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chǎn)》
心里有個全中國,有個全世界
大寨這面紅旗,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已經(jīng)越來越鮮艷奪目了。十二年來,英雄的大寨人民,一直堅定地在一條光輝的道路上大步前進。這條道路,就是奮發(fā)圖強、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道路。一九五三年以來,大寨人依靠集體經(jīng)濟的無窮力量,憑著自己的一雙手、一副肩膀、一根扁擔(dān)、一把鋤頭,向窮山惡水進行了頑強不懈的斗爭,治理了一條又一條山溝,修成了一塊又一塊梯田,把窮山溝改造成了新天地:幾十條山溝,變成了肥沃的洼地;零星的坡地,變成了整齊的梯田;糧食畝產(chǎn)從二百多斤提高到八百多斤;破土窯換成了磚瓦房和青石窯;有了成群的大騾馬,有了各種電動機械,有了一萬多棵果樹和五六百畝林木,還安上了電燈、電話、自來水……十二年的心血和汗水,終于澆灌出了燦爛的花朵!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寨人,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大寨人的英雄氣概,在青年一代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大寨青年有堅定的信念: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扁擔(dān)能擔(dān)走窮山惡水,鋤頭能挖出社會主義。他們在以陳永貴為首的革命老一代的帶領(lǐng)下,跟大自然奮戰(zhàn)了十二年,果然把窮山惡水“擔(dān)”走了??墒?,他們把過去的勝利只當(dāng)作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他們的理想比這要遠大得多!你聽,這是他們的豪情壯志:“咱大寨青年,可不是只想到自己的那種人。不錯,要說咱們現(xiàn)在,錢有剩、糧有余,生活是美滋滋的。可是,永貴經(jīng)常教育咱們,國家還要建設(shè),臺灣還沒有解放,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還沒有解放。咱們心里要有一個全中國,要有一個全世界?!薄斑^去沒有的東西,咱今天不是有了?現(xiàn)在沒有的東西,將來一定會有。咱們的理想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p>
只要是對人民有利,再苦咱也樂意
大寨青年有遠大的理想,也知道怎樣去實現(xiàn)理想——靠自己艱苦奮斗、苦干實干。哪一畝地,不是一鋤頭一鋤頭刨出來的?哪一所房,不是一磚一瓦修起來的?大寨青年深深懂得這個真理,他們是吃大苦、耐大勞的好漢。當(dāng)你看到大寨虎頭山上下那城墻般的許許多多條大石壩時,你會對這保護水土的宏偉工程驚奇萬分。這些大石壩,是大寨人用肩膀“抬”上去的!是大寨青年在黨支部的率領(lǐng)下,跟父兄們一起,冒著嚴寒和風(fēng)雪,從石山上打下一塊塊幾百斤重的巨石,沿著羊腸小道一步步抬上山去,一塊塊壘起來的。十二年里,青年們抬了十多萬方石頭。用這些石頭,可以鋪成九尺寬、二千多華里長的石板路。英雄大寨的青年,用自己的行動寫出了新的“愚公移山”故事。
“鐵肩膀”賈孔周,抬石頭總是沖在頭里。他用最硬的扁擔(dān),挑最結(jié)實的鐵鏈,抬最大的石頭。兩三百斤的石頭,他用鐵鏈套住,把抬扛往肩上一擱,一伸腰就抬走了。一九五八年以來,他每年冬春要抬兩個半月石頭,平均每天四十次,每次兩百斤。加上擔(dān)糞、送糧,七年來,他肩上抬過二百五十萬斤的重量,比得上三百一十多輛卡車一次的運載量。這不就是一座小“山”mo?他把山給抬走了!他抬斷了十四根硬扁擔(dān),壓斷了十多根粗鐵鏈。每年冬天,手背手掌都要凍裂流血,入春換上一層新皮。這不苦嗎?是苦。可是,你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只要是為了社會主義,只要是對人民有利,再苦咱也樂意!”
十五歲的李圓眼,被社員叫作人小志大的“硬骨頭”。當(dāng)男勞力集中突擊修地,沒有男人牽馬時,她站出來響亮地說:“我去!”這個從小就怕馬的小姑娘,為了叫大寨改天換地,竟敢牽兩匹烈馬。別看她個頭還沒馬高,志氣卻比天高。她給馬踩過五六次,到現(xiàn)在腳背上還留著大傷疤??墒?,越踩越要干!有一回,烈馬受驚狂跑,眼看就要出事。她死死抓住韁繩,象個小鋼錠似的蹲在地下:“跑吧,咱死也不能松手!”最后,她到底在別人的幫助下脫了險。
在大寨,象賈孔周和李圓眼這樣的青年多得很。大寨青年在艱苦斗爭中磨煉出了吃得起苦頭、經(jīng)得起失敗的英雄性格。
人是活的,有人就有一切
毛主席說:“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么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十二年來,大寨人走的正是毛主席指引的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力更生的堅定信念,鼓舞大寨人改造了窮山惡水,也鼓舞他們戰(zhàn)勝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災(zāi)。一九六三年的特大洪水,沖垮了幾十條大石壩,十年辛苦整修起來的二百多畝溝壩地,沖走了一百二十五畝,六百多畝坡梁地大都沖得少邊沒堰;莊稼毀的毀,倒的倒;房屋和窯洞也倒了百分之七十。大寨人碰到了集體化以來空前嚴重的困難!
國家向大寨伸出了援助的手,撥下來了糧食、物資和錢。怎么辦?是向國家伸手要救濟呢,還是堅持自力更生,依靠集體戰(zhàn)勝困難?陳永貴堅定地說:“地是人修的,房是人蓋的,有人,什么都會有。自己有力量站起來,就不應(yīng)該要國家?guī)椭?,讓國家把力量用到更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把土地和莊窩重新修起來!”黨支部作出了“三不要”的決定:不要國家糧,不要國家錢,不要國家物資。
青年們馬上響應(yīng)了黨支部自力更生的號召。他們反復(fù)學(xué)習(xí)了《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和毛主席關(guān)于自力更生的指示以后,響當(dāng)當(dāng)?shù)卣f:“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人就有一切。我們要堅持自力更生,既要豐收,又要修好房。我們要作新時代的愚公”有力出力,有錢出錢,青年們紛紛為抗災(zāi)自救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二十三個小姑娘組織了姑娘隊,自動擔(dān)當(dāng)了到最遠的地里扶莊稼的艱巨任務(wù)。水沖壞了道路,爬不上坡,她們就拿鋤頭重開道路,在坡上刨個立腳坑爬上去。摔倒了,爬起來再前進。姑娘們頂著太陽,踏著稀泥,把沖倒的玉茭抹去泥、培好土,一顆顆扶起來。幾萬棵玉茭,只五天就扶起來了。
修房子錢不夠,團支委趙素恒帶頭借出四百元存款。接著,三十多個當(dāng)家的青年拿出來三千多元。不當(dāng)家的青年,也紛紛動員家長借出了錢。沒有磚,又沒有會脫坯的師傅,團支部副書記賈吉義就報名脫坯。他邊干邊學(xué),沒明沒夜地干,一天就脫了七百五十塊。
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奇跡。當(dāng)年秋收,五百六十畝還有地板的地,平均畝產(chǎn)七百四十多斤。國家的包購任務(wù),斤兩不差地完成了。留足了種子、飼料,每人口糧還達到四百斤,每個勞動日分紅一元一角。災(zāi)后第二年,大寨人憑著自己的雙手,修復(fù)了一百三十多畝溝壩地,整修了五百多畝坡梁地,新蓋起七十二間瓦房、三十六孔石窯,糧食畝產(chǎn)八百零九斤,畝產(chǎn)和總產(chǎn)都開創(chuàng)了新紀錄。
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集體!大寨青年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他們心里想的,不是從集體那里得到什么,而是自己給集體貢獻什么。只要是對集體有利,再小的事他們也當(dāng)成大事辦,再艱苦再危險的事,他們也搶著干。這種忘我精神,在一九六三年的抗洪搶險斗爭里表現(xiàn)得最突出。當(dāng)洪水威脅著全大隊的生命財產(chǎn)時,黨支部說一聲組織搶險隊,青年們?nèi)颊玖顺鰜?。以青年為主組成的搶險隊,戰(zhàn)斗在最危險的第一線。他們在風(fēng)雨中堅持了四天五夜,一聽說“倉庫有危險!”馬上就又奔向了倉庫。倉庫是個窯洞。窯頂已經(jīng)裂了尺把寬的縫,水一個勁地往下流,眼看就要塌了。進去搶救嗎?窯塌下來就可能把人埋在里面。不救嗎?三萬多斤糧食就毀了!怎么辦?陳永貴的兒子、團支書陳明珠和副支書賈吉義想起了毛主席“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教導(dǎo),想起了董存瑞、黃繼光和雷鋒,他倆對望了一眼,幾乎同時說了聲:“走,咱們進去!”就帶頭沖進了窯洞。別的青年和社員跟著也涌進去了。他們搶救到還剩下三百多斤糧食時,窯洞“吱吱”地響了起來。大隊長賈承讓急促地喊著:“趕快撤!”可是,明珠他們還裝了最后一麻袋才飛奔出洞。剛出洞口,窯洞就“轟”的一聲塌下來了。
大寨青年這種“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表現(xiàn)在平日的各種行動里。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青年們一聽說修窯洞的石塊用完了,石頭運不來明天就得停工,當(dāng)晚三點,他們就在團支部的組織下,冒著寒風(fēng),偷偷從石場抬了三百多塊大石頭運到工地。社員們后來查出是青年們干的,要給他們記工分,他們卻謝絕了。
優(yōu)秀的接班人在成長
大寨青年能吃大苦、耐大勞,也愛學(xué)習(xí)、肯鉆研。他們懂得,要想增產(chǎn)就要多動腦筋,多想新道道。十二年來,他們在黨支部領(lǐng)導(dǎo)下,試驗和推廣了密植、移苗、科學(xué)施肥等新道道,同社員一道總結(jié)出了“四不專種三不空”的種植經(jīng)驗,對增產(chǎn)起了很大作用。很多青年也在科學(xué)試驗的活動中成長為各種技術(shù)的行家。
階級觀點明亮,也是大寨青年的可貴品質(zhì)。在陳永貴和黨支部的教育下,他們對人民忠心耿耿,對階級敵人百倍警惕。他們懷著深刻的階級仇恨,從老一輩手里接過了槍,苦練過硬本領(lǐng),練出了不少百發(fā)百中的神槍手。
在“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的革命實踐里,大寨青年成長起來了。十二年來,有十一個青年入了黨,六十二個入了團?,F(xiàn)在,有二十二個青年擔(dān)任生產(chǎn)隊的干部和技術(shù)人員,占青年的百分之四十。去年,百分之六十二的青年是“五好社員”和“五好青年”。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大寨青年,身在虎頭山,心懷全世界。他們,是英雄大寨優(yōu)秀的接班人,是全國農(nóng)村青年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