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前赴后繼、英勇奮戰(zhàn),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內容中提出:學習革命英雄和勞動模范的事跡,嘗試用多種媒介方式記錄、展示、講述他們的故事,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在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題材的課文占比較多,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黨和國家的樸素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在閱讀與鑒賞實踐活動中,如何借助革命題材文章,在實現(xiàn)語言思維發(fā)展的同時,讓紅色基因根植于學生內心是語文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以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為例進行具體闡述。本課教學圍繞緬懷英雄、崇敬英雄、弘揚精神三個實踐活動展開,確定教學目標:一是梳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壯士的英雄事跡;二是結合相關背景資料和課文重點語句,感受五壯士熱愛祖國、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三是體會課文點面結合描寫場面的方法并嘗試運用,表達出對英雄的崇敬。
一、在語言文字的梳理探究活動中,讓思維可視化,真切感知英雄故事
在閱讀與鑒賞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梳理概括有利于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人物的英雄事跡,為后續(xù)“探究”人物形象打好基礎。我通過“梳理五壯士的英雄路”這一實踐活動,落實“梳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壯士的英雄事跡”這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語言梳理的過程中聚焦關鍵句段,提取關鍵信息,概括并整合,實現(xiàn)思維的可視化,同時也使學生將英雄的故事銘記于心。
在《狼牙山五壯士》第一課時中,我引導學生給課文幾部分內容概括小標題以此梳理文章的脈絡,了解五壯士的英雄路。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段落內容,我使用數(shù)字教材的聚焦功能,聚焦課文段落,使學生的思維由課文整體快速聚焦到段落局部中,引導學生專注于推導小標題概括的實踐活動。如在概括“誘敵上山”這個小標題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勾畫出段落中的每一個句子;接下來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句子的內容;最后再將所有句子的內容進行整合、概括。通過勾畫,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自然段第一句話寫了五壯士引敵上山,第二句話寫了他們痛打敵人,后面的句子分別寫了每一個人是如何痛擊敵人的。通過整合概括,學生們一致認為這部分內容的小標題可以概括為“誘敵上山”。五位壯士通過痛打敵人的方式,吸引敵人的火力,將大批的敵人引上狼牙山。
運用這樣的梳理方法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再將每部分內容串聯(lián)起來,五壯士的英雄之路清晰可見。他們勇敢地接受任務,有勇有謀、誘敵上山;果斷堅定,將敵人引上絕路;頑強拼搏,在狼牙山頂峰殲敵最終英勇跳崖。他們的英雄事跡深入學生內心,學生對先烈的懷念之情由然而生。
二、在合作交流的自主實踐活動中,讓思維進階,切實體會英雄氣概
革命題材文章表達方法的使用必然服務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在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思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和評估,培養(yǎng)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從而深刻體會人物形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我設計了如下實踐活動:
步驟一:勾畫、分類比較,學習寫法。為了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我以課文第二部分“誘敵上山”內容為例,引導學生自主勾畫描寫五壯士的語句,然后將句子進行分類。通過分類,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段落的前幾句話是描寫五位壯士群體的,后面的句子則是描寫每位戰(zhàn)士個人的,從而學習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接下來,我讓學生思考其他幾部分內容的寫法與這部分內容的寫法有什么相同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部分內容都是先寫了整體、再寫個體。這些都為學生后續(xù)體會點面結合的表達效果,感悟英雄形象作好了鋪墊。
步驟二:合作探究,體會表達效果。本文的學習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點面結合”表達方法的好處,從而深刻感悟五壯士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為了讓學生的思考更加全面、多元,我預設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設計如下:
我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借助作業(yè)紙共同梳理每個部分中難忘的時刻(面的描寫)及難忘的英雄(點的描寫),設計如下:
通過梳理,我引導學生抓住對英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英雄氣概。再比較發(fā)現(xiàn)課文的第二部分對于每個戰(zhàn)士都進行了細致描寫,而后面幾部分點的描寫只抓住了班長馬寶玉,進而思考這樣寫的原因。作者在第二部分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細致描寫了每位戰(zhàn)士,突出了五壯士對敵人的憤恨,寫出了他們的有勇有謀、英勇無畏。通過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這一故事發(fā)展的橫向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敵人步步緊逼,留給五位壯士的時間越來越緊迫。后面幾部分作者就抓住了班長馬寶玉這一代表性的點進行具體刻畫,這樣不僅突出了情況的緊急,而且更能寫出五壯士視死如歸的精神。
學生在“圈畫—分類—分析—比較”這一系列思維活動中進行言語實踐,思維過程不斷走向深入,英雄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形象深入人心,引人崇敬。
三、在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鑒賞活動中,發(fā)散思維,真情頌揚革命精神
新課標多次指出要閱讀革命文學作品,講述革命英雄故事。英雄的事跡在不斷講述中得以銘記,革命精神在不斷弘揚中得以傳承。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實踐,拓展多樣化思維。通過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開放的交流平臺,幫助學生進行多元聯(lián)想、想象,加深對英雄事跡的理解感受,表達對英雄的無限情感,進而使紅色血脈薪火相傳。
在《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教學的最后,我通過兩個言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語言。一是講一講。書后第一個問題提示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講講這個故事”。在學習了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之后,我讓學生從五部分內容中任選一部分,運用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講一講這部分的內容。二是寫一寫。如果我們要請雕塑家為五壯士鑄造雕像,請你寫一段話,用上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告訴雕塑家應該怎樣去雕塑。
在學生講故事和寫故事的過程中,我出示了“狼牙山五壯士”的連環(huán)畫圖片以及電影視頻片段,引導學生整體觀察,拓寬思路。如“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這幾部分內容中點的描寫是以班長馬寶玉作為代表進行刻畫的,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觀看影片片段,展開想象,在講解這幾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其他的點講述,如講副班長葛振林或最年輕小戰(zhàn)士的表現(xiàn)。學生還可以選擇或想象不同的場面進行描述,可以是引敵上山的場面,可以是作戰(zhàn)場面,還可以是跳崖前的場面等。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既可以抓住五壯士整體的表現(xiàn),又可以對每一個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進行具體描寫。通過想象及聯(lián)想,學生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激發(fā)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愿意自覺主動地弘揚革命精神。
注:本文系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生命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相融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HE210111)的研究成果。
(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