人間,張聞天怎么轉(zhuǎn)變得那么快啊。他們不了解這一段歷史是怎么走過來的,也可能是受過去宣傳的影響,總認為洛甫和博古一直是在一起的。看來要給張聞天撥亂反正。
寫張聞天,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所謂“教條宗派”的問題。毛主席在七大做決定時說過,所謂“教條宗派”,在革命過程中已經(jīng)分化了,現(xiàn)在沒有“教條宗派”了,所以決議上也不要寫了。
你(指張聞天選集傳記組成員程中原)說周恩來同志講過,黨史上形成的“宗派”不是指秘密的反黨小組織,而是指在一些思想觀點以至策略綱領上意見相投即結(jié)合、不投即反對的關系。這些觀點、策略、綱領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這些同志在實踐中思想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這種結(jié)合也是不穩(wěn)固、不長久的。恩來同志的這個分析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有的同志始終不同意,如陸定一同志,至死都認為所謂“二十八個半”非要寫不可。他去世之前我去看他,他還跟我說這個事,要同我爭論。
長征剛出發(fā)時,大家茫茫然,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全軍都不知道。領導當然是.有打算的。我們在《紅色中華》上讀到張聞天寫的那篇社論《一切為了:保衛(wèi)蘇維埃》,才知道要轉(zhuǎn)移地區(qū)了,但到哪里去,不知道。在這篇社論發(fā)表之前大約十天,博古和李德到我們?nèi)妶F駐地來過一次,彭德懷說“崽賣爺田心不疼?就是在這一次。那時沒有說到要長征。后來說;當時應該打到浙江去,可以打到浙江去。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長征中關于到什么地方去,在哪里建立根據(jù)地,口號換了好幾次,但都不能站住,實現(xiàn)不了。幾經(jīng)周折,最后才在陜北落腳。
遵義會議以后,不知你們注意沒有,有一段時間沒有總書記。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聞天同志謙虛。在遵義會議上,形成比較一致的意見是由洛甫代替博古擔任總書記。但聞天同志非常謙虛,再三推辭。毛澤東同志也說自己參加軍事指揮較好。于是這個問題就擱置起來。拖了二十來天,不能再拖了,中央常委作出決定,聞天同志這才挑起這副擔子。張聞天當時當總書記,是得到大家擁護的。
整風后聞天同志到晉西北調(diào)查研究,對他很有幫助??上нt了一點,不過早也不可能。真正從哲學思想上解決問題,是這次一年多的深入調(diào)查研究。
聞天同志一直是研究問題的。廬山會議時,他的發(fā)言是有準備的,預先寫好了幾頁紙的提綱。受到打擊后,也還是研究問題。他寫的東西,都經(jīng)過我轉(zhuǎn)到毛主席那里。
黨史上有些問題很復雜。大革命失敗后,在莫斯科,中國去的有上千人,大家都有埋怨情緒。有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在莫斯科的黨內(nèi)負責干部也有好幾位,如周恩來、瞿秋白、張國燾、陸定一。他們講他們的意見,想影響學生。學生中情況也很復雜,有的是經(jīng)過大革命失敗的干部,如夏曦,大革命時期是湖南省委書記;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學生,有的是從法國去的。從家庭出身來劃階級成分的話,大部分是不合格的,是地主資產(chǎn)階級的子女。其中還有不少是國民黨高級干部的子弟,如蔣經(jīng)國等。
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大革命的失敗也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主要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不行,王明講斯大林給中共政治局委員上課,講革命高潮和低潮,如何聽不懂,斯大林怎樣打比方,意思是說中國黨領導人的水平實在太差。一派以托洛茨基為代表,認為主要責任在共產(chǎn)國際,是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指導方針有問題。
共產(chǎn)國際同中共代表團之間也有矛盾。莫斯科中山大學是為中國培養(yǎng)干部的,可是不讓中共代表團插手;米夫從中搗亂,使矛盾更加復雜。
中山大學里面整托派,有個河南去的學生自殺。也確實有托派,蘇聯(lián)教職員中也是兩派,托派也有。還有俞秀松、董亦湘、孫冶方等,都是江浙人,常在一起,就說他們是江浙同鄉(xiāng)會。
總之,復雜得很。那時整個黨處在幼稚階段。
六大的時候,強調(diào)工人成分,選了個向忠發(fā)當總書記,真是笑話。
六屆四中全會也就是幾個人在那里定。王明沒有實際工作經(jīng)驗,只在區(qū)委里面干了幾天,一下子就上去了。后來他到共產(chǎn)國際,還當了主席團成員,不但管東方部,還管拉丁美洲。比較成熟的還是毛主席。
那一時期周恩來的作用較大,地方黨、秘密黨他都管。向忠發(fā)當總書記,實際上是周在管事,周恩來是半邊天。
四中全會分裂出去的,也就幾十個人。
那時都是小資產(chǎn)階級,沒有多少工人。四中全會以后的常委中有個盧福坦,山東淄博人,是工人,比向忠發(fā)的水平更差。他想要當總書記,浮在上面,工人中去不了,一天到晚躲來躲去。他也不懂馬列主義。這個人后來叛變了。
現(xiàn)在還沒有一本好的黨史。不少歷史上的問題沒有講清楚。
劉少奇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思想,我看有一定道理,值得好好研究。社會主義改造沒到兩年就完成了,太快了。
毛主席著急是在斯大林死后。毛主席看不起赫魯曉夫,1957年莫斯科會議,提出以蘇聯(lián)為首通不過。波蘭的哥穆爾卡特別反對。毛主席在莫斯科一個代表團一個代表團去做工作,才算說通。
毛主席搞大煉鋼鐵,想快,沒有經(jīng)驗,沒有辦法,就想通過搞群眾運動?,F(xiàn)在有人說毛主席沒有理論,這怎么說得通呢!
毛主席也有矛盾。老撾革命勝利后取消貨幣,主席很稱贊。主席有過這種想法,但也反對過這種想法。他也是有矛盾的。
毛主席發(fā)動“文化大革命”根本就是錯誤的。他在滴水洞寫的那封信,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想法,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搞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