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澍
什么是哲學?
世界就像一個大萬花筒一樣,萬千事物,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春華秋實,刮風下雪,生老病死……自然界是多么變化多端?。∪祟惿鐣彩沁@樣,階級斗爭,民族解放運動,舊的事物不斷在那里被破壞著,新的事物不斷在那里創(chuàng)造著發(fā)展著,一刻也不停。這個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應該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呢?有人說:世界是上帝造的,上帝已為我們安排好了,就這樣過下去吧!有人說:人在世界上,就是吃喝玩樂。有人則搖頭說:“天曉得!”有人卻說:人是世界的主人,我們要改造自然和社會,使它為人類造?!H藗冇羞@些不同的看法和態(tài)度,是由于人們所處的階級地位不同的緣故。哲學就是對于整個世界和世界的規(guī)律的總的認識,也就是世界觀。
人們對世界的看法盡管不同,但歸根到底,只有兩類:一類是唯物論。一類是唯心論,階級斗爭在繼續(xù),唯心論與唯物論的斗爭也不停。這個斗爭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反動的剝削階級總是在宣揚唯心論;革命的勞動人民,總是擁護唯物論。直到近代,無產階級的哲學——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出現以后,唯心論才遭到致命的打擊。
究竟什么是辯證唯物論。什么是唯心論,辯證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斗爭有什么意義呢?下面我們就來加以扼要的說明。
世界究竟是什么?
唯心論和辯證唯物論的區(qū)別主要的有三方面。現在先談第一方面。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事物。這些東西、我們周圍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回答是不一樣的。
唯心論的說法很多。譬如貝克萊(十八世紀英國的哲學家),他認為:一切事物只是人的知覺的綜合體。例如,一塊圓石頭,它不是別的,不過是人的某些知覺,如圓、硬、冷、青色等……的綜合體。除了人的知覺以外,世界上就什么也沒有了。他的最有名的話,就是:“存在即被知覺”。因為知覺是人的主觀意識方面的東西,他根本不承認有客觀的存在,所以,我們把這一派叫做主觀唯心論。后來奧國的哲學家馬赫,也是這一派。不過說法不同。馬赫認為。人的經驗是現實唯一存在的東西。經驗以外的東西,都是虛構、幻象,都是不存在的。什么是經驗呢,馬赫說,經驗就是感覺的諸要素(軟、硬……)的結合??梢婑R赫的說法和貝克萊的說法實質上是一樣的,不過他用“經驗”來代替“知覺”而已。近代美國的哲學家杜威,和馬赫的觀點基本上是一樣的。胡適所販賣的實用主義,就是從他的老師杜威那里學來的。
主觀唯心論的荒唐是很明顯的。因為照主觀唯心論的說法,連他們自己的身體、手足、頭腦、五官等等,也變成他們自己的諸種感覺的綜合,這樣,他們自己的身體豈不是也不存在了嗎?
還有一派人,如黑格爾(德國的哲學家),他雖然不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都是人的感覺,但他卻把整個世界看成是一個客觀上存在的精神運動。這個精神,他叫做“絕對精神”。“絕對精神乙的特點,就是它自己可以進行思想活動。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這個“絕對精神”的思想活動的表現。人吃的是糧食,可是,這些東西要是照客觀唯心論者看來,卻不是物質,而是“絕對精神”思想活動的一種體現??姑涝?,要是按照他們的觀點來看,那就不是中朝人民與美帝國主義的斗爭,而是“絕對精神”自己的思想斗爭在一定階段上的表現。所以,在黑格爾那里,只有精神,才是實際的存在。這一派我們叫他客觀唯心論。
宗教迷信也是一種客觀唯心論。人害病了,明明是細菌作用于人的結果,有人卻要去求仙拜佛、禱告上帝,認為這是神的意志。這也是把神當做唯一的實在,其他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所有的唯心論,都是和宗教迷信相通的。譬如主觀唯心論者貝克萊,就說知覺是從上帝那里來的。貝克萊本人就是一個主教??陀^唯心論實際上和宗教一樣,不過是把宗教披上哲學的外衣罷了。
辯證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的。什么是物質呢?按照列寧的定義:“物質是標示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們在他們的感覺中所獲得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它被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撮影、反映?!庇终f:“……物質是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而引起感覺的東西;物質是我們在感覺中所獲得的客觀實在,等等?!雹暹@就是說:物質是在人的意識之外,并且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和外界接觸。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社會上的革命戰(zhàn)爭,外界時刻都在作用于我們的
感官;所有這些,都證明了在我們的感覺之外,有獨立的物質存在這一事實。
物質不僅是在人的感覺之外的獨立存在,而且物質是在運動著、發(fā)展變化著的?!斑\動是物質存在的形式;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總沒有而且不能有一種沒有運動的物質。”②運動是物質的本性。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物質發(fā)展變化的一種形態(tài),都是物質運動和存在的一種形式。譬如,水化成了水蒸汽,上升到天空,遇到冷空氣,聚集成雪,再變成雨、雪,飄落下來。而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梢娪旰脱┦茄鹾蜌涞脑釉诎l(fā)展變化過程中,結合起來,又在一定的溫度下凝結起來的一種形態(tài)。
這樣舉一反三,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大至恒星,小至電子;從非細胞的活質,到最高級的人類,包括人類社會在內,都是物質以及物質所產生的—一統天下歸物質。這就是說世界的統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質性。
物質是客觀的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存在,而且物質是在那里運動著的,而物質運動的規(guī)律,也是客觀的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存在。譬如水,在一個大氣壓力下,到了攝氏一百度,再吸收一定的熱量,要變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又要變?yōu)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定要走向共產主義,等等。這都是客觀的規(guī)律。而唯心論因為否認有物質的客觀存在。所以也否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性;如馬赫主義者波格唐諾夫(俄國哲學家),認為規(guī)律不過是感覺、思維的協調,這樣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就成了主觀的東西,客觀規(guī)律在他們心目中就沒有了。
人是不是用頭腦思想的?
上面我們說明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那么,一定有人會問:人畢竟是有感覺、意識、思想的,這些是不是也是物質呢?究竟是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感覺、意識呢?這個問題是辯證唯物論與唯心論第二個也是最根本的區(qū)別。唯心論都認為先有感覺、意識,然后才有各種事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感覺、意識產生的。
主觀唯心論認為只有我們的感覺、意識才是真實存在著的,認為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于人的意識、感覺中,假如沒有人的感覺、意識,物質就不存在。貝克萊有一個笑話:有一天,他和朋友去散步,路上一塊石頭碰痛了他朋友的腳,那個朋友問他:石頭在沒有碰到我以前,它是否存在?貝克萊說,石頭存在,是因為你感到它、感覺到它。這就是主觀唯心論的看法。
主觀唯心論的看法是荒謬的。如果物質是人的感覺、思想產生的,除了人的感覺、思想以外,什么也不存在,那么我們要問:人是用大腦來思想呢,還是思想、感覺產生大腦呢?在世界上還沒有生物以前,那時候并沒有任何人的感覺,地球已經存在好幾十萬萬年了,該怎樣解釋呢?如果照主觀唯心論者的說法,我一死,就沒有我的感受思想了,整個世界也就隨我消滅了。主觀唯心論也企圖逃避這個難關。他們說,我死了以后,世界還在許多別人的感覺、思想中,因而是不消滅的。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就又承認除了我的感覺思想以外,還有別人的存在了??梢?,主觀唯心論不是在撒謊,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客觀唯心論如黑格爾,認為我們周圍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是其發(fā)展的各種不同的表現和外部形式。這種說法,實際上和主觀唯心論的說法是差不多的。因為黑格爾所說的“絕對精神”,不過是把人的意識、把人類底特性——思想,轉變到人以外,變?yōu)槌匀?、超人類的存在而已,仍然是說精神、意識產生著物質世界,只是他的說法更玄妙一些罷了。
唯心論認為感覺、意識構成并決定物質的存在,他們就把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看成是人的感覺、經驗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胡適說:“科學律例是人造的”,康德說:理性不是從自然汲取自己的規(guī)律,而是為它制定規(guī)律。這些人都否定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客觀性。
與唯心論相反,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現象,因為它是感覺,觀念或意識底來源;而意識是第二性的現象,從生的現象,因為它是物質底反映,存在的反映;”③這就是說,第一,人的感覺、思想、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可以產生感覺、思想的。石頭沒有感覺和思想;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物的出現,也僅僅具有感覺的萌芽,但卻不具有任何思想。后來隨著生物的發(fā)展,高等動物漸漸有了完善的神經系統和大腦,人類的出現,因為能夠直立行走,并且進行社會勞動,感覺、意識、思想才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第一,人的思想、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如果沒有外界的客觀事物,腦子里就不會產生某種感覺、意識和思想。譬如,必須先有一棵樹,然后才能看見這棵樹;一定是先有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然后才能產生中國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思想。
所以,辯證唯物論說,沒有人腦,就不會有人的思想;同樣的,總是先有客觀的某種事物作根據,人才會產生某種思想。這就是說,存在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存在。
我們說思想、意識是人腦的產物,它反映客觀事物。但思想、意識本身卻絕不是物質。它只是人腦這種物質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一種觀念形式。如果說思想意識也是物質的,那就把唯物論庸俗化,把唯物論和唯心論混為一談了。
現在有人問:你說思想、意識是人腦的產物,它能反映客觀事物。這樣思想就完全是被動的了;可是,人為什么不完全是先看見了食物,再有想吃它的思想;而往往是先有想吃東西的思想,再去找食物呢?這不是思想在支配客觀的事物嗎?
我們說思想是人腦的產物,它反映客觀事物。這是就它的起源來說的??墒?,正因為它反映客觀事物,所以從它一處生起,它就積極地參與和影響客觀事物的發(fā)展。美帝國主義侵略我們,我們產生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思想,我們就積極努力加強國防力量,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這就是思想支配了我們的行動,來影響客觀事物。辯證唯物主義不否認思想、意識對于客觀事物的積極作用。
這和唯心論不是沒有區(qū)別了嗎?有區(qū)別。唯心論過分夸大了思想的這種作用,把它強調到了第一位,認為可以不顧客觀事物和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主觀思想可以決定一切。譬如胡風,他過分強調和夸大了“主觀戰(zhàn)斗精神”(主觀意識或思想),認為作家只要有了強烈的“主觀戰(zhàn)斗精神”,就可以寫出好作品;而不知道,好的作品,首先要正確地反映人民的思想、愿望和他們的斗爭,反映社會現實的規(guī)律。因此,他在這方面就墜入了唯心論。
辯證唯物論不是這樣的。它一方面肯定思想、意識的積極作用,但它不夸大這種作用。它認為思想的積極作用,只有在正確的反映并掌握了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時才行。譬如,人要上天,不論你的主觀愿望多么強烈,但是,如果你不通過物質力量——飛機,不掌握飛機飛行的規(guī)律,就不可能在天空中飛行。美帝國主義是可惡的,但是,如果不展開和平運動,不從各方面來加強工作,建設國防力量,你就不能制止它的侵略。共產主義社會很好,可是如果我們不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不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和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單憑主觀要求辦事,共產主義也是實現不了的。而且,思想如果不按照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來指導行動,不但不能起積極作用,而且還會起消極的、破壞作用。譬如中國革命歷史上,是出現過“左”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路線,就因為這些是不符合中國革命的規(guī)律的,結果遭到了失敗。現在農村中的合作化運動,有的人不向農民說服教育,而是用強迫命令的辦法,結果違犯了合作化運動的規(guī)律,使工作遭受到損害。這就說明:單憑主觀愿望,夸大主觀思想的作用是不行的。
人能不能認識世界?
現在有人問了:你說客觀世界是物質的,人的思想反映客觀世界的事物,那么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怎樣反映客觀事物的,客觀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嗎?
這個問題也很重要,它是辯證唯物論和唯心論的第三個原則區(qū)別。
所有的唯心論都認為世界是不可認識的??陀^唯心論口頭上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但他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絕對精神”的思想活動的表現。因此,人們認識的就不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事物,而是那種“絕對精神”在自己認識自己。所以,黑格爾說:知識就是以自身為對象和理解自身的概念。這樣只是用自己的思想、精神去認識那個所謂的客觀的“絕對精神”,從精神到精神,客觀世界究竟是什么,還是不知道的。主觀唯心論認為,世界就是人的感覺的綜合,人所認識的對象,只是自己的感覺,人不能認識感覺界限以外或跟感覺不同的任何其他事物。照這樣說法推論起來,自己的父母也是不可認識的,因為父母也是自己的感覺以外的存在。
辯證唯物論和唯心論相反,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的發(fā)展變化,有它的客觀規(guī)律,人的感覺意識、思想、反映客觀的規(guī)律。因此世界上的事物是可以認識的。有些事物,雖然現在還未被認識,但將來卻是可以認識的。在很早以前,人們對于自然界的現象,如人是那里來的,為什么會刮風下雨,有日蝕月蝕,都是不理解的,因而產生很多迷信的說法,如上帝造人、風神、雨王……等等。但后來人終于揭開了自然的幕布,發(fā)現了它的秘密,知道了人原來是類人猿變的……等等。對社會也是這樣,過去人不知道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認為天下就是一治一亂??墒?,后來人也終于知道了,原來世界上曾有沒有階級的社會——原始公社制,將來還要走到高級的沒有階級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的秘密也被指穿了。
那么,人是怎樣認識世界上的事物呢?認識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重要的方法是靠實踐。即生產活動、階級斗爭等等。在實踐中,人們逐漸認清了世界的面目,掌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譬如,河水汜濫,沖毀了房屋莊稼,威脅著人的生命。人們就經常和河流作斗爭,想制服它。就在這個斗爭過程中,人們學會了修堤筑壩,建造水庫;并且掌握了水流的規(guī)律,利用它來發(fā)電、灌溉田地。世界上資本家老是壓迫工人,工人就起來反抗,就在工人和資本家的斗爭過程中,人們終于發(fā)現了資本家為什么壓迫工人的秘密,制定了科學的共產主義綱領,懂得了和資本家斗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策略。
但是,因為客觀事物是互相聯系,十分復雜的。所以,在實踐中,人的認識過程,一開始往往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或某一方面,而不能完全認識客觀的事物,還不能完全掌握它的規(guī)律。這個階段,我們叫它認識的感性階段。因為它所給我們的還只是一些感覺和零碎的印象。但是隨著人們的繼續(xù)不斷地實踐,這些零碎的、表面的感覺,經過多次的重復,再加上我們的研究、分析和多方面深入的觀察,找出了它的共同點,加以概括,那么就可以找出事物的本質了。這個階段我們叫它理性階段。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一般來說就是這樣的。
辯證唯物論認為,感性認識是很重要的,沒有它,就不能作進一步的認識。但它是不夠的,必須從感性認識進入理性認識,才能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認識事物的本質??浯罅烁杏X的作用,拿它來代替理性的認識,就不能發(fā)現事物的規(guī)律,就要犯主觀主義(也是唯心論)的毛病,就要碰壁和失敗。
這樣是不是就真的能認識事物了呢?不一定??陀^事物很復雜,而且事物本身也不斷在發(fā)展變化,所以理性認識也可能有錯誤。那怎么辦呢?有辦法:根據已有的認識回到實踐中去再進行分析、綜合,發(fā)現錯誤,立即加以改正。這
樣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漸漸就可以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接近絕對真理了。唯心論者不是這樣的,他們抓住人在認識過程中,由于科學水平和其他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所可能發(fā)生的錯誤(這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就宣稱事物是不可認識的,真理都是相對的,絕對真理是沒有的。這樣他們就變成神秘主義者,懷疑論者了。
以上這三方面: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性;二,物質的第一性,意識的第二性;三,世界的可知性;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基本特點,也是與唯心論的根本區(qū)別。
辯證唯物論和唯心論斗爭的意義
以上我們說明了辯證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區(qū)別。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兩者在每一點上都是互相對立,互相斗爭的。哲學是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態(tài)度,因此,哲學上的斗爭,就必然要反映到實際生活中,對我們每一個人,對社會生活發(fā)生深刻的影響。
首先,唯心論說世界是“絕對精神”,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樣就把人引向宗教迷信的路上去,使人覺得世上的一切不幸和災難,都是神的意志,都是不可違抗的。因此,只有向上帝去祈禱,請求贖罪,或把希望寄托到來生、天堂,忘掉現實生活,不去積極地參加現實的實際斗爭。日常生活中,有人常常說自己“運氣不好”,也是這種哲學思想的表現。所有的反動統治者,都提倡這種哲學,來麻痹人民的革命意志。
其次,唯心論說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世界都是“我”的意志、感覺決定的,都是因為“我”存在,它才存在的,沒有“我”就沒有一切了,人可以制定事物的規(guī)律。這樣的“唯我論”、“獨在論”,就為近代的法西斯獨裁統治開辟了道路,使他們可以為所欲為。過去蔣介石提倡“一個領袖、一個頭腦”的“領袖腦殼論”,提倡“力行哲學”,就是為了實行他的法西斯統治。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驕傲自大、個人英雄主義等思想,也是這種哲學期點的表現。這種哲學觀點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在分析事物研究一種思想時,不從它所產生的物質基礎,不從他所反映的實際社會生活中去研究,而是去研究某一個人的主觀想法。如胡適、俞平伯研究紅樓夢,專門去分析曹雪芹的家譜和他的主觀意圖,而不從當時的社會狀沉研究起,就是一個例子。
再其次,唯心論說世界是沒有規(guī)律的、不可認識的,真理是沒有的。這樣就使人對一切事物都抱著“天曉得!”的態(tài)度,不去注意觀察研究社會生活,遠離政治,糊糊涂涂地過下去,便利反倒統治者來壓迫、剝削人民。同時也阻礙了科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有的人說:“人生如夢”;資產階級的享樂主義,腐化墮落……,就是這種哲學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
可見,唯心論是反動統治者、剝削階級的哲學。是剝削階級的思想體系。
辯證唯物論科學的指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發(fā)展有它的客觀規(guī)律性,人們通過實踐,可以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發(fā)現真理,這就教育我們不要去求神拜佛,而應該細心的觀察和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事實,積極地參加實際生活的斗爭,找出自然和社會生活的規(guī)律,掌握它、運用它,來改變自然和社會,使人類進入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因此,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就一定是積極的、昂揚而樂觀的,同時也是謹嚴的。
辯證唯物論不夸大意識、精神,個人意志的作用,認為,只有人的意識、思想正確地反映了客觀規(guī)律時,它才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辯證唯物論者就永遠是謙虛的。同時,人的思想、意識歸根結底是受客觀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因此,他在研究事物和某一種思想時,總是首先從它的社會物質條件上來分析,這樣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辯證唯物論是工人階級的哲學。歷史給予工人階級以消滅階級的任務,工人階級用辯證唯物論作為他們斗爭的思想武器,因為辯證唯物論是高度嚴密的科學性和徹底的革命性相結合的世界觀。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所以他不害怕真理,他眼光能不為私人的利益所局限,他就能按照世界本來的面目,正確地反映客觀世界,掌握它的規(guī)律,再來變革世界。因此,也只有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才能掌握它。
現代社會生活的中心,是階級斗爭,在這個斗爭中,每一個階級都有它的思想體系,并且都在以它的思想體系來影響別人。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就是唯心論,工人階級的思想體系就是辯證唯物論。因此,這兩種哲學的斗爭,也是階級斗爭的反映。工人階級的斗爭要取得勝利,就必須粉碎唯心論,這便是辯證唯物論與唯心論斗爭的實際意義。
㈠參看到寧:“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一五六頁—二七三頁。
㈡恩格斯:“反杜林論”,三聯書店版,第六五頁。
㈢“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莫斯科中文版,一四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