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煒 袁運生
A:現(xiàn)代藝術如何尋找自己的“恒態(tài)機制”和新的、可能的“規(guī)范”?——這塊“西西弗的巨石”,實在是過于巨大沉重了。
B:藝術本身便是一種假設——把握世界的“假設”。我們又何妨作作“假設的假設”呢?
美國爵士樂與中國京劇:“風馬牛而又相及”的啟示
A:說到藝術的“即興性”與“嚴密性”的并行不悖(我知道這一組概念也是缺乏“嚴密性”的,姑且一用吧),我想到兩個有意思的例子:美國的爵士音樂演奏和中國的傳統(tǒng)京劇表演。
B:美國爵士樂和中國京???風馬牛不相及呀。
A:可是,在許多方面,它們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美國聽爵士樂演奏(尤其是在紐約格林威治村聽街頭的黑人爵士樂手演奏),常常被它那種野性的真率,那種恣肆的情感傾瀉所打動。我由此第一次領略到管樂——無論木管、銅管——的全部神妙的魅力(因為在一般的交響樂中,弦樂的音色總是主導性的、“涵蓋一切”的)。漸漸我發(fā)覺,爵士樂這個“管樂天堂”之所以如此神妙,之所以具備這樣一種勾魂攝魄的神秘的音響魅力,一個主要的原因——除了它特殊的曲式技法之外,便在于它的演奏幾乎純粹是即興性的。我注意到,大概民間的爵士樂流傳著一套約定俗成的不同曲式(類似于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的“曲牌”?),然后在演奏中,每一個樂手幾乎都根據(jù)自己當時特定的情緒、興致(甚至因為某一個聽眾的現(xiàn)場挑逗),對樂曲作任意揮灑的即興發(fā)揮。每一個聲部的旋律可能都是迥異的,乍一聽簡直是混亂的、相互“毫無關聯(lián)”的噪音;可細聽下來,它的整體音響不但是和諧渾成的,而且是有主導旋律、有節(jié)奏控制的。非常奇妙的是,在一些場合里,有時幾個素不相識的黑人樂手臨時湊到一起,拿起樂器就可以吹奏,同樣隨意即興的表演,可整體音響卻是那樣的默契天成。我后來請教過一些學音樂的朋友,他們告訴我:你注意到那個“爵士鼓”的作用嗎?是它在傍著主奏者,控制著樂曲的起承轉合;樂手們在演奏中追的不是旋律,而是“和聲走向”;再加上已有的古代流傳的曲式——鼓點、“和聲走向”和已有曲式,這三個東西抓在手,爵士樂手們的吹奏怎樣即興發(fā)揮,都一定是和諧默契的。爵士樂演奏的這些特點,與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表演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我在后來為了完成一篇關于西方戲劇表演理論與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對比研究的論文時,曾經(jīng)注意過京劇中“即興表演”與“程式化”關系的許多資料。在演唱(唱工)中,某一晚演員來了勁頭、嗓子好用,一段“導板”翻上去了不愿下來;或者嗓子突然嘶啞,只好臨時耍小腔,“窩著唱”,這時,鼓師和琴師都一定會非常默契地配合演員(這叫“傍角兒”,很象“爵士鼓”的作用),這種即興演唱反而會博得比往常更熱烈的彩聲。表演(做工)中的這種“即興性”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演出現(xiàn)場因為偶然故障需要用“即興”彌補的段子,后來卻成為了“定型化”的表演以外(如著名的梅蘭芳在《斷橋》折子中扮演的素貞,一個怒指的動作不小心推倒了扮演許仙的演員,“白娘子”慌忙傾身去扶——卻暗合了規(guī)定情景中的人物心情,贏得滿場彩聲。從此,梅派的《斷橋》便將這段“怒指——傾身”的表演“定型化”);更重要的是,傳統(tǒng)京劇中經(jīng)常有“名角串演”同一個戲的演出場合。不同的“名角”所代表的不同流派,在同一個戲碼里的表演往往是大異其趣的。于是在表演中,你的“定型”便往往成為了我的“即興”,一般只需要在演出前說說“戲路子”,現(xiàn)場演出便能夠配合默契。往往又由于這種名角的“即興”,表演中便總有超常的精彩表現(xiàn)。(著名的例子便是某次“名角串演”中梅蘭芳謙讓蓋叫天。臨上場前蓋忽然犯倔說:“今晚你得按我的路子演?!薄话愣际前闯按筝S”的演員路子演。梅蘭芳首肯,演出中與蓋配合得天衣無縫。)在這里,對相對自由的、即興發(fā)揮的表演起作用的,恰恰便是京劇表演中的“共同規(guī)范”——程式。程式也就類似于爵士樂中的“和聲走向”(京劇的“程式”似乎更嚴格、更僵硬一些),在這個大的規(guī)范之內,你怎樣即興揮灑,以至“汪洋恣肆”,都可能是精彩的,同時又是“嚴密”的?!@是不是有助于加深我們對于現(xiàn)代藝術的“即興性”與“嚴密性”的思考呢?
B:非常有意思。難怪西方現(xiàn)代的幾位大作曲家,從格什溫、伯恩斯坦一直到最近風行一時的音樂劇《貓們》(“Cats”)的作曲者韋伯,都極大地受著美國黑人爵士樂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三個人的現(xiàn)代風格簡直就是“籠罩在爵士樂的巨影之下?!?/p>
A:我以為,現(xiàn)代的“三無”音樂(無旋律、無調性、無節(jié)奏)以及前面提到的菲力普·格拉斯的“重復”,都受到爵士樂相當大的影響。百老匯的戲劇音樂(包括音樂劇),簡直就是“爵士化”的。
B:由此我也可以理解,那么“古典”、那么講究似乎是僵化的“程式”的中國傳統(tǒng)京劇表演,為什么自布萊希特以來,一直受到西方現(xiàn)代戲劇理論家的青睞,甚至布氏的“防生化”理論,就是以梅蘭芳的表演作為理論源頭的?
A:中國傳統(tǒng)京劇以及傳統(tǒng)繪畫、傳統(tǒng)詩歌甚至傳統(tǒng)小說中(比如《紅樓夢》、《聊齋》),其實有著許多相當“現(xiàn)代”的東西,或者說,與西方現(xiàn)代藝術觀念相當契合的東西。相較之下,被我們某些人奉為“傳統(tǒng)”、“正宗”的蘇式的寫實主義與道德主義,其實反而可能是相當“反傳統(tǒng)”的,頂多只能算是“父親輩”而非“爺爺輩”的東西。在這一個意義上說,“越傳統(tǒng)的可能便是越現(xiàn)代的”,這也是一個“二律背反”吧?換一句話說:這種“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之爭,難道真有什么意義嗎?
B:西方現(xiàn)代文學中強調“殺掉爸爸找爺爺”,大概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邏輯悖論之上的。你說,這個“爺爺”,是“傳統(tǒng)”,還是“現(xiàn)代”?我們今天對于現(xiàn)代藝術(包括文學、文化等等)的討論,與其停留在“傳統(tǒng)?——現(xiàn)代?”“中化?——西化?”這樣一種以文害義的淺層次上,實在是未免太有點“寒磣自己”啦。
對于“光與空間”的認知——東、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一個接合點和出發(fā)點?
A:美籍華人學者林毓生先生曾經(jīng)引用波拉尼(Micheal Polanyi)在他的知識論中對于創(chuàng)造活動性質的洞察,來分析魯迅在“五四”思潮激蕩時期的創(chuàng)作與思想——同樣也很適合我們現(xiàn)在對現(xiàn)代藝術的討論。波拉尼說:當創(chuàng)造的想象力強烈活動的時候,它“不僅更熱烈,而且更具體、更特殊”。林毓生由此強調:“一般性背景知識本身并不能取代創(chuàng)造活動;創(chuàng)造活動通常充滿著特殊的具體感?!?重點號為筆者所加)我理解,你所強調的“嚴密性”,就是要尋找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中這種“特殊的具體感”及其呈示再現(xiàn)中顯露的共有特征,對不對?這個話題可以引發(fā)出這樣三個方面的思考:(1)假若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們,不能緊緊抓住并牢牢確立自己的這種“特殊的具體感”,純然的“即興性”創(chuàng)造便很可能最終只淪為一種“一般性背景知識”。(2)正如美國爵士樂和中國京劇所啟示的:確立了“特殊的具體感的共有特征”(“和聲走向”、“程式”)之后,任何“即興”創(chuàng)造反而可能是真正隨意的、自由的,同時又會是“彩聲不絕”的。(3)爵士樂與中國京劇表演的相似相通之處,恰恰昭啟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是有著許許多多接合點與“共有特征”的。這些“共有特征”,有助于我們認識現(xiàn)代藝術可能存在的“共同規(guī)范”,從而有可能完成對于現(xiàn)代藝術的“嚴密性”追求。就繪畫而言,你認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西方現(xiàn)代藝術之間,可能找到一些什么樣的接合點嗎?或者說,可能找到什么突破的缺口嗎?
B:這個話題很考人。我只能試著去表述自己的一些零碎想法——大多都是直覺的、感性的。比如,粗略地說來,西方文化的一個主要傾向是強調一種人與自然(包括與神)的關系,東方文化則主要強調一種人與人的倫理關系。表現(xiàn)在藝術思辨上,西方精神講求物質性、實驗性、系統(tǒng)性,在任何一點上都要走到頂點,“務求徹底”,中間狀態(tài)是不可能完成的。東方藝術從起點開始之后似乎停得太早了,從講執(zhí)筆運腕、筆墨技法開始,講到“道”、“氣韻”、“意境”就停住了,缺乏一種物質性的深入徹底。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是公認的傳統(tǒng)繪畫規(guī)范?!傲ㄕ吆危恳粴忭嵣鷦邮且?,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jīng)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引文見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中國畫論類編》)“氣韻生動”是繪畫中的最高境界。假如深究下去,“氣韻”又是什么?石濤講“頓悟”,“頓悟”又是什么?似乎停得太早,抽象得太快了,在技法與精神之間缺乏一種必要的、物質性的“中介”。西方畫論從技法到精神的整個過程都是具體的,由于太具體,它容易缺乏東方藝術中那種空靈之氣,那種飄逸的超然,那種“靜虛”的神致;但它的“具體”中卻又貫穿了一種非常具有涵蓋力的、無所不在的東西,即“光與空間”。在西方現(xiàn)代藝術中,無論什么主義,任何流派,所有技法材料,只有納入“光與空間”——其中又尤其是“空間”——的思考與表現(xiàn)之中,才可能變成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抽象派藝術亦然)。
A:可不可以這樣說,你以為,在西方藝術中,從技法到精神之間,有一個物質性的中介,就是“光與空間”?而西方現(xiàn)代藝術,則尤其著力于對“空間”的認識和表現(xiàn),強調一種“自覺的空間意識”?
B:暫且這樣說吧。我以為,現(xiàn)代東方藝術,從技法到精神之間,也就是從“一畫”到“道”、到“氣韻”、到“境界”以至“頓悟”之間,也應該把這種物質中介明確化——就是“空間”。其實,在我今天看來,所謂“氣韻”、所謂“頓悟”,都是一種對于宏觀的精神空間的藝術把握。從“空間”的眼光去看傳統(tǒng)中國畫,傳統(tǒng)大師們——如董源的山水畫,在“空間”上的深而大是非常顯明的。你大概會明白,我這里說的“空間”,并不僅僅只是傳統(tǒng)“六法”中說的“經(jīng)營位置”而已。
A:對的,從“空間”的角度去看戲劇表演也很有意思。我們常說這個演員很“壓臺”,哪怕沒有一點形體動作表現(xiàn),外在表演也能控制觀眾情緒;而哪個演員不“壓臺”,無論怎么說怎么鬧都“沒戲”,這里面的因素似乎很玄妙,(講“與演員氣質有關”也同樣很玄妙),我想,所謂“壓臺”,是不是就是一種演員從內在里“對于舞臺的精神空間的把握”?傳統(tǒng)的戲曲表演其實很講究這種把握。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假設”: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西方現(xiàn)代藝術之間,對“光與空間”的認知,是一個可以共通互補的接合點;同時,對“光與空間”(尤其是“空間”)的認識和表現(xiàn),又是尋找現(xiàn)代藝術可能存在的“共同規(guī)范”——在所有“即興性”創(chuàng)造中追求“嚴密性”表現(xiàn)的一個具體出發(fā)點?
B:我不敢斷然下結論,還是提交朋友們去“小心求證”吧。
潛在的判斷標準——“基本的單位面積的因素”所產(chǎn)生的力量——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分寸感”?
B:當然,構成這種可能存在的“共同規(guī)范”的因素一定是多方面的,決不止“光與空間”這么簡單。除了創(chuàng)作者在技法上的規(guī)范以外,接受者在欣賞上有沒有可能存在一些大致相通的價值判斷標準?(當然,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著的)——按現(xiàn)在一般流行的說法,評判現(xiàn)代藝術,不但是不好用“對與錯”、“好與壞”這樣的“道德化”、簡單化的評判標準,也不好用評判寫實主義藝術的“象不象?”“象什么?”的標準,或者說,是“沒有任何標準可言”的。但是,當我們看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品時,我仍會在內心里作出評判:“這一幅比那一幅更好?!被蛘撸骸斑@一幅比那一幅更讓我喜歡。”潛意識里其實還是有一個標準存在,我便常常想,這個潛在的標準究竟是什么?
A:是的,每當我在看一些抽象派繪畫或者一些現(xiàn)代主義的文學作品時,我常常會覺得“沒看懂”,“沒全懂”;但又常??梢悦鞔_地覺得,“喜歡”或“不喜歡”,甚至“挺好”或“不好”。我也老在問自己:你這些判斷,憑的是什么?
B:我想,是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分寸感”。我在作畫過程中常常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對于現(xiàn)代派繪畫,最重要的不是一幅畫怎么開始,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一幅畫怎樣才能算結束?也就是說,什么時候才應該是你的“最后一筆”?這里面,抽象與具象其實是沒有多少分別的,最初的和最后一個標準,便是那個潛在的“分寸”。藝術家的“檔次”就是在這上面最終分出來的——看他在多大的能力上解決了藝術表現(xiàn)上最微妙的“分寸”。所謂“藝術美”,就是各種不同意義的“和諧美”;也就是看你在多大的難度上把握了這種“和諧分寸”。特別是在看博物館時,同一個作家、同一流派的作品放在一起形成一種潛在的比較,你心目中的標準,就是這個“潛在的分寸感”。
A:如果對作品完全沒看懂,也無法有另外一個比較對象呢?
B:一定有的,這種比較對象一定會或隱或顯地存在的。無比較就不可能有判斷。所以我想,評判任何一幅畫——尤其是現(xiàn)代派繪畫,“一個有活力的局面”是最重要的,更具體地說,“基本的單位面積的因素”所產(chǎn)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A:能不能用現(xiàn)在流行的語言說,是一種藝術意義上的“信息量密集程度”的因素?
B:至少有一個“量”和“數(shù)”在里面。我現(xiàn)在認為,任何一張畫的藝術價值的本質,最后都是數(shù)學的——它涉及的點、線、面,色彩,光與空間等等之間,微妙的大小、深淺、明暗、遠近、虛實程度等等,最后的依據(jù)都是“數(shù)的分寸”。美感也是一樣。所謂“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大瘦”,就涉及到精確的“數(shù)學問題”。我前面說過,畫家眼睛的自信能解決一幅畫的“結束”,就是解決了微妙的“數(shù)學問題”。當然,這個“數(shù)學問題”至少在目前只能是“模糊數(shù)學”。造型藝術中所謂“基本的單位面積的因素所產(chǎn)生的力量”,就不是簡單以“數(shù)”的大小、多少來衡量的,它與這個“數(shù)”所表現(xiàn)的內容又極其相關。比如中國商周用以祭祀、立法的青銅器,很小的體積往往就造成分量巨大、氣象嚴峻的厚重感。這里面,“數(shù)”在起一種什么樣的作用?什么樣的“數(shù)”才可能對“厚重感”這種“審美效應”發(fā)生作用?分析起來就相當困難,微妙。
A:(笑)假若有一天,可以運用電腦對現(xiàn)代藝術的價值進行“定量分析”的話,我們要尋找的現(xiàn)代藝術可能存在的新的“共同規(guī)范”,前景就可以相當樂觀啦。
B:結果一定悲觀的。當“終極”一旦出現(xiàn),藝術也便已經(jīng)“終極”啦。
“胡言”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六年美國波士頓、紐約,
“亂語”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北京雙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