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年一樣,冬季一來,對“一上車就仿佛鉆進司機被窩”的網約車臭車的吐槽,引發(fā)了眾多人的共鳴。臭車背后,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少網約車司機吃住都在車上,食物、人的體味、衣物等混合氣味,共同加劇了汽車異味的產生。這些以車為家的司機,有的是跑車時離家太遠,“將就”在車上過夜;有人則沒有租房,以車為家。車子就像一座堡壘,把網約車司機捆在駕駛位上,將他們與“失利”的過往、沉重的家以及普通的日常生活隔絕開來。
缺覺的人
劉宇是全職順風車司機。他不租房,四處“游蕩”,以車為家。最長的一次,他連續(xù)三周不回家,洗漱都在加油站解決,睡就睡在他的車里。這是因為,順風車訂單通常會派往離市區(qū)很遠的地方,有時也會跨城市。為了不在返程空車,劉宇便隨著高價訂單,各個城市到處跑。足跡以泉州市區(qū)為圓心,輻射到東南沿海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傊?,送完客,他睡在車上;第二天再到周圍人多的縣城,繼續(xù)接單。“價格到位,哪里都去?!彼诙桃曨l賬號上自我介紹道。同時,他還會經常在上面記錄自己的沮喪和運氣。
網約車的工作讓很多司機缺少睡眠,一天睡五六個小時為常態(tài)。做司機以后,他們的體重開始上升,泌尿系統也容易出現問題。2023年,T3出行的調研顯示,頸椎病、胃病、腰椎間盤突出、泌尿系統疾病是網約車司機中最常見的職業(yè)病。此外,還有超40%的司機,已經一年以上沒作過體檢。
做網約車司機的半年時間,在上海的河南人張洋感受到的變化是心臟突突跳。這樣的心跳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有時候在夜間的機場,有時在凌晨3點的充電站,也會在送客人的途中。
畢竟,休息對于張洋而言是“奢侈品”。為了省下在大城市四位數的房租,他沒在上海租房,每天工作15小時左右,跑到哪兒,睡到哪兒。以車為家的他,無暇計算和監(jiān)測自己的睡眠,更別提為車內的氣味憂心了。
唯一數得出來的只有凌晨3-5點。這是他的固定睡覺時間。這時候城市基本沉寂,單子也少,他邊充電邊能免費停車,適合打盹。夏天,他帶著臉盆,到公園的公廁或者加油站的洗浴間,每天洗漱一次;冬天,公共衛(wèi)生間沒有熱水,異鄉(xiāng)人只能一周到洗浴中心解決一次。
洗浴中心團購券29.9元一次,可以呆一整夜——這是張洋難得的放松時間。他睡覺打鼾,擔心吵到他人,他也不好意思在上海亮麗的洗浴中心睡覺。洗干凈后,他便回到車上,把椅子放倒,來一場難得的長睡眠,時間約5個小時。
劉宇并非異鄉(xiāng)人。即使現在已經在泉州老家娶妻生子,近一年來,劉宇也變得不愛回家?!爸饕遄颖容^偏僻,沒有單子?!眻F圓不是最重要的,陪伴孩子成長也非首要大事,掙錢才是他作為農村家庭主心骨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熬時長的人
來自廣州、福州、武漢、上海、泉州的十幾位網約車司機都告訴記者,該群體睡在車上的現象很常見。一個被共同提到的場景是,平臺派單會將司機派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即使司機有拒絕單子的權利,但這會影響司機在平臺的評分,影響今后的生意。
很多人都體會過帶著枕頭、被褥在車上熬一夜的滋味。福州的網約車司機初原形容,他“十天有八天在路上過”,夏天要忍受蚊子的騷擾,冬天容易感冒,“都很難熬”。
福州另一位網約車司機耀子說,他一般是凌晨3-4點時在車上睡覺。最不方便的是,深夜想上廁所時,許多公廁都關了門?!半m然不文明,但晚上找個草叢就去上了?!?/p>
" 廣州的林師傅回憶,他偶爾在車上過夜,“第二天感覺人已經廢了”。在車內躺倒,身體不平,他很難進入深睡眠。
" 長期睡在車里的劉宇,也經歷過睡在床上的“好日子”,但那是幾年前了。2018年左右,網約車平臺剛在全國火爆,他嘗試開順風車,“隨便怎么都有單子”,那時的單價還有2元/公里。每天在路上,連8小時都不到,他就能獲得300元以上的流水,天天開著空車返程回家。每個月,他還有心情給自己放3-4天的假期??吹骄W約車蒸蒸日上的行情,2020年,劉宇從下行的房地產業(yè)離開,貸款買了輛新能源汽車。只是,路似乎越走越窄。2024年,網約車價格越來越低,劉宇開始改變生活作息。他逐漸不回家睡覺了,吃住改在了車上,只為了維持1萬元左右的月收入。而多數入局者都有印象——變卷是從2021年開始的。
2021年始,聚合型網約車平臺崛起,也促使著低價車越來越多。各類網約車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從2021年的258家增長至2024年的362家。從此,平臺之間的“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多位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從2023年開始,白天的非高峰期單價,逐漸低至1-1.3元/公里。
這一費用,還不包括平臺的抽傭費,司機日常的充電費、飯錢、社保,以及大量網約車司機都有的租車費用(或車貸)。有的時候,每天辛勤工作的司機發(fā)現,扣除自己的成本后,他們甚至越跑車越虧錢。
只是,行業(yè)價格下行后,網約車司機也束手無措。他們普遍的策略只有一個——用時間熬金錢,靠時長卷贏同行。8小時工作制早已消失,10-12小時的跑車司機為常態(tài)。強者則是每天跑15小時以上,晝夜不歇的,被稱為“跑車大神”一樣的人物。
劉宇也被迫卷入了“熬時間”的這場游戲中。過去,他還能靠著到熱門地點、熱門小區(qū)的等單技巧,掙來自經驗差上的錢。但現在,劉宇發(fā)現,所有的技巧都已經不再奏效。
現在,隨著入局的司機和平臺變多,他發(fā)現,不愿意支付高速費的乘客越來越多。即使生意越來越難做,養(yǎng)家的壓力又讓他必須咬牙堅持。唯一的辦法只有“熬”——熬時長,熬耐力,熬身體。
張洋就是這樣,從2024年8月來到偌大的上海開始,就勤勤懇懇地像一臺高效運轉的機器般工作。網約車平臺每干4小時就有強制20分鐘的休息時間,通常情況下,他不會停下來,繼續(xù)換著平臺跑。“我不敢休息??!”他對記者說。想想一個月6800元的租車費用,他說:“休息了就是(虧)錢?!?/p>
無法逃離的人
越來越長的跑車時長,疊加越來越少的收入,讓不少入局者都曾心生后悔。初原形容,有時候他跑車回家,“看到車都想把車砸了”。
武漢的網約車司機林力說,開了網約車后,他才真正理解上班的好。今后,他的人生目標變成了,“找一個工資雖然不高,但是穩(wěn)定、不累、不傷身體的工作”。以張洋為代表的外地司機,在過去都曾被社交網絡展示的“網約車輕松月入一萬”的美好圖景吸引。但現在,很多人夢碎一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并非在于結果,而是過程。如今,張洋和劉宇都表示,希望想入行的人謹慎考慮?!斑@行都是辛苦錢,吃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睆堁笳f。
" 只是,人們有時候也感到困惑,在越來越難干的網約車行業(yè),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源源不斷地擁入?2024年,深圳、蘇州、武漢、重慶等多地發(fā)布網約車從業(yè)市場趨于飽和的預警。例如,2024年12月,合肥道路運輸部門發(fā)布情況稱,當年1-11月,該市網約車空駛率達45%;駕駛員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營收整體呈下滑趨勢。但對于身處其中的很多人而言,他們是明知不好掙錢,也主動跳入這個漩渦里的。生活于他們,沒提供多余的選項。
(摘自《南風窗》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