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 凌楚 有然
本刊第9期以“6歲孩童被凍掉四肢,誰之過?”為題,報道了新疆沙灣縣王海東終身致殘一案,引起了人們的熱切關注。
“六一”前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總場水泥廠把職工捐獻的1010元錢送到了王海東的病床前。
沙灣縣曾兩次發(fā)起募捐活動,并成立了王海東基金會。
在家中,王海東收到了來自安徽安慶市挖溝小學一位家長的關切信。廣東潮洲的徐建新給王海東電匯2000元生活費,并附言“祝你生活美滿幸?!?。湖南零陵制藥廠曾會宇給王海東寄來了治療骨髓炎的中草藥并附服用方法……
1994年7月27日,新疆沙灣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陳美玲一案。主動前來旁聽者有200余人,個個翹首以待,企盼一個公正。
公訴人認為:被告陳美玲于1994年3月8日下午放學時沒有仔細檢查教室,誤將學前班6歲半男生王海東鎖在教室里,致使王海東夜間向外翻窗被卡在鋼筋上,凍傷致殘。這種嚴重的不負責任行為,給他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但被告陳美玲在案發(fā)后能積極進行救治,故提請從寬處理。
被告陳美玲的辯護人——沙灣縣律師事務所律師易新文、朱麗華認為陳美玲無罪:其一,主觀上不是故意。其二,客觀上無過失,即無疏忽大意,因為學校沒有放學時必須檢查教室的制度,且教室里沒有危險,也不必檢查,不必預防。其三,責任歸家長。放學后,家長是監(jiān)護人。治安員工作不細致也有一定責任。
原告王志柱(王海東的父親)的代理人——石河子市律師事務所盧瓊律師認為,公訴人說陳美玲對王海東是“誤關”和辯護人說陳美玲無罪均是沒有根據(jù)的。
證據(jù)材料一:王海東3月10日蘇醒后不久,與守護在他身邊的護士(李新萍、蔡詠梅)的對話:“小海東,你是怎么進的教室?”“是我沒把作業(yè)做完,老師把我鎖在教室里寫作業(yè)的?!薄袄蠋熸i你時你叫沒叫?”“沒叫,哭啦?!薄敖o爐子加煤沒有?”“沒有,爐子滅啦?!薄跋氩幌肜蠋??”“不想,老師回家啦?!?/p>
證據(jù)材料二:王海東的同桌廖妮娜和辦案人員的一段對話。問:“老師布置的什么作業(yè)?”答:“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和拼音字母?!眴枺骸耙笫裁磿r間完成?”答:“中午做完。”“那天(3月8日)王海東上了幾節(jié)課?上體育課時在不在?”“上了四節(jié)課,上體育課時在呢。”“老師布置作業(yè)時,王海東在不在?”“在呢?!薄澳翘旆艑W后,王海東和誰一塊走的?”“我沒有看見?!?/p>
盧瓊律師在法庭慷慨陳詞:“教室是沒有危險的,但是人可以制造危險。孩子到學校上學去了,老師應承擔起監(jiān)護的責任。如果說學校沒訂出放學后檢查教室的制度,就可以無制度地工作嗎?誰能夠斷言王海東對護士說的話是假的呢?另一個孩子的話也假嗎?既然推不倒孩子的話,陳美玲為什么無罪呢?我們要求追加主管的教育部門和警衛(wèi)的民事賠償?!?/p>
最后,審判長劉貴芹鄭重宣布:“被告人陳美玲,由于粗心大意而誤將6歲半男生鎖在教室,造成王海東終身殘廢的嚴重后果。其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了玩忽職守罪……鑒于被告人陳美玲歸案后認罪態(tài)度好,且能盡其所能積極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有悔罪誠意,故可酌情從輕判處,依法判決如下:一,被告人陳美玲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宣告緩刑4年。二,判處被告陳美玲賠償受害人王海東經濟損失5200元(已付清)?!?/p>
閉庭后,記者采訪了幾位旁聽者。農民王新才說:“法官應該聽聽受害人怎么說,咋不問問孩子呢?”一位中年漢子有些不平:“拿5200塊就能買了人家一雙手和兩只腳,怪便宜!”
在家中,王海東已離不開他的爸爸,因為奶奶和媽媽都抱不動他。有時爸爸下地干活去了,王海東就把屎尿拉得到處都是??粗『|流血的雙膝,和因患有骨髓炎而整天流著黃水的斷肢,海東媽媽整日啼哭。
8月8日,海東爸爸又向沙灣縣人民法院遞交了上訴狀。8月9日,他抱著王海東經奎屯市(奎屯長途汽車客運站給他們免了住宿費、車費)過茫茫戈壁,來到中國最西北邊境上的那座城市——塔城,向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呈交了上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