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楨國
現(xiàn)代都市旅行社服務項目品種繁多,從一日游、二日游到七日游、八日游,就像快餐店里花樣繁多的菜肴,讓你有得挑。然而,如果你是富有個性的人,你一定不會滿足于大眾菜譜,你一定想自己動手烹調(diào)一兩樣好菜,這樣的好菜就是自助旅行。
我第一次自助旅行是游桂林。這年2月,我從福州出發(fā),搭火車到桂林。由于桂林的美景星羅棋布,大有步移景換之勢,所以騎自行車游桂林無疑是最理想的旅游方式之一。在七星巖上能看見隔江的伏波山,從伏波山上能望見隔幾條街巷的獨秀峰,幾乎不看導游圖,便能認準下一個景點的方向,踩幾下自行車就順暢地找到了。連游覽距市區(qū)六公里的蘆笛巖,我也騎自行車前往,一路上。
稍加留意總能從如簪之山,似帶之水,嶙峋奇石,瑰麗洞府中品味出雋永的詩情。領略過桂林自然風光,我就坐公共汽車趕往海拔八百多米的龍勝各族自治縣,領略濃郁的民族風情。正值春節(jié)期間,夜晚在大禮堂欣賞了壯族的彩調(diào)劇,次日一早就到離縣城三十多公里的矮嶺溫泉。狹長的山谷,蔥郁的森林,溪澗里跌宕著溫熱的泉水,溫泉附近有一座瑤寨,錯落有致的木樓、曲曲彎彎的石階、婀娜多姿的瑤家女,讓我的相機快門響個不停;從塘邊的打油茶、糯米粑粑、臘肉,以及勸酒歌,這樣別具一格的熱忱,往日只在電視里偶然看過,此刻卻身歷其境。從龍勝翻越幾個山嶺,車就進入了三江侗族自治縣了。距三江縣城二十公里有座程陽橋,就是侗族最負盛名的風雨橋,橋畔有個程陽村,我在村干部家扮了一回瑤族小伙,舉著管長一米的大蘆笙學了幾步蘆笛舞,還品嘗了地道的侗族酸醃鴨、手抓飯。一周時間就這么快活地溜走。
如果說自助旅行是自己親手烹調(diào)的好菜,那么最后導致的是你不會再對旅行社快餐式的旅游感興趣。尤其是在我經(jīng)歷了貴州天星橋的兩次旅游后,對自助旅行的奇妙和好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1993年4月我到貴陽參加一個全國性的會議,旅行社用三輛大巴拉著我們一百多號人,浩浩蕩蕩地到黃果樹瀑布,然后又浩浩蕩蕩地到七公里外的天星橋。聽說天星橋風光堪與黃果樹瀑布媲美,可是,導游只讓我們看了盆景似的石峰石筍,講了一二個毫無新意的民問傳說,就趕鴨子似地讓我們回賓館了。
大家聚在一起談觀感時,一致認為天星橋是不太好玩的地方。不久,我讀到一篇介紹天星橋美景的文章,才明白我們就像古代娶了親還未進洞房的小伙子,拜半天堂看到的也只是姑娘的身材,那花容月貌還讓紅蓋頭遮著呢!后來,妻子鬧著要我陪她到黃果樹,于是我才有機會重游天星橋。
天星橋是由石景、洞景和水景組成的巖溶地貌公園。石景就是我上次游覽過的盆景區(qū),這里的盆景天然成趣,沒有絲毫人工雕琢的痕跡,石峰如林卻不偉岸,石筍錯落卻十分有致,峰柱之間有清水環(huán)繞,仙人掌和綠苔從嶙峋的石縫伸延出來。過了盆景區(qū)有兩條路,卻沒有路標。一條是上次我從此抱憾而歸的出口,另一條便是通向洞景和水景的路了。
路是繞湖而過的,攀上一座石峰,才發(fā)現(xiàn)到對面的山峰去要過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橋(俗稱天生橋),過了橋,就到了天星洞,洞里的石鐘乳、石筍、石簾、石幔與其它地方的溶洞大同小異,但令人叫絕的則是二片石筍群,酷似傳說中的八仙,邊上又有一泓淺水,故稱“八仙過?!?。
自助旅行決定了你就是自己的導游,所以每次旅行之前都得有充分的準備,閱讀盡可能多的資料:了解地理特征、氣候規(guī)律、民俗風情等等,這就好比你烹調(diào)之前上市場買菜和調(diào)料。
有了幾次自助旅行的經(jīng)驗,我先后又成功地為自己設計了幾條與眾不同的旅行線路,并都瀟灑地走了一回。去年五月,我從蘭州到甘南夏河縣,在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與一位喇嘛探討佛經(jīng),并在美麗的??撇菰蕾p策馬而行的藏民的灑脫身影。從夏河縣到臨夏回族自治州府不過兩小時的車程,瀏覽了當?shù)氐囊了固m教風情,然后,乘車穿越積石山,直奔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對循化的了解原來僅限于地圖和民俗書上的簡介,到這里后,才明白此地有不少名勝值得尋訪。撒拉族的發(fā)源地——街子鎮(zhèn),至今依然有駱駝泉、街子清真大寺銘記著撒拉族先民萬里跋涉尋找綠洲的艱辛;黃河在循化境內(nèi)顯得頗為清澈,河畔斑斕的卵石足足讓我迷戀了大半天,以致我沒趕上去孟達天池的車。從循化到西寧,要經(jīng)過拉水峽,峽峰之上一片赭紅色的土林千奇百怪,雖然只是遠距離的走馬觀花,但心中的愜意如同品嘗大菜時侍者又端上一小碟佐料。在西寧,青海湖和塔爾寺自然是不能遺漏的風景名勝,而讓我倍感新鮮的則是在土族人家“三杯一口”式的敬酒方式中陶醉。
赴西藏自助旅行是我最神往的,也是最需要精心籌劃和準備的。近年來我陸續(xù)閱讀了有關西藏的各種新聞報道、文學作品、民俗介紹和藏傳佛教的發(fā)展歷史,而且我還先后在海拔三千多米的云南迪慶、甘肅??撇菰?、青海日月山等地對自己的體能進行高原適應驗證,從而使我直飛拉薩沒有絲毫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恐懼。由于西藏的交通不太發(fā)達,所以我只能以拉薩為中心.進行輻射式的旅行,日喀什,澤當,那曲各具風情,那曲的海拔近五千米,我依然精抖擻地挎著背包到處蹓跶。在藏族的發(fā)源地澤當,我徒步尋訪了藏族先民耕耘的第一田,乘三輪車到十公里外的藏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采風,也曾搭“老外”包的越野車去拜謁藏王墓群。舒適時坦然,艱辛也不懼,自助旅行者尤其要有隨遇而安的精神境界,否則即使美景處處也會因自己的心情沮喪而不能細細品味。那才是自找苦吃。
現(xiàn)代人對任人擺布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厭倦,然而,現(xiàn)實生活并不因為你的反感而變得讓你稱心如意?,F(xiàn)代人能供自己支配的只是支離破碎的工余時間和一年難得幾天的假期。這樣寶貴的假期難道我們還要交給陌生的導游去擺布么?自助旅行是我們對自己獨立生存能力的檢驗,它能重新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好奇從而減少心靈的麻木;同時能在對大自然自由的探訪中感受生命的另一種意義。
(責任編輯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