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秋
從現(xiàn)在到2000年,還有十九個年頭。這十九年對我國四化建設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十九年;對青年來說,也是生命力最旺盛、可以大有作為的十九年。青年朋友,你準備怎樣度過這十九年呢?
這里,我想到歷史上幾個十九年的故事:
一蘇武牧羊
蘇武(約前140一前60年),字子卿,西漢杜陵人。在漢武帝天漢元年,他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要逼他投降,他寧死不降,被關進地窖里,不給吃喝,后又被流放到冰天雪地、荒無人煙的北海(今貝加爾湖)去牧羊。但他威武不屈,困苦不移,“渴飲雪,饑吞氈”,堅持十九年如一日,直至最后勝利回到長安。蘇武這種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
二唐僧取經(jīng)
唐僧原名陳祎,法號玄奘(602-664),今河南偃師人。他是唐代有名的高僧,也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杰出的翻譯家。他赴西域取經(jīng),歷時十八年(627-645);回國后,接著從事翻譯工作十九年(645-664)。十八年的取經(jīng)途中,足跡遍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和地區(qū),跋涉五萬余里。在古代交通等條件極端落后的情況下,歷盡艱難阻險,帶回了六百五十多部佛教書籍。接著又用了十九年的工夫,譯成佛經(jīng)75部,1335卷。還寫出一本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為祖國文化,為中印等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三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今山西夏縣人,北宋大臣和歷史學家。他花費了十九年(1065-1084)的時間,搜集、遍閱了公私史書、史料,考辨了歷史的真?zhèn)危骶幜恕顿Y治通鑒》這部空前的編年史巨著,上起戰(zhàn)國,下到五代的1362年的歷史,共294卷,為我國系統(tǒng)地、完整地保存了古代歷史資料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另外,該書敘事簡要,文字精煉,語言生動,又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
四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今河南湯陰縣人,是南宋時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少年貧窮,勤學務農,20歲時投軍報國,39歲時即身遭投降派殺害。十九年中,屢建戰(zhàn)功,曾大破金兵,打得金軍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他雖身遭殘害,但他那民族英雄的本色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歌頌。
上面這幾個古人,盡管各人所處的時代和情況不一樣,但都是胸懷壯志,堅定不移,在實踐中經(jīng)過長期奮斗,頑強地戰(zhàn)勝重重困難,終于取得了出色的成就??磥恚粋€人要生活得有意義,要為社會作出點貢獻,不認真下一番苦工夫是不行的。古人尚能如此,為什么我們今人就不能呢?青年朋友們,為了社會主義四化的實現(xiàn),為了振興中華,讓我們珍惜這十九年的大好時光,從現(xiàn)在起,下定決心,在各自的崗位上埋頭苦干吧!十九年后,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