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云
有時寫文章,寫到某一處,突然莫名其妙地興奮起來,就管不住自己的筆了,猶如《三國演義》中的關(guān)羽張飛之流,一時興起,殺入敵陣,人頭紛紛落地。不同的是,我只能在稿紙上殺來殺去,待盡了興,回頭再看,咦?怎么跑了題呢?劃掉,重寫。
寫文章跑了題,充其量給作者本人添了一點小小的麻煩,于國家、社會并無妨礙??勺鋈巳粢才芰祟}呢?這就值得我們仔細(xì)琢磨琢磨了。
做人跑題,不外乎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或行動脫離了被文明社會所推崇的道德規(guī)范或行為準(zhǔn)則。所謂那些受到社會輿論譴責(zé)的人,那些觸犯了刑律的人,他們的人生都是跑了題的人生。由此可見,做人一旦跑了題,是件挺可怕的事,古之圣人常?!拔崛杖∥嵘怼保蟾啪褪桥屡芰祟}吧。
然而,生活中出乎正常思維所料的事甚多。就拿做人跑題來說,本來后果挺可怕,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不以為然,這就少了自我約束力,于不知不覺中撒開了歡兒,甚至于有些人還有意識地猛“跑”。這從時下社會上所流行的一些“新觀念”(如“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之類的)中可以略見一斑。我們不妨在此解剖一只小小的麻雀,看看它肚子里的五臟到底是紅是綠。
這只麻雀是從上海的街頭抓到的。報載:某日,上海街頭有一輛公共汽車突然熄火,駕駛員請求乘客們下車推一把幫助發(fā)動;可請求來請求去,下來推車的竟只是一群小學(xué)生,大人們沒有一個下車。小學(xué)生憋著吃奶的勁,居然推動了這輛滿剩下大人的車??墒堑人麄兩宪嚨臅r候,發(fā)現(xiàn)他們原先的座位早已被大人們搶光了……
如果由著我的秉性,對這件事大概又會說出一些沒有深淺的話來。我不能,否則這篇文章就跑題了。既然是在做解剖的工作,那么,不管眼前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爛肺腐腸,都須靜下心來,認(rèn)真加以分析。這樣一沉住氣,結(jié)論就出來了,其內(nèi)容是:車上的大人全跑題了,沒跑題的是那些下去推車的孩子。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對此事大發(fā)感慨,我不妨借來一用。他說:“這件事實在是一種會讓人思慮再三的象征性造型。人類的童年和成年,竟是這樣一個結(jié)構(gòu)?文明的建造和失落,竟是如此快速?我們不能不惶恐,今天歡天喜地地推車的孩子,會不會過幾年也成了不推車的一群?”
余秋雨先生的這番話,道出了我心中的沉懣。我們可以下這樣一個結(jié)論:與跑題的人生相伴的,是文明的失落;而這種失落,正來勢兇猛!
我不敢想像,當(dāng)文明的失落達(dá)到極限的時候,人類社會將會呈現(xiàn)出一個什么樣的面目?值得欣慰的是,我們還有一群暫時沒有跑題的孩子(雖然前途未卜,但還可以寄以厚望),還有一些像余秋雨先生那樣為粘合“文明的碎片”而孜孜以求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