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文
蓓蓓姑娘剛滿二十,是某理工大學二年級學生,長得苗條俏麗,楚楚動人。然而蓓蓓是個很怪的女子,她對校園里那些窮追不舍的小伙子毫不動心,認為他們都是一些只知吃嚼玩樂的花花公子而不屑一顧,卻對鄰居家那位憨厚可愛常幫她家提煤氣瓶上樓的男青年有濃厚的興趣,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趕回一百多里遠的家,為的是能與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男青年見上一面。事實上兩人從未真正交談過什么,更無感情方面的來往,只是偶爾在相遇時打過幾次禮節(jié)性的招呼,然而蓓蓓總以為對方喜歡她,幫助她將煤氣瓶提上樓,蓓蓓便認為是愛情的表示,偶爾下雨天將她家衣服收進屋,蓓蓓也認為是對她的關心和無微不至的愛,遺憾的是有心栽花花不發(fā),鄰居的男青年毫無此意,可蓓蓓就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自己不會看錯,并多次寫信表示自己的愛意,男青年委婉地將信退回,蓓蓓更是深信不疑,認為對方確實喜歡她,同時感到周圍的人都在稱贊他們很般配。蓓蓓的媽媽為此事再三勸說和教育她,可她非但不聽,反而認為父母是表面相勸,只是怕影響了自己的學業(yè),實質上同意她和男青年相好。
從精神醫(yī)學上看,蓓蓓這種對愛情的錯誤感覺稱為“鐘情妄想”。病人常堅信自己被某一異性所愛,即使遭到對方嚴辭拒絕仍毫無置疑,而認為是對方在考驗自己對愛情是否忠誠,仍糾纏對方不已。“鐘情妄想”只是妄想的一種,妄想是一種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信念,病態(tài)的推理和判斷,其特點是沒有事實根據,同病人所受的教育水平也不相符,但病人堅信不移,無法勸服,也不能通過親身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妄想的內容一般常與個人經歷、社會及文化背景有關。如蓓蓓對追求的男孩不信任,而對鄰居的男青年情有獨鐘,那是因為她年幼時父親拋妻棄女另尋新歡給她留下心靈創(chuàng)傷,導致她憎恨、厭惡風流多情的男子,而對穩(wěn)重實在的鄰居男青年一往情深。
筆者在心理咨詢中還遇到這樣一件事:兩個青年人,男的住在樓上,女的一家住在樓下,男的每早大都是提著個皮包,口里叼著支香煙出門,晚上回來偶而哼幾句“小妹妹想郎直到今”之類的歌,所有這些都是毫無什么特別用意的。而樓下住的女青年卻是個有“鐘情妄想”癥狀的,她把這些與她毫不相關的事,附會地扯到“愛情”方面去了。有一天,她對其母說,我要和樓上阿華哥結婚了。其母為之愕然,問她何以有此想法。她說阿華哥天天帶個皮包,含著香煙出門,其意思就是要帶我去香港結婚。其母訓斥她自作多情,她卻認為婚姻可以自主,大人無權干涉??梢娡脒@種病態(tài)思維。完全是以病者自己頭腦中主觀形成而與客觀實際相脫節(jié)為特征的,它有很牢固的信念,通常要經過心理治療才能動搖和改變它的性質。病人醒悟過來后才會逐漸認清“對方并不愛自己”這一事實。
總之,鐘情妄想是精神異常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一種變態(tài)心理。處于青春期的男女,很自然地會對異性產生思慕和愛戀,因此青年人的鐘情妄想主要表現(xiàn)在愛情方面。當今,由于精神衛(wèi)生保健尚未得到全面普及,人們對精神疾病的這些癥狀尚不認識,因而常常貽誤病情的診治。要知道,這種精神異常只要及時正確的治療,大都會取得滿意的療效。人們不可等待其“自行提高認識”、“自己會明白過來”。要切記:鐘情妄想這一愛情錯覺是精神異常的表現(xiàn),不是思想認識問題,不能靠擺事實講道理、解釋或勸告來奏效、來改變。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親朋好友出現(xiàn)鐘情妄想等精神異常時,應及時帶他(她)去求助于精神科醫(yī)生或心理咨詢醫(yī)生,不可順其自然,諱疾忌醫(yī)。以免加重病情以至貽誤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