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誠
在美國紐約哈得遜河口貝德羅島上,聳立著一座世界聞名的“自由女神”銅像。她左手握《獨立宣言》,右手高擎巨大的火炬,曾給千百萬歐洲移民帶來幻想和希望。
這座像誕生在法國巴黎,制作者是法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巴陶第。女神像的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也就是巴陶第生活斗爭的親身體驗的過程。遠在拿破侖建國年代,他見到一位手持火炬為自由而斗爭的婦女形象,后來就成為他心目中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采用了他的“美如希臘女神”的妻子的體型,而面部則酷似他的母親,嚴肅而慈祥。這座像由法國公民捐助興建,后來才由法國政府贈給美國,作為慶祝美國獨立百年紀念的禮物。
“自由女神”像高達四十六點零五米,是用厚達二點四厘米的銅板,一部分一部分地鑄成的。女神像的柱腳高二十七點一米,基座高十九點八米,由建造“艾菲爾鐵塔”的法國著名工程師艾菲爾建筑設計。全工程從一八七四年開始動工,一八八四年落成,共花了十年多時間,于一八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舉行銅像揭幕典禮。
這座巨型女神像,還是個觀察風景的塔樓。從基座底部可乘電梯直達柱腳的最高點,然后能沿著特制的扶梯直達女神像頭部王冠狀的頭飾處。頭飾內部設有間隔的玻璃窗,站在窗前可以遠眺紐約市全景、港口和遠郊。那里,同時能容納三十多人。每年有一百萬旅游者到那里觀賞。女神像基座底部是個大廳,一九七二年,美國政府把它改為美國移民博物館。
(摘自1980年12月21日《解放日報》)
(插圖:崔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