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篇文章是《輔導員》雜志社提供給本刊的,很值得讀一讀。
我們的教師、少年兒童工作者和家長都希望孩子們學好,成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但是怎樣才能把孩子教好呢?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形而上學。要學習應用唯物辯證法,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把工作做活,讓他們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fā)展。孩子們本來就是生動活潑的,我們如果用死框框來要求他們,不許他們這樣,不許他們那樣,他們就會起反感,不接受正確的教育。我們一定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加以引導。就拿有些孩子性子強,活潑好動,好奇好問來說,這難道不正是少年兒童的特點、是他們正常發(fā)展所需要的嗎?如果能好好引導,他們不是可以成為敢想敢作,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革命者嗎?當然,孩子在主動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可能出些毛病,有的缺點也可能多些,但也不能因此歧視、排斥他們。來稿不是說明,有些“淘氣包”入了少先隊,得到了好的誘導,后來都變得很好了嗎?
要引導孩子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就得了解孩子,聽聽孩子的話。只許孩子聽大人的話,大人卻不去聽孩子的話,這一條從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天經地義”是應該打破了。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就瞧不起他們。我們倒應該尊重孩子,向孩子學習,向他們作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切合孩子的實際,把工作做活,把孩子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