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路,在輪椅姑娘的腳下延伸

1983-08-21 03:00盧山王燕生
中國青年 1983年3期
關(guān)鍵詞:姑娘

盧山 王燕生

在這位癱瘓姑娘的面前,健全的人

呵,請捫心自問,你可追得上她的步伐?

1982年11月14日,山東大學(xué)四千多名學(xué)生來到濟南市郊區(qū)的一個體育館。當(dāng)一位坐輪椅的姑娘被推向講臺時,會場靜了下來。給大學(xué)生作報告可不是容易的事,何況又趕上個星期天。

可這位輪椅姑娘的報告,卻震撼了四千名大學(xué)生的心。

她就是山東省莘縣廣播局無線電修理工,二十八歲的共青團員張海迪。論學(xué)歷,她沒有進過一天校門;論身體,她是高位截癱的病人,先后動過四次大手術(shù),身體的三分之二失去了感覺和功能。面對這樣的條件,她卻以不息的熱情,追求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有的理想、知識和充實的人生。二十多年來,在病榻上,她靠自學(xué)走完了從小學(xué)到高中的全部歷程,自修了大學(xué)的英語、日語教材,還學(xué)習(xí)了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十六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從十五歲起,她又鉆研了《針灸學(xué)》等醫(yī)科教材,十多年來,在農(nóng)村、在縣城,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wù),經(jīng)她治療的病人達一萬多人次。1981年她被正式安排到莘縣廣播局工作,她又愉快地學(xué)習(xí)著新知識、新本領(lǐng),決心開辟為人民服務(wù)的新領(lǐng)域。

四千多人的會場,靜靜地聚集著激情。張海迪向自己的同齡人講述著她的經(jīng)歷。最后,當(dāng)她分別用漢語、英語、日語給同學(xué)們唱完三首歌時,會場上的激情終于被不知從哪個角落發(fā)出的第一下掌聲點燃了。掌聲——淚水,淚水——掌聲。

“一個人到底有多大的潛力?”人們說:“如果我們有海迪一半的動力和精力,我們之中很多人都能成為未來的達爾文、巴甫洛夫和巴斯德!”

“人生的路應(yīng)該從哪里出發(fā)?”人們說:“張海迪告訴我們:只有從現(xiàn)實的需要出發(fā),才能邁出有價值的人生之路?!?/p>

命運讓這位姑娘吃了多少苦啊。如果掌聲能作為一種補償,同學(xué)們寧愿把手掌拍碎!

山東大學(xué)校長、七十一歲的吳富恒教授站起來,走上講臺,握著海迪姑娘的手對同學(xué)們高聲宣布:山東大學(xué)決定授予張海迪“山大名譽大學(xué)生”稱號。會場上再次爆發(fā)出排山倒海的掌聲和歡呼聲。

當(dāng)載著輪椅的汽車發(fā)動的時候,大學(xué)生們把張海迪圍得水泄不通。歡呼聲淹沒了馬達聲和喇叭聲。汽車不是開出來的,是被同學(xué)們一步步“擁”上馬路。

她用毅力的大錘敲開了生活大門的鐵

鎖,她用意志的犁鏵開墾了知識的沃土。

張海迪的家鄉(xiāng)在山東半島的文登縣。她出生的時候剛好九斤重,媽媽高興地說:這可真是個“九斤老太”了。大人們看她長得健康、聰穎、伶俐,都叫她“玲玲”。玲玲的父母當(dāng)時都是部隊的文藝工作者,他們對自己的長女寄托著美好的希望。媽媽說,莫斯科的“白夜”、尼羅河的歌聲是迷人的;祖國渤海之濱的笛聲也應(yīng)該是令人神往的,女兒就叫“海迪”吧。

玲玲五歲那年,一場災(zāi)難性疾病降臨到她的身上。父母把她抱進醫(yī)院,大夫拿著診斷書惋惜地說:“孩子得的是脊髓血管瘤,恐怕今后的路……”當(dāng)時,正在濟南工作的爸爸媽媽抱她跑遍了濟南幾家大醫(yī)院,后來又幾度到武漢、北京就醫(yī)?;顫?、可愛的小姑娘背部留下了一尺多長的疤痕,脊椎板被摘除了六片,醫(yī)生們?nèi)匀灰换I莫展。爸爸媽媽的心象秤砣一樣沉,他們擔(dān)心孩子今后還能否經(jīng)受得住更大的考驗。難啊,未來的生活!玲玲這艱難的第一步從哪里邁出呢?

爸爸給她買來了收音機,媽媽給她訂閱了《小朋友》,雪征妹妹一步不離地陪伴著她。許多叔叔阿姨舍不得花錢給自己的孩子買玩具,但看望玲玲時,總是想方設(shè)法給她帶來新奇的禮物。玲玲怎么也數(shù)不清關(guān)懷、幫助、照顧過她的到底有多少人。

盡管人們以無限的關(guān)懷溫暖著她的心,但是,癱瘓畢竟給這十來歲的小姑娘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痛苦。平時,她躺在床上,腰腿僵硬、腳背直伸。如果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經(jīng)松弛下來,使下肢稍稍能夠屈伸,她就能坐起來了。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她天天捶腿肌,用力搬下肢。胳膊每用一次力,肋間神經(jīng)就鉆心一樣的疼,她吞下兩倍的止痛藥,硬是咬著牙關(guān)按、摩、捶。有時她讓媽媽幫忙。媽媽舍不得用力,她不高興;媽媽用力了,她送給媽媽的是掛著汗珠的笑臉。僵硬的腿腳終于軟化了。當(dāng)她能倚著被子坐一會兒,或掙扎著用胳膊支撐趴在桌子上時,她驚喜萬分。殘疾退一分,玲玲就向前跨上一大步。“別人能會的,我也要會?!绷崃崾莻€倔強的姑娘,她要盡力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玲玲根據(jù)識字卡片開始學(xué)習(xí)漢語拼音,不久,她又學(xué)會了查字典。識字關(guān)她是“連蹦帶跳”過來的,根據(jù)上下文,她常常能猜出不認識的生字。每當(dāng)她“猜”到的字被別人證實后,她對自己特殊的學(xué)習(xí)方法就更有信心了。第三次手術(shù)后,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著,連脖子也不敢扭,她多么想看書啊。她想起小的時候,躺在床上,常從小鏡子的反射中看到樓下的小朋友上學(xué)、下學(xué)。讓鏡子幫助讀書,不是很好的辦法嗎?她讓爸爸把書放在枕頭邊,在桌子上支一面與眼睛平行的鏡子。這樣她就能從鏡子里看書了。鏡子里的字是反的,順序也是反的,一頁書要看好半天。時間一長,鏡子里變成黑糊糊的一片,閉一會眼,字才能重新清晰。她就是靠這種“鏡子書”,知道了董存瑞,知道了雷鋒,知道了沒有上過一天學(xué)卻寫出了《半夜雞叫》的高玉寶……。十二三歲,別的女孩子還在跳皮筋的時候,玲玲就這樣踉踉蹌蹌地踏上了自學(xué)之路。

病殘使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也促使她早熟。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把一切獻給黨》中,她會見了保爾和吳運鐸;從《我的大學(xué)》中,她結(jié)識了高爾基。后來,她又知道世界上還有個叫海倫·凱勒的人,《我的生活故事》常常使她呼喚海倫的名字。她不再理會那不公平的命運,她開始懂得,在追求理想、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爬行是不行的,她已感到有一股力量能推動她起飛、翱翔。

這個渴求生活的姑娘,在魯西平原上邁出了開拓的步伐。“社會需要我了”——在一個殘廢人的心里還有什么比這更金貴呢?

1970年初春,玲玲隨父母來到魯西平原十八里鋪公社尚樓大隊。臨行前她問爸爸:“到了農(nóng)村,我能干些什么?”爸爸說:“你可以剝玉米、剝花生……”

春天,播種的季節(jié),沒有她干的活。她坐在家里,透過小窗,看人們在復(fù)蘇的土地上忙碌,真羨慕?。∷莺莩榇蛑约翰宦犑箚镜碾p腿,難道我只能做沸騰生活的旁觀者?

尚樓是個有一百七八十戶的村子。玲玲進村沒幾天,孩子們就圍住了這個坐藤椅車的癱瘓姑娘。山東老鄉(xiāng)是淳樸的,孩子格外可愛。聽說玲玲姐會講故事,孩子們一傳倆,倆傳仨,聚在玲玲家里笑語不絕。她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不愿念書,就幫他們組成學(xué)習(xí)小組,天天為他們復(fù)習(xí)功課;她聽說附近小學(xué)里沒人教歌,就自告奮勇去承擔(dān);她還抽空為孩子們理發(fā)、做書包、縫補衣服。孩子們把她當(dāng)做親愛的老師和最知心的朋友;她也在有說有笑中恢復(fù)了青春的活力。

一天,村里尚大嫂慌慌張張抱著孩子來找她。一進門就說:“你這城里來的姑娘懂得多,你看這孩子是咋啦?”玲玲一看,不正是整天圍著她玩的“小夢芳”嗎?平時這孩子挺可愛,可這時口吐白沫,眼睛翻白,脖子向后直直地挺著。她一看病得不輕,忙說:“快送醫(yī)院吧,千萬別耽誤了?!贝笊┍е⒆酉蚩h城跑。玲玲回屋還沒坐穩(wěn),就聽到村頭大道上的嚎哭?!靶舴肌眲偝龃寰蛿鄽饬?。一個歡蹦亂跳的孩子死了,大嫂求援的話還響在耳邊。玲玲心里總覺得過意不去,象欠了什么債。

醫(yī)生,患者心頭的希望之火。學(xué)醫(yī)的種子在玲玲心頭萌生了。打定主意,她就悄悄忙起來了。她從醫(yī)院里幾進幾出,總算有點見識。體溫表、聽診器、常用藥,買了一大堆。桌上雜七雜八的書收起來了,她一心鉆研《生理學(xué)》、《人體解剖》、《針灸學(xué)》、《內(nèi)科學(xué)》。大書一本一本地啃下去。為了認識內(nèi)臟,她把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了解神經(jīng),她解剖了兔子、青蛙。為了熟悉針炙穴位,光看人體模型,她覺得不行。她在自己身上畫上紅紅藍藍的點,一根銀針反反復(fù)復(fù)地戳。玲玲春天進村,夏天她的“門診”病人就一串一串的了。

一天黃昏,又是一位大嫂慌慌張張地抱著不滿兩周歲的小紅霞來找她。孩子渾身滾燙,昏迷不醒,鼻翅呼呼顫動著。玲玲聽了心肺,試了體溫后,斷定孩子是肺炎。打針、服藥,整整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孩子總算睜開了眼。大嫂拉著玲玲的手說:“姑娘,你可救了俺閨女的命?!卑肽昵埃崃嵫劭粗∥5男舴茧x開了人間;今天,她卻把小紅霞從死神手里奪回來了!

住在黃樓店的耿其元老漢,患腦血栓后失語三年,癱瘓六年,老伴又去世了,兒子還沒有長大成人,一家子生活別提有多難了。當(dāng)他們聽說尚樓有個城里來的姑娘會治病時,老漢讓兒子用車把他推來了。碰到這樣的疑難病,玲玲格外謹慎,反復(fù)查書,選定治療方案后,只扎了兩次,老漢嗓子就嗚嚕嗚嚕地出聲了。治療十多次后,啞了三年的老漢再也不用打手語了

經(jīng)過兩年多的治療,老漢的病全好了。一年春節(jié)前夕,老漢從黃樓店來看玲玲了。他讓兒子推著車,車上放著蘿卜、白菜、玉米、地瓜還有買來的酒和肉。老漢坐在車上,草簾子蓋在腿上,手里舉著一根秫秸,上面挑著他自己縫制的一面錦旗,上繡“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大字。到玲玲家,一進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就給玲玲磕頭。還有什么比這山東老漢更實誠的呢。玲玲望著老漢和這一車東西流下眼淚。過去,相識的或不相識的人給過她各種各樣的幫助,那都是人們對殘廢人的同情和關(guān)懷;今天,相識的或不相識的人看她、求她、感謝她。“社會需要我了”,在一個殘廢人心里,還有什么比這更金貴呢?

“社會需要”這四個字,忙忙碌碌的人,有時意識不到它;庸庸碌碌的人,不大去理會它;但對一個渴求生活的人來說,能使他感到充實,感到幸福!正象海迪自己說的那樣:“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就要為創(chuàng)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奮斗?!?/p>

方圓幾十里,都知道玲玲姑娘會看病。女青年李秀蓮全身癱瘓,玲玲給她治好了病。下肢癱瘓的小朋友王小波、王懷棟,父母抱他們來看病時,瘦得皮包骨,小腿象面條一樣耷拉著,用手掌和膝蓋撐著爬來爬去,一片趼子,一片血印。經(jīng)過玲玲的精心治療,他倆不僅能站起來,而且能跑、能跳,高高興興地上學(xué)了。兩個小伙伴一見到玲玲就舍不得離開?!肮霉茫魏昧税车耐?,您也站起來走路吧。”“姑姑和你們的病不一樣,姑姑永遠不會走路了?!薄肮霉米卟涣?,俺倆就推著姑姑走”……每當(dāng)看到一個聾啞人開口講話,癱瘓病人重新站起來,玲玲都覺得自己身上輕松了許多。

幾年來,她在尚樓大隊為三千多人看過病。玲玲雖不是妙手回春的扁鵲和華佗,可她熱情為鄉(xiāng)親們服務(wù)的那顆心,卻永遠值得人們稱頌。

玲玲在輪椅上已經(jīng)輾轉(zhuǎn)生活了十四年,她的心也曾被輪椅碾傷過。堅強的人不都是在和脆弱的一次次搏斗中鍛造出來的嗎?

日出日落,月缺月圓,轉(zhuǎn)眼到了1974年。她隨父母從尚樓回到莘縣。過去的知青伙伴,有的參軍入伍,有的招工進廠,有的考上了大學(xué)。他們離開莘縣時前來話別,玲玲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理想、事業(yè)、未來的生活,一連串的問題尖銳地擺在她的面前。她每天都在尋找著自己為人民輸出一份能量的崗位??梢磺杏侄硷@得那么難于解決。一層迷霧漸漸地蒙上了她的心頭。十多年來父母為她操碎了心,往后想想,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呢?既然沒有治好的希望,活著真比死了還要痛苦!她不忍心再連累別人,也許,早點謝別人世,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吧!

一天晚上,她讓照顧自己的姑娘帶著妹妹去看電影。自己流著淚,給父母寫完遺書,整理好桌上的書籍,躺在床上,吞服了大劑量安眠藥,19歲的生命就讓它結(jié)束吧……

此時此刻,她想再回味一下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多么艱難啊,輪椅碾過的十四年,病痛、嘆息、淚水,這一切就要過去了……生命留下的分秒不多了,我不能寬慰一下自己嗎?我畢竟沒有在輪椅上白過十四年!滿架的書籍和醫(yī)療器械,還有那尚樓的百姓、莘縣的摯友和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我愛他們,他們也需要我,需要我?。?/p>

她意識到還來得及,看到桌上有杯涼茶,她端起來一飲而盡,然后拼盡全力喊:“快來人,救救我。”

當(dāng)她從醫(yī)院里醒來,看到床頭的親人時,她一字一句地說:“我——錯——了。”人們理解這殘廢姑娘痛苦的選擇;人們也從她堅定的話語里深信,這姑娘決不會再輕易自己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了。自強不息者終能自救。一個堅強的人不都是在和脆弱一次次搏斗中鍛造出來的嗎?

生命之樹靠什么常青?玲玲的體會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是有一個科學(xué)的頭腦,要有一身為人民服務(wù)的本領(lǐng)。如果讓我離開事業(yè),我就會垮下去。

1975年玲玲被安排到縣醫(yī)院工作,新的生活又向她提出新的課題。一天,一位老同志拿著一瓶進口的藥,請她翻譯一下英文說明。這下可把她難住了。五年前,玲玲在尚樓一位大嫂面前為難過,一下子促使她發(fā)奮學(xué)醫(yī);眼下,這張英文說明書又讓她為難了。在玲玲面前,為難就是進擊的開始。

那年月,在縣城里找一本英文教科書是不容易的。海迪的朋友們千方百計幫她找來了。來海迪家的客人,凡是懂點英語的,她都要拉住不放。有的成了一個字母的老師,有的成了一個單詞的老師,有的是一個句型的老師。為了多記強識,她在墻上、桌上、燈上、鏡子上,凡是能看到的地方都貼上了單詞紙條,在這個英語環(huán)境里,抬頭低頭,有空就背。她還給自己編了一本五顏六色的“大辭典”,把印有英語的郵票、標簽、糖紙、香煙盒等都貼在一個大本子上。玲玲想干成一件事,總能找到適合她的獨特的方法。

為了盡快掌握英語規(guī)律,她迫切希望有一位老師輔導(dǎo)。有人告訴她,莘縣一中王充允老師英語很好。一天王老師來醫(yī)院看病,玲玲找到他。學(xué)外語的事剛一開口,老師就回絕了。原來王老師那時還在“勞改”。教英語早就是他的一大罪過,他怎能讓一個殘廢姑娘再受他的牽連呢?玲玲了解到這些情況,沒有灰心。她一次一次地給王老師寫信。真誠從來是能夠打動人的。王充允老師終于同意給她批改譯文了。小小的診室成了秘密的課堂。每天開診之前,王老師總是玲玲的第一個“病人”。桌上擺著病歷,拉開抽屜卻是英譯漢的練習(xí)。王老師把頭天玲玲作業(yè)中的錯誤悄悄講給她;她再向王老師一一請教批改中自己不懂的地方。就這樣,秘密授課,從76年春一直堅持半年多。1978年王老師的問題解決了。他來到玲玲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海迪,這下咱們可以公開學(xué)習(xí)了?!蓖趵蠋熒顬楹5系木袼袆?。他說:“在學(xué)業(yè)上,我曾傳授給她知識,但在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上,她的精神卻時時激勵著我。她不僅是我的學(xué)生,還是我的朋友?!?/p>

歡樂的生活好象嘩嘩流動的小溪,一朵浪花推著一朵浪花。去年七月,玲玲接到出席山東省第七次團代會的通知。她想自己拿什么奉獻給共青團朋友呢?這時,她想起從四月份開始翻譯的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她決定加快步伐,趕在團代會之前完成自己的第一本譯著。

盛夏酷暑,室內(nèi)溫度高達三十九度。玲玲把自己關(guān)在十平方米的斗室里,逐字逐句地翻譯著、校對著。她整夜趴在桌子上寫啊,抄啊,前胸頂在桌邊,硌出深深一道血印。翻動稿紙的時候,汗津津的胳膊把稿紙粘住,揭下來時發(fā)出嘶嘶的響聲。那些天,整個縣城的最后一盞燈,常常是從玲玲的窗口熄滅的。四百字的大稿紙,從一排到三百二十七頁。

去年十月十五日,省團代會剛剛開過。玲玲來到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社副總編輯宋協(xié)周同志把厚厚的一本譯稿拿到手里,這位年過半百的老編輯,望著坐在輪椅上的姑娘竟捂著臉啜泣起來?!斑@是你的心,這是你的血。張海迪同志,太不簡單了?!崩暇庉嫯?dāng)時留下了譯稿。不久,寫信告訴她,書稿已經(jīng)審定。他親自為玲玲寫了一篇序言。題目就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玲玲身上發(fā)出的光和熱,不僅傳導(dǎo)給她身邊的青年,而且輻射到社會的其他角落。她要告訴人們,人生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有價值的一生。

玲玲走到哪里,朋友交到哪里,她的朋友就象漫山遍野的映山紅,看得見,數(shù)不清。

玲玲首先希望朋友們能理解她。在她的書架上,有一本英文版的《青春之歌》,她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寫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只要你昂起頭,苦水也能化美酒?!币粋€癱瘓的人,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在那里,什么都可以不干,什么也不必再追求,人們會同情他,關(guān)心他,讓生命靜靜地延續(xù)。玲玲也曾這么想過,可她的結(jié)論是:同情和關(guān)懷只能沖淡苦水的濃度,卻不能改變它的成分。她為自己的選擇是,把苦水撇在一邊,重新釀造生活的酒漿。當(dāng)她把生命的美酒奉獻給社會和人民的時候,即使是一個殘廢人,也能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人生。一個人應(yīng)該“時刻想著為人民多做些什么,而不是多索取什么?!边@就是玲玲的信念。她的妹妹雪征,對姐姐是最理解的。當(dāng)報刊上介紹玲玲的事跡后,雪征顯得十分沉靜。她說,“我早就知道姐姐是顆夜明珠,一定會拂土而出的,只是時間早晚的事?!?/p>

許多青年和玲玲接觸后,覺得自己變得充實和高尚了。玲玲幫他們補習(xí)功課,鼓勵他們好學(xué)上進。不少青年在玲玲的幫助下考上了高中、中專,還有兩名青年考上了大學(xué),有一名大學(xué)畢業(yè)后還留校當(dāng)了教師。

從1974年到現(xiàn)在,在玲玲身邊照顧她的女青年已經(jīng)交過四次班,來的時候都是普通的農(nóng)家姑娘,離開的時候都象玲玲一樣滿懷希望開創(chuàng)新生活了。三春姑娘和玲玲學(xué)會了針灸,鳳琴姑娘讓玲玲教她外語。一天晚上,鄭鳳琴拉著玲玲的手說:“海迪姐,和你在一起,我才懂得,離開學(xué)習(xí),生活就沒意思。以后我要重打鼓,另開張,請你給我起個新名字吧。”玲玲高興地說:“珍惜時間學(xué)習(xí)的人,前途無量。你就叫‘鄭明吧,光明的前途在等著你?!?/p>

從這殘廢姑娘身上發(fā)出的光和熱,不僅傳導(dǎo)給她身邊的青年,而且輻射到社會的其他角落。

山東高密縣園藝場的劉思芳在信中寫道:“我要把一面小團旗貼在地圖的莘縣位置上,每當(dāng)我看到它,我就會想到,在那里有位大姐舉著鮮紅的路標,給我指示生活的航向?!?/p>

浙江金華縣毛曉波來信說:“我有工作——可我又輕視自己的工作;我想自學(xué)——可我又覺得學(xué)和不學(xué)能差多少。我二十出頭,身強力壯,捫心自問:一個健全的人,你可追得上玲玲的步伐!”

北京殘廢青年司德林給玲玲寄來了一本《長江歌聲》。他說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已經(jīng)給他創(chuàng)作的歌詞《希望的曙光》譜了曲。《長江歌聲》上刊登了這首歌。他希望玲玲學(xué)會它,他盼望在北京聽到玲玲唱的這支歌。

讓玲玲深深惦念的是微山勞改農(nóng)場一個犯罪青年,他寄來的信上說“當(dāng)隊長親手交給我您寄來的信時,整個監(jiān)獄大樓都轟動了。犯人們看著您的筆跡,詢問著您的情況,傾聽著我向他們高聲宣讀您的來信。我們都盼望您能來這里和我們見見面,看看我們勞動、生活的情況。對我來說,青春剩下不多的年頭了,我一定把失去的東西追回來?!?/p>

一年來,玲玲收到了六千多封信。她說:“我愿做一株綠色的小樹,也吸收,也給予。”她把自己的光和熱輸送給社會,她也從社會吸收了再生的營養(yǎng)。許多朋友來信問她:“玲玲,今后的路,你會怎樣走?”玲玲響亮地回答:我的身體早已失去三分之二的感覺和功能,剩下的是青春的活力,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求知欲。我要用自己身上不殘疾的部分,繼續(xù)開拓我的生活之路。

玲玲的計劃的確是一件又一件,排得很遠很遠。望著這位坐在輪椅里的姑娘,我們眼前仿佛開出一列轟轟作響,超載運行的列車。路,在玲玲的腳下延伸著,去年12月15日,她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開拓者的路永遠沒有盡頭。在我們和她告辭的時候,玲玲從抽屜里拿出一本英文版的《南斯拉夫短篇小說集》,她遞給我們她翻譯好的第一篇小說,醒目的標題躍然紙上:

猜你喜歡
姑娘
秋姑娘的信
苦姑娘
愛上了這個姑娘
十六歲的傻姑娘
大聲姑娘
泥姑娘
胖姑娘看過來
你是不是故意的
姑娘只愛陸小編
左姑娘
淮安市| 南投县| 永泰县| 体育| 金昌市| 三门县| 漾濞| 广水市| 承德县| 龙州县| 临夏市| 运城市| 偃师市| 宝兴县| 镇远县| 宣化县| 明水县| 滨海县| 老河口市| 弥渡县| 昌都县| 丰宁| 麦盖提县| 澎湖县| 黄平县| 金堂县| 常德市| 辉南县| 鲜城| 阳山县| 鞍山市| 古蔺县| 武清区| 南岸区| 兰溪市| 富蕴县| 神农架林区| 太仓市| 郎溪县| 红安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