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元
從二十一歲到三十一歲,在人生所謂最富有生機的年份里,我沉迷于研究地理學——短短的十年間,我寫譯了不下十五部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書,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經濟地理,政治地理,以及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第一部供初級中學用的外國地理課本。但是只有我最初寫的一部書,使我眷念不已——它不僅是我寫的第一部地理書,而且是我在正式出版社印行的第一本書(所謂“處女作”)。它勾起了無數往事,想念已經長眠的師友,以及帶領我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而她本人卻以生命獻給了壯麗事業(yè)的摯友。
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一九三九年春,我在桂林參加新知書店工作。編輯部設在桂林東郊施家園,過了東江橋,拐個彎經月牙山,龍隱巖,走不多遠就是。所謂“編輯部”,其實只有兩三個人,主要的負責人是姜君辰(我們在廣州抗日救亡運動中早已認識),然后是我這個剛出校門的書生,后來從延安來了個小青年許靜——他成天唱著令人神往的《延安頌》,整個“編輯部”的空氣頓時活躍起來了。那時的“編輯部”是住于斯,食于斯,工作于斯的小木屋。我是從寫出書計劃開始工作的:準備編印一套名為《奮斗的中國》叢刊,另外打算出版一套“中國化”的學術叢書,要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我在姜君辰的指導下,把兩套書的緣起和選題計劃搞出來,自己刻了臘板,油印了幾十份,分發(fā)出去征求意見。讀者請勿見笑,那時出版社沒有龐大的機構,沒有總編室,沒有打字員,沒有復印機,每一個人都必須做而且能做一切。
按照領導意圖,《奮斗的中國》不僅宣傳八路軍新四軍的英勇抗戰(zhàn)事跡,還準備宣傳其他真正抗日的各部隊和地方的英雄事跡,例如那時的山西有民族革命大學,廣西有建設干部學校,也都有前線和后方,當然會涌現(xiàn)可歌可泣的素材。我記得曾與姜君辰一道去樂群社(當時桂林接待高級軍政要員的招待所)去訪左恭,聽取他對出版這套叢書的想法——左恭那時是張發(fā)奎第四戰(zhàn)區(qū)司令部的少將銜參議,當時不知道他是中共的秘密黨員,只認為他是非??捎H的國民黨“左派”人士,在廣州撤退以前我們就認識,一九三八年十月廣州撤退后,他跟姜君辰和我曾有一個時期在戰(zhàn)地一道工作過,彼此很了解,又因為他在“大后方”軍政界“混”,消息比較靈通,判斷也比較準確,而且總是替“我們”著想;所以《奮斗的中國》計劃一刻印出來,姜君辰就同我一起去找他商議。他那天笑容滿面,談得不多,說來也不甚明朗,有時像猜謎似的要估量“潛臺詞”。這是我的印象——姜君辰是否如此,我不知道。總之,那天左恭笑著說,這個計劃很好,主意也很好,目標也很明確,就是很難實現(xiàn)。照他那時的看法,等這個叢刊籌備得稍有頭緒,各地區(qū)各戰(zhàn)區(qū)都布置了人馬時,可能時局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結論是:與其上了馬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再下馬,還不如現(xiàn)在就省下這份氣力,使到別的地方去。姜君辰后來告訴我(顯然他已經跟上級領導討論過了),《奮斗的中國》這個計劃暫時擱下,先集中力量搞“中國化”叢書。
我按照姜君辰布置給我的任務,搞了“中國化”叢書計劃,分為甲乙兩種,甲種以學科分,如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那時用“社會學”作為歷史唯物論的委婉說法,不是現(xiàn)在所指的社會學),教育學,人類學等等;乙種打算用比較輕松的或文藝的筆調,來講述一些學術問題,藍本就是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選題包括帝國主義的故事,社會主義的故事等等。
在起草計劃的時候,我新學到三個名詞:中國化,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我那時完全不知道這是毛澤東一九三八年十月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報告的重要內容,姜君辰肯定是知道的。直到后來在解放戰(zhàn)爭中我才讀到毛澤東那個報告,其中說到“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睘榇?,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有幾句話是新中國建立后幾乎人人都熟知的,也就是我們搞這套叢書所提倡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中國化”學術叢書,曾約過多少作家,都約過哪些作家,現(xiàn)在已記不清了。預定編入叢書甲種本的有楊東莼的《教育學》,姜君辰的《社會學》(后來在桂林文化供應社出版了),這兩本都是楊東莼主持的廣西建設干校的講義;約過那時在湖南教書的翦伯贊寫《歷史學》——即后來在新知書店出版的單行本《歷史哲學教程》??尚Φ氖俏易约壕共蛔粤苛Γ瑘竺獙懸徊拷Y合中國實際的《文化人類學》——這部書當然沒有寫成,也幸好沒有寫成。
叢書乙種本約了哪些稿件,現(xiàn)在也無法記憶。印象最深的是我曾同張?zhí)煲硗ㄟ^多次信,希望他用童話形式寫一部帝國主義故事——張?zhí)煲砟菚r也在湖南,我讀過他發(fā)表的半童話半論文似的、講壟斷兼
叢書計劃中有一部地理。我那時有點狂妄自大,自稱想試一試,姜君辰說好,這就定下來了;新知書店其他領導如徐雪寒、華應申也鼓勵我試一試。于是我就當真去試了。
我在大學時不是學地理的,但是我對地理這一門學科卻有著濃厚的興趣;這興趣得自讀高中教地理的一位留美博士,那時用的課本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文本《世界新地理》。這位可尊敬的博士給我留下深刻印記的,坦率地說,不是地理知識,而是正義感和愛國心;因為他每次上課,講了幾分鐘課文之后,便用英文夾雜著中文海闊天空地“聊”起來,有時甚至破口大罵,罵那時的政府不抵抗,罵貪官污吏腐敗無能,糟塌天物,破壞自然環(huán)境,弄得民窮財盡。這位教授講了一年課,老實說,他對我的啟發(fā),政治知識比地理知識更多些——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啟發(fā)誘使我下決心寫一部結合中國實際的中國地理,或者說,“中國化”的地理。當時抗日戰(zhàn)爭已經進行了一年有半,然而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一個接著一個城市淪陷了,上海南京不必說,在一九三八年十月間,武漢廣州這樣的重鎮(zhèn)相繼陷落。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了,而投降派則肆意活動,發(fā)展為三八年十二月汪精衛(wèi)的叛逃。其時,投降派散播了所謂中國地大而物不博,抗戰(zhàn)抗不下去的悲觀論調,這種情緒感染了、侵蝕了很多很多善良的老百姓。針對這種情況,我想寫一部“中國化”的地理一一或者如現(xiàn)在所悟到的,寫一部不是地理的地理,從各個方面分析我們的處境,反駁投降論調,加強抗戰(zhàn)必勝的決心。目標定下來,我就不顧自己的淺薄,天天去研究我們的土地和人民。我沒有機會作實地的考察,我只能利用圖書館所藏的中外文材料,以及我那時盡可能取得的蘇聯(lián)和西方的資料,進行“紙上談兵”,我天天跑圖書館,管借書的一位姑娘是我的一個廣西同學的親戚,她每天都給我熱情的幫助——沒有她跑上跑下替我找尋我所要的資料,我就是有再大的決心,也寫不成書的??上У氖菚r間已磨去了我的記憶,連她的名字怎樣也記不起來了,可我永遠感謝她。我讀大學時學過一年大地測量,在鐵道部門實習過地形測量和鐵道定線,因此我對于結合自然地理來闡發(fā)我的論點比較不難;我手中還有一把德國Faber廠十二時的計算尺,利用它來計算一些地理數據,可以說是當時所能得到的最好工具了。
夏天來了,然而廣西政府要“抽壯丁”。抽壯丁者表面上是征收適齡的青年入伍,實質上是敲竹杠,抽中誰誰就得交一筆錢,然后就可以找個理由“免役”。既然如此,我和書店同事們一商量,與其等在市里“抽壯丁”,不如到外地去“逃壯丁”。這樣,我?guī)Я艘幌鋾凸P記本,離開桂林到粵北曲江(今韶關)去“避難”。那時各省區(qū)都有自己的土辦法,這邊“抽”丁的時候,那邊還沒有動靜。只要你及早逃避,一切都會順利的。我在曲江雖有親戚朋友,不過他們在這戰(zhàn)時的省會也都過得很苦,很少有可能讓我住在誰的家里去完成這項工作。所以我一到曲江便住進了一個慈善機關辦的“平民宮”里。名字怪好聽,實際上它是一個極廉價的旅館,原先是個破廟,用木板隔成幾個“房間”,只有一個“單間”,我便住在那“單間”里,每天只花一角錢——其余的“房間”有四人合住的,八人合住的,以及通鋪。住客多數是窮人,鐵路上的搬運工(粵語叫“咕喱”即“苦力),拉大車和拉黃包車的,也有大船的拉纖夫,也許有一兩個窮學生。他們白天全去出賣勞動力,夜間都回來,在沒有電燈(當然也沒有蠟燭)的“房間”中聊天或睡覺。我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寫作。他們完全沒有妨礙我的思維活動,正相反,夜間有時我還有機會同他們一塊聊天,熟悉他們的生活和思想。
我住進“平民宮”不久,忽一日在教會辦的河西醫(yī)院看病時意外地碰見了分手近兩年的女伴羅文坤。戰(zhàn)前她在廣州一個教會中學讀書,是一個圓圓臉蛋,爽朗大方的大姑娘。由于她的廣西朋友蘇曼(后來成為她的愛人)東渡日本,讓我多照顧她——她跟我學世界語,學拉丁化新文字,學經典著作,爾后又一同搞世界語運動,搞拉丁化運動,一同參加學生救亡運動。她在抗戰(zhàn)前也去了日本,抗戰(zhàn)爆發(fā)后,她一度回到廣東,住在我家里,然后去了延安——我們在這水城中相遇不用說多么愉快了,我知道她是從延安回來搞地下工作的,她知道我嘗試寫這么一部書時,用她習慣的爽朗笑聲來鼓勵我。應當說,少年時我們一起從學校走向社會,她跟我妹妹叫我“大哥”,用她的話說,是我拉著她邁步“走向光明”(我們唱過多少遍《光明頌》這革命歌曲呵!);而現(xiàn)在,她比我成熟多了,她到過日本,她到過延安,她肩負著組織委托的重任,她仿佛已是我的姊姊。會見以后,只要她有空,她就找我聊天,或者說“共同學習”,我們討論時局,討論哲學,當然也唱歌,也看電影。她見識廣,實踐多,每次會面都給我很多啟示。我的書最后一節(jié)講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就是她要我非寫上去不可的。我此刻還記得她那有力的囑咐:必須寫這么一節(jié)。懂么?這是畫龍點睛,要不,你干嗎寫這部書?懂么?我那時似懂非懂,但是我照她的建議,寫了這一節(jié)作為結論?,F(xiàn)在我懂了,我真想向她說:我懂了,我懂了;然后指望聽到她那爽朗的笑聲。然而她聽不見了——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她(作為桂林市委書記)和愛人還有一個女同志,因叛徒出賣,在桂林被捕,她們三人堅貞不屈,七月十二日犧牲,她犧牲時只有二十六歲。我這小書已經過時了,沒有重印的價值了,但我仍然默默地將這部不是地理的地理獻給她——我知道她會用爽朗的笑聲接受的。
花了足足兩個月功夫,書寫成了,我從美國地理學家葛德石(即G Cressey,這是他自己認可的漢字譯名)的著作《中國地理基礎》(China′s Geographic Foundations)得到“靈感”,把我的第一部書(如果也能稱為第一部“著作”的話)取名為《中國地理基礎教程》。書名顯示了我要分析的是“地理基礎”諸因素,這就注定了它將是一部“不是地理的地理”,注定它是一種在“地理基礎”的帷幕下匯集起來有關我們的祖國大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的人民的許多“因素”的“大雜燴”。我不是寫地理,我是一個地理“外行”寫的“地理基礎”,我意圖傳給讀者的是愛國,是愛人民,反對投降,反對侵略那種信息——一句話,寫一部“不是地理的地理”。這書一出版就受到廣大讀者的愛戴,就因為它宣傳的是愛國主義。當時也有人看不慣的,說“這本書連地圖也不如!”說得尖刻極了,也準確極了——地理與地圖是不可比的兩碼事,當然“不如”呀。
這部書的初稿完成了,如果沒有徐雪寒、華應申和姜君辰幾位前輩逐字看過,逐章逐節(jié)提出意見讓我考慮修改,那么,它決不能成為當時對讀者有一定益處的《中國地理基礎教程》。如果說三聯(lián)書店的傳統(tǒng)是對剛學步走的新作者進行細致的指導,包括政治上的指點和材料的運用,語言文風的改善,這本書的面世過程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沒有比我自己感受得更深了。他們幾位對我的文稿不放過一句話,一個標點,一種似是而非的論斷;他們提醒我前后一貫的邏輯性,他們指出哪些話容易被人曲解利用,不宜那樣講;哪些話讀者看了得不到要領,還會引起歧義;哪些論點只對反動投降派有利,不符合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要求;哪些數據站不住腳,完全脫離實際。如此等等。我如同上了一堂不是地理的地理課。我至今為我初出茅廬便遇到這些諄諄善誘的師友而自豪。我從心底里感謝他們。這三位師友中有兩位(華應申和姜君辰)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當應申在上海在北京進行“化療”時,他還是那么樂觀,還是笑呵呵地同我回憶桂林舊事,也說到這部書稿如何由他親自交給桂林科學印刷廠(那時是由滬遷桂的技術最好的印刷廠)排印。初版本是一九四0年在桂林用新知書店名義發(fā)行的,銷路出乎意料的好,因此書出不久便在桂林重印一次,不消說那是用粗糙的黃色土紙印的。不久,上海用原紙型印了一版,分銷香港和南洋各地。大約在一九四三年我在桂林實學書局(這是亡友李易安主持的一個新知書店“變種”)時,得到延安托人捎來的延安版,我捧在手中久久不能言語。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抗戰(zhàn)的堅實基地,我的第一部“著作”(“不是地理的地理”)居然在延安印行,我感到自己已被認為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了。十幾年后我才知道這是齊燕銘在馬列學院時經手辦的。我在《記齊燕銘》一文中曾有過如實的描寫:
有機會跟燕銘同志面對面談話,是在我知道“齊燕銘”這三個字和中共(和談)代表團秘書長這可敬的職稱之后很久很久,那時北京已經解放多年了。
那是一個晚上,在他的辦公室里,對話是這樣開始的:
——咦,我以為你是個老先生啦!他說。
——哎,怎么以為我是個老學究呢?我說。
——是這樣的——在延安時我們印過你一部書,我經手辦的,我看過這部書,心想著者該有相當年紀了……他說。
——我收到過樣本。油光紙單面印的,延安捎來過一本。那正是白區(qū)透不過氣來的時候,這印本給我?guī)磉^很大力量。原來是你主辦的,謝謝你了。我說。
——別謝我。這是組織的力量??晌野炎髡呱矸植洛e了……
延安出書后,長江以北好些根據地都相繼翻印了,解放初我曾得到過靠近十種不同的版本,我一方面高興,一方面也很慚愧和不安,或者叫“汗顏”,這部不是地理的地理,那樣不成熟的“大雜燴”,會不會帶給廣大讀者一些不正確的信息?此刻,我手頭有一部冀南書啟一九四六年八月在威水印的一版,三千冊。書前有《出版者的聲明》,頭一段云:
本書為某某所著,于一九四0年出版。立論正確,材料豐富,是一本研討中國地理基礎因素的好書,雖出版時間較早,但仍可供高小、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和干部自修之用。
每翻到這幾行字,我都不免汗流浹背,但我也為此得到了“最高的獎賞”。世間有哪一個作者不愿意他的作品能獲得這樣的獎賞呢!
這部書的結構是夠“雜”的,除了最后有兩節(jié)“結論”之外,共有五部十四章,包羅萬有。第一部講土地(包括疆土、邊防、地形、氣候、地質、資源),第二部講人民(人口,移民,民族,語言,教育),第三部講政治、財政、金融,第四部講交通、運輸、貿易,第五部講工業(yè)和農業(yè),最后一章論述列強在華的經濟勢力與日寇在淪陷區(qū)內的經濟掠奪??催@內容可知這部書五十年前為什么被讀者所歡迎,也可知有人指責它已經大大逸出了地理的范圍。五十年后的今天,我翻看手中僅存的殘缺版本,不禁啞然失笑。一個年輕的愛國者,他對什么“體系”,什么“范疇”,什么“分科”,什么“教案”都不顧,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喚醒讀者的民族魂!他的一切努力只是朝著這個目標走去。也許這就是“學科”,也許這就是邏輯。只有這樣,這個年輕愛國者才能無視一切“權威”,寫出這么一部不能傳諸名山,卻在當時起著抗擊侵略者的作用的“不是地理的地理”?;厥浊皦m,我不后悔。
五十年后的今天,當我“垂垂老矣”躺在病榻上翻閱這部“不是地理的地理”中關于語言的一節(jié)時,我可以告慰自己的是,我一直意圖遵循著科學的道路,也就是實事求是的道路去研究中國的實際(雖則有這樣的“意圖”,其實也許只達到預期成果的九成),我無負于自己的科學良知,沒有“隨風倒”,這是最重要的。在語言這一節(jié)中,我提出并分析了一些論點,那就是方言和民族統(tǒng)一語問題,語言和文字分家問題,文字改革問題。
關于第一個問題,書中說,“中國是幾十個不同的民族結合而成的一個國家,所以就民族語來說也有許多種類。”“中國社會長久停留在半封建的階段,交通異常不發(fā)達,山嶺與河流的阻隔,都可能使方言愈益分歧?!薄坝捎跐h文本身不是錄音的,因此從來只有文字教育,而言語和文字分了家,愈離愈遠,語言也就愈紛歧了。”我論證說直到那時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全民族的統(tǒng)一語,“被當作普通話的‘國語(北方官話——北平方言)”,雖然流行很廣,但它不是全民族的,“只流行在上中層分子中間”,我那時把中華民族的民族共同語同交際需要的一種通用語兩者混淆了;有趣的是我看到了如下的現(xiàn)實:“這一次抗戰(zhàn)卻促使了一種共通的輔助語的形成。因了戰(zhàn)爭的影響,老死不相往來的人群湊合在一塊,不出家門一步的人群也許會移到另外的省分。于是在輪渡火車客店市坊中間,漸漸出現(xiàn)了一種共通的輔助語,有如國際上的輔助語一樣,它不是官話,也不是方言,而是一種三不像的混合體。但是靠了它,人們倒可以暢談無礙,或者起碼可以互相表達思想。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也許這可以作為一種胚胎,加以人工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會形成民族的統(tǒng)一語也說不定的?!?/p>
在五十年前的地理書中,像這樣的論點是很少見的——我是說,在地理書中,人們很少這樣去論證語言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趨勢,一般地在舊時代的地理課本中人們滿足于描述,而不去論證,而不去引導讀者去思考。
為了躲避書報檢查官的刀斧,我有時不得不在書中使用晦澀的語言,轉彎抹角,欲言又止,可憐我二十歲時已經學會伊索寓言式的論證了——而有些論證,本來就因為作者的幼稚無知,已經不太完善,甚至不合邏輯,再加上躲避刀斧所作的閃閃縮縮姿態(tài),這些論證就顯得更加不合情理了。然而那時萬千讀者卻原諒作者的窘態(tài),他們透過字面竟讀懂了作者所要傳遞的心聲,耐心地讀完這部“不是地理的地理”,而且從東南西北給我寄來了許許多多信件,有鼓勵我的,有向我提問的,有指出疏漏的,直到此刻,我仍然感到溫暖。
在上面提到過的可敬的女伴的指引下,我著重寫了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這一節(jié)——也許可以看做這本小書的“宣傳”中心。我在正文中曾反復強調中華地大物博,在反對入侵的斗爭必定會勝利的論點,此刻,在結尾時我又從另一個方面提醒說:
地理環(huán)境因之能影響社會的發(fā)展,但不能決定社會的發(fā)展?!绻懔私馍厦娴脑?,那么通常為了“地大物博”的中華而自驕自大,希望敵寇自己會消滅在這“地大物博”的土地上面,而“最后勝利”就會飄飄然的到臨,這些理論你就可以明白它的荒謬了。天才的革命家早就說過了如次的警句:“太豐富的自然,能引起人類像嬰孩一樣的依賴性?!?見《資本論》)
接著,我展開了并且論證了全書最重要的論點:
所以,廣闊的土地,肥沃的農田,豐富的資源,復雜的地形,蘊藏的能力(energy),以及可航行的多數河川,這一切所構成的中國地理環(huán)境,加上眾多的人口,不但是抗戰(zhàn)勝利的基礎,而且沒有了這些地理條件,我們的抗戰(zhàn)簡直不能進行,即使進行,也不能持久有如今日。但是必須有這樣的觀念:即光是這些地理環(huán)境,那怕是非常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如果沒有人為的努力,如果沒有偉大的變革,如果國家內部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組織不加以改進,最后勝利是不會從天掉下來的。只有在合理的經濟政治的組織的基礎上而充分利用并且變革我們的地理環(huán)境,我們才可以得到勝利和繁榮。
五十年后的讀者讀到上引一段論證——特別是下半段——時,一定會笑作者那么吞吞吐吐——但那時的讀者卻讀懂了這暗示,什么“人為的努力”,什么“偉大的變革”,什么“改進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組織”,所有這些,那時的讀者都知道它們指的是什么。
這是一本書的歷史。但對于我自己,不僅僅是一本書的誕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