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奇
我是將軍的兒子。自幼生在革命家庭,長在紅旗下,讀革命書,受革命教育。我滿以為,家庭成份好,又參加了革命隊伍,這就等于生活在紅色保險箱里,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打不進去,資產(chǎn)階級的“香風”臭氣飄不過來。因為有這種思想,我差點丟掉了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成了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俘虜。
記得一九六二年,我初中畢業(yè)后就參了軍。,離家那天,爸爸拿著一件背心走過來,嚴肅地對我說:“惠奇,你是革命的后代,到革命部隊去鍛煉,就要準備吃大苦,耐大勞。我沒有其它禮物送給你,這是一件背心,孩子,穿上它苦練殺敵本領吧。”我心里想:“將軍就給兒子這么點禮物!”我穿著這件背心來到部隊,練投彈、射擊,練駕駛,不怕風吹日曬,堅持勤學苦練。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我的背心破得快成魚網(wǎng)了。天長日久,有些人就開腔了:“咱們國家現(xiàn)在經(jīng)濟好轉了,買一件背心不過塊把錢,何必穿得這樣‘窮相,叫人笑話!”聽了這些話,覺得說的也在理,將軍過去革命有功,后代也應該跟著享受,逐漸地我對身上的背心討厭起來了,穿著它感到“寒酸”。看到街上的行人穿著“料子”褲子,戴著“上海表”,計劃將來自己也對付幾件。于是,我把身上的破背心脫下來,扔到一邊,準備買一件新的。
一個假日的早晨,我正準備到百貨商店去,通訊員遞來一封爸爸的信。我拆開信,看著看著,我的雙眉緊鎖了,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到了宿舍,重新一字一句地咀嚼著爸爸的話:“惠奇,記住你是革命的后代,要繼承革命事業(yè),發(fā)揚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你還記得我過去講過的革命故事吧?在井岡山的斗爭中,在長征的道路上,在冰天雪地里,我們圍聚在篝火旁,拿出帶有“紅五角星”的針線包,一針一線地縫補破了的軍裝,“張嘴”的鞋子。孩子,你要接下革命的針線包,穿針引線,把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孩子,千萬記著,在部隊里要聽毛主席的話,多讀毛主席的書,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一絲不茍,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接班人?!卑职值男旁绞亲聊ィ绞怯X得這不是一封普通家信,而是革命老前輩對革命后一代的諄諄囑咐,想著想著,我熱淚盈眶了。我想,爸爸他們鬧革命快一輩子了,仍然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我們家居住的房舍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室內(nèi)的擺設和布置與普通市民差不多。爸爸經(jīng)常穿著補釘摞補釘?shù)囊r衣,還戴起老花眼鏡,自己動手補衣服和鞋襪;領著一家大小到滿是瓦礫的荒地上,一鎬頭一鎬頭刨地種萊。有一年暑假,我剛回家,爸爸就叫我刨地、打垅,我的手上起了血泡,褲腳沾滿了泥,鞋里灌滿了土。我很不高興,順口嘟噥了幾句:“門前菜場里黃瓜、豆角、西紅柿、大白菜,什么好菜都有,價錢又便宜,吃點現(xiàn)成的多好,何必自己動手開荒種地!”爸爸及時抓住我不愛勞動,怕艱苦的苗頭,說:“孩子,我們是勞動人民出身,又是勞動人民的子弟兵,我們要熱愛勞動,不能過寄生蟲生活。毛主席經(jīng)常教導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動手補衣種地,減輕人民的負擔,讓全國、全世界人民都豐衣足食,才是我們革命者最大的愉快?!?/p>
想想爸爸平時的儉樸生活,看看自己的所想、所言、所行,特別是想到自己對革命沒有一點貢獻,硬要把老前輩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拉,喜新厭舊,講究吃好穿好,心里有說不出的慚愧。這時,我抬起了頭,墻上掛著的毛主席語錄:“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jīng)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jīng)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zhí)行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边@幾行字在我眼前閃閃發(fā)光。敬愛的毛主席,現(xiàn)在我才真正領會您的話。
熠熠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屋來,我拾起扔掉了的背心,找來一塊布,從爸爸給我的針線包里拿出快要生銹的針。我緊緊地拿住針線,一針一線地縫補起來。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了,背心的補釘一塊塊增多,可我卻更愛這件補釘摞補釘?shù)谋承?。因為我懂得:穿著它,勤儉節(jié)豹,少用人民一尺布;人民就可以多穿一尺布;穿著它,身板硬,不怕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攻擊,“香風”臭氣侵蝕;穿著它,繼承革命前輩的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永遠革命,永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