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忠懋
捷克諷刺作家哈謝克的小品《煮蛋記》,寫的是位單身漢,收到嬸娘送來不少雞蛋,讓他做溏心蛋吃。他從未煮過蛋,便買了不少養(yǎng)雞書來看,當(dāng)然,對不上號;又去查《科學(xué)辭典》,也“走錯了門”;只得買來酒精燈和鍋子去試煮,一刻鐘后剝開一瞧,還沒煮嫩,硬著呢,索性都剝了殼,再煮,一小時后仍硬得出奇。
蛋是越煮越硬的,硬了再要它軟,沒門兒。此事雖有些夸張,但把蛋煮成溏心,要恰到好處。不易。在歐美,習(xí)慣在早晨吃溏心蛋蘸細(xì)鹽,這種吃法滋味不錯,但營養(yǎng)吸收不夠。我國徽菜中有“雙火溏心蛋”,很有特色:蛋液分成兩份,用其中一份入鍋,待蛋白,凝時撈起,放入小碟,掛上用另一半蛋液以及面粉、麻油、糯米粉和水調(diào)成的糊,入油炸成。佐以白糖、花椒鹽食之。因此菜操作迅速,蛋黃是溏心的。
蛋是家禽賜給我們自々佳品,它有葷菜的營養(yǎng)價值,卻無葷菜的油膩;它可囫圇地煮,也可敲殼烹制,不必洗,無須切;吃法多樣,你富有想象力,盡可隨意創(chuàng)新。就說炒蛋,何必總是清炒!可加茭白絲或番茄,也可加青椒絲或銀魚,如配上切碎的香椿芽或大頭萊那就更妙了?;詹酥杏小按谎繝F蛋”,它不同于炒蛋,而是煎成荷包蛋,蛋內(nèi)有作為餡心的焯過的椿芽末。由于椿芽清香。被雞蛋吸收,故別有風(fēng)味。
做荷包蛋也不必都清煎,可配上火腿片,煎后力口醬油、糖以及洋蔥片,則為“火腿蛋”。更講究一點的可與藕片塞肉配伍,即在藕片上拍雞蛋一只,以小碗扣住,邊澆葷油,煎幾分鐘,擊碗鏟起。如藕10片,則用蛋10只,藕片向上置于盤中。以糖、醋、醬油、鹽及芡粉調(diào)和,煮糊后倒入盤中,形如蓮蓬,便是“煎蓮蓬蛋”。
我做過一款饒有趣味的“破鏡重圃”,是把蛋煮熟,去蛋黃,釀入肉糜及開洋屑,用水淀粉粘合兩爿蛋,入油鍋煎黃,加醬油及短湯即成。上桌并不說破。讓客人吃時感到意外,以增加食趣。沒想到遼寧也有類似的菜,不過菜名“三鮮鳳凰蛋”,不同處是釀入的是三鮮餡,即海參粒、蝦肉粒和干貝絲,粘合后油炸,再加調(diào)料和鮮湯,燒到入味,勾芡,淋麻油。這就比“破鏡重圃”講究多了。
寫至此,才寫了蛋萊一角。總之,別老想著清炒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