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默
不知為什么,我又想起有關人的相貌的一些事。
英國的培根認為:“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主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給彼。所以許多容顏俊美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于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p>
真的是這樣的嗎!雖然他舉了幾個例外的情形。
應該說,貌美的魅力是很大的。在世界上,很少有人不喜歡貌美。因為貌美會給人一種美感,給人一種愉悅的感受。
美貌有一種誘惑力,但它是可以抵御的。具有理智的人,具有一定修養(yǎng)、一定控制力的人,都是能夠很好地抵御這種誘惑的人。
絕對的美貌,對一個人來說,總是短暫的。含苞——開放——枯萎是植物花的歷程。人的絕對美貌難道不也正是這樣?!
人還有一種相對的美貌。有的人貌美始終是如一的。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到老年,都很美,只不過是形體有所變化而已。有的人少年不美,青年美,有的人未開發(fā)前不美,開發(fā)之后美。有的人經(jīng)過生活和事業(yè)的沐浴,經(jīng)過文化或某種知識的薰陶,才變得美起來。有的到了老年,反而更美。
我在《相隨心變》一文中,講到心靈與相貌的的關系,認為心靈可以影響相貌。這是真的。當然,還要看到其它的因素。
畫家、攝影家都會知道:一個美麗的人,不是任何時候都是美麗的。時間、空間、環(huán)境、光線、角度、情緒、服裝,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相貌。試問,一個相貌美的人,假如污垢滿面,穿著襤褸不堪,你還能認為她是美的嗎?
相貌是有兩重性的。
貌美可以使人羨慕,也可以使人嫉妒;可以使人愉悅,也可以使人煩惱;可以帶來便利,也可以招致麻煩。
貌美的人很象大海中的一只小帆船。他的命運怎樣?很大程度要看他自己駕馭得如何。
貌美是比較而言的,而比較又是無窮無盡。一個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是美的,越過這個范圍又變得不怎么美了。這個司空見慣的道理往往被人們所忽略,這也許就是一些人見異思遷的一個原因。
美貌還有一種假象。怪性格、怪脾氣,許許多多不好的品行,都會在美貌的外形下,得到遮掩。
貌美是一個人的優(yōu)勢,但是因此而懈怠,因此而放松了對理想的追求,對知識的索取,他的這種優(yōu)勢便會變成劣勢,變成培根所說的那種一無作為的人。
一個人,羨慕美,追求美,無可非議,假如因此而做出種種蠢事,便顯得可笑。古代的東施效顰,現(xiàn)代的整形術;整形可以使人變美,也可以弄巧成拙,使人變得更丑。人的裝扮也是如此。
由此可見,外在美與內在美統(tǒng)一的美是真正的美。而內在美才是永恒的永不消失的美。
(摘自《福建青年》1987年第7期)
(一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