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腳步匆匆,又是一年從指尖溜走。
2025年撲面而來。
還沒等元旦的身影淡去,臘八就如期而至?!斑^了臘八就是年”,于是我們等來了春節(jié)!2024年12月4日,“春節(jié)——中國人慶祝傳統(tǒng)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過大年啦!”
盡管春節(jié)年年有,我們從小過到大,但是過年和其他任何一個節(jié)日都不一樣。它代表著團圓、吉祥、熱鬧、喜慶、期盼、和諧。是辛苦一年的結束,更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地支值守今年輪到了蛇。
乙巳年到了。
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蛇,但在遠古,蛇曾是古人的圖騰,在我們的文化中,創(chuàng)世神伏羲女媧皆為人首蛇身。請跟隨這期的文章一探究竟——去看看博物館里的蛇文物,去欣賞郵票、火花、煙標上的蛇文化。
不論屬相是什么,年都會過得熱熱鬧鬧的。
總有人說年味兒越變越淡了。年味兒是什么?是一種儀式感?或者是一種執(zhí)念?還是說是一種記憶中的錯覺?讓我們走近廟會、走近老北京人的身邊,體會年味兒到底是什么。
老北京人有著自己固有的過年習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餃子年年有?!备柚{聲記錄了普通老北京人過年的儀式感,也帶著滿滿對舊時過年的回憶。
過年穿新衣,吃大餐,早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畢竟中國人的生活早就脫離了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大餐的時代。那么過年到底要做點什么呢?看看書,逛逛商場,看場電影,去趟游樂園……生活越來越好,照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春節(jié)放假在家宅著也很香。畢竟,有了網(wǎng)絡,打個游戲,看看視頻,叫個外賣,和家人在家聊聊天,喝喝茶,沒準比去廟會跟人擠著更有意思。或者,你也可以和我們的作者一樣,加入“候鳥”一族,到異地去過冬天、過大年!
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新年好!新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