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是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喬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回顧喬石同志奮斗的一生,他崇高的思想品德、為黨和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仍然歷歷在目,被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喬石同志是在1993年3月就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之前,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經過一番政治動蕩,社會上各種觀點和勢力在爭論、角逐。鄧小平同志1992年春天的南方談話石破天驚,在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對于人們爭論的許多姓社還是姓資、中國到底要搞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等問題,作出了回答,指明了方向,極大地推動著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正是在這個時候,喬石同志凸顯出改革者的本色,在中央高層率先呼應、支持小平同志的講話。在當年1月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3月中央黨校的開學典禮等場合的講話中,喬石同志都強調指出小平談話的重要性、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后來,鄧小平看到喬石同志在黨校的講話時說,“很久沒看到這么好的講話了”。
上任之初,喬石同志就充分認識到立法對經濟發(fā)展與改革開放的根本性作用。他心無旁騖明確宣示,本屆人大的首要任務,就是為發(fā)展經濟立法。要制定一個五年立法規(guī)劃,通過這些立法,基本上構建起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在確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第一次把“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寫進了憲法。
喬石同志初到人大,謙遜地說,我對人大工作還不大熟悉,是個“新兵”。而一些人大的“老人”思想上認為,到人大工作是退居二線,職位不重要了,事情不多了,賦閑了,是準備退休的過渡。這種精神狀態(tài)是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的。喬石同志在人大的各種會議上反復強調,與此恰恰相反,我們這一屆人大的任務非常繁重,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好這些工作需要重新努力學習,扎扎實實下功夫。
人大的同志很快就被這位“新兵”帶進了緊張的、快節(jié)奏的工作里。為了加快立法,全國人大打破常規(guī)慣例,除了過去國務院職能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法律法規(guī)草案送呈審議的老路子外,人大還借助社會力量,組織專家學者等研討各種法案。對于我們過去缺少準備及基礎,比較陌生的一些法律,如公司法、破產法之類,喬石同志主張采取拿來主義,借鑒歐美的法律,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再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同時,還提出允許深圳特區(qū)等地方政府有立法權,可以依據自己的特殊情況和實際需要建立一些地方法規(guī)。在他的領導下,全國和地方人大各部門工作人員上下一心,開足馬力,短時期內迅速制定與通過了諸多法案。
僅僅過去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20部經濟方面的法律和13件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初步審議了8部法律草案?!度嗣袢請蟆酚浾呙枋鋈藗兊挠∠笳f,一年來感到報紙上刊登的法律文件特別多。立法工作令人矚目,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經濟立法碩果累累,立法駛入了快車道。記者指出:一年出臺的法律之多,速度之快,創(chuàng)我國立法史之最。并用了“立法豐收年,企業(yè)笑開顏”“企業(yè)的贊譽是對全國人大一年立法工作的高度評價”等話語來表達興奮的心情。
五年任期屆滿,八屆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共審議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決定草案129個,通過了公司法、合伙企業(yè)法、商業(yè)銀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廣告法、拍賣法、擔保法、票據法、保險法、仲裁法、預算法、審計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勞動法等118個。本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云感嘆“立法速度前所未有”。
八屆人大的又一重大功績,是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改革開放、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新時期在理論和實踐上獲得的新的重要成果,及時地加以概括,寫進國家的根本大法。而喬石同志作為中央任命的憲法修改小組組長,主持了這次修憲工作,發(fā)揮了卓越的領導作用,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fā)展,國家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能忘記喬石同志和他領導的八屆人大作出的巨大貢獻。
喬石同志工作干勁十足,雷厲風行,善抓關鍵和重點,決策具有預判性和前瞻性的特點,在他1985—1992年擔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七年間,也得到很好的體現。彼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進入攻堅闖關階段。經濟上在缺乏經驗地探索所有制的新形式,物價改革在重重困難中闖關;思想上由于對外開放,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大量涌入,未免造成良莠不分,對人們產生一定的影響。毋庸諱言,整個社會某種程度上處于有些動蕩、混亂的狀態(tài)。大學校園里學潮時有發(fā)生,社會上群體性事件也斷續(xù)出現,一些地方黃黑賭毒等沉渣泛起,屢禁不絕,個別民族地區(qū)的分裂主義分子在國外反動勢力的策劃煽動下,也起來鬧事。喬石同志面對的情勢十分艱難,擔子沉重。
據時任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的佘孟孝回憶,喬石同志到任后,出了許多好主意,抓了許多大事,做了許多實事。
首先,在工作和實踐中,喬石同志很早就清醒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性,認為經濟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穩(wěn)定這個大前提,同時經濟發(fā)展又從根本上保障了社會穩(wěn)定。有些人輕視穩(wěn)定,一提穩(wěn)定就覺得會影響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主張改革就要對一切少管、不管,開放就要對一切放寬、搞活,發(fā)展就要不受任何控制、約束。喬石同志反對這些錯誤的看法,反復強調要引導全黨、全社會和政法部門高度重視社會穩(wěn)定工作,正確認識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的辯證關系。他指出:“沒有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薄熬S護穩(wěn)定,人人有責?!?/p>
為了維護社會穩(wěn)定,喬石同志殫精竭慮,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不乏一些新的重要的做法。對大學生中出現的不滿思潮和活動,他提出在高校內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疏導工作為主,努力消弭事態(tài)于萌芽之時,勿使蔓延到街頭。在社會上,除了依法發(fā)起一波一波從重從快的“嚴打”,震懾黑惡勢力,抑制頻發(fā)的刑事犯罪外,他還積極倡導、大力推動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并親自擔任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現了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社會多方面力量和各部門協(xié)調配合、齊抓共管,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綜合治理社會問題和犯罪現象的新思路。2018年3月,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雖然不再設立,相關職能歸并到中央政法委,但這樣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式一直在延續(xù)和實行,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歷經幾代政法人和廣大群眾的努力,現在的中國社會清明,安全穩(wěn)定,秩序井然,這里面有喬石同志和他領導的政法系統(tǒng)付出的辛勞和作出的貢獻。
在政法戰(zhàn)線的斗爭中,喬石同志總是不避困難艱險,經常下基層,到現場,上第一線指導工作。
由于頭年9月和當年3月拉薩發(fā)生騷亂,1988年6月,喬石同志決定去西藏考察調研。去前健康檢查時,發(fā)現心律有些問題,醫(yī)生不建議他上西藏高原。但職責所系,喬石同志毅然決然地奔赴成行。20世紀80年代的西藏交通、食宿條件遠不如現在。公路是所謂搓板路,到處有坑,汽車在路上顛簸得厲害,耗時很長,途中吃飯,就在路邊鋪開一塊氈布,簡單解決一下。高原海拔都在三四千米甚至5000米以上,嚴重缺氧,喬石同志一行在高原上從拉薩、山南、日喀則到林芝兜了一大圈,花了半個月時間,可謂艱辛備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熱地(藏族)曾說,這“是我們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西藏視察時間最長,去的地方最多的一次”。由此可見喬石同志工作作風之扎實、深入。
在西藏調研考察期間,喬石同志與自治區(qū)的每一位主要領導談話,遍訪機關、工廠、農村、部隊、學校和寺廟,走進干部、工人、農民、教師、戰(zhàn)士、僧人中間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思想工作。29日,喬石同志在拉薩地師級干部大會上講話,抓住西藏問題的癥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扭轉和穩(wěn)定西藏局面的辦法。講話極大地振奮了西藏干部和群眾的精神,20年后,在與當年自治區(qū)黨政軍主要領導同志訪談時,他們仍然對講話印象深刻,一致認為喬石同志的這次西藏之行使大家的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折,給當地的形勢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干部和群眾重新充滿了希望。
1989年3月,拉薩又一次發(fā)生騷亂。緊接著,春夏之交,北京出現政治風波,并向各地蔓延,對中國社會的沖擊不小。一些地方黨政機關和組織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受到影響,社會秩序比較混亂。喬石同志領導全國政法系統(tǒng),竭心盡力維護和維持著社會的穩(wěn)定、秩序和正常運轉。公安部原副部長顧林昉曾回憶說,喬石同志領著我們堅守在第一線指揮,通過公安部向全國前后發(fā)出幾十份電報,指導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與事情。有一次,喬石同志在街頭遇到情況,身邊警衛(wèi)機靈地助他擺脫險境,為此受到上級的表彰。
1990年4月,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xiāng)發(fā)生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策動的叛亂。經過緊張的工作,事態(tài)逐漸平息下來。7月,喬石同志立即赴巴仁鄉(xiāng)考察調研,分析動亂的根源,尋求治安之道。
全國各地每天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事件和案件,24小時不斷地匯集到喬石同志的辦公桌上。他殫精竭慮、寢食難安,高效率地批示處理。一些事件的真實狀況和重大案件的破獲,常常使這位人們印象中嚴肅理性的老共產黨員也動了義憤,動了感情,激動起來。他在批示里寫下:“這份材料讀了令人難以平靜?!薄肮馓旎罩?,行兇殺人,然后揚長而去。這是什么問題?!”“打得好!凡是嚴重危害人民利益,破壞社會穩(wěn)定的,必須堅決偵破,依法嚴懲?!薄白サ煤茫 薄捌频煤?!”
可以說,喬石同志擔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那些年,他以他全部的智慧和奮斗精神,與全國政法戰(zhàn)線的同志們一起,開創(chuàng)了中國社會長期基本穩(wěn)定的新局面。
1987年11月,喬石同志兼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身上又多壓了一副擔子。
對于查處違法與查處違紀兩項工作,喬石同志沒有因為身兼中央政法委書記和中紀委書記二職,將二者有所混淆,而是從一開始,就作出了清晰的區(qū)分和界定。在反腐敗斗爭中,他反對一些人提出的紀檢與政法部門聯(lián)合辦公、共同辦案,或有的人主張的政法部門應提前介入紀檢部門辦理的重大案件,以便以后連線跟蹤查處。他認為,違法案件,必須由司法部門以國家憲法和法律為依據進行查處;違紀案件,則應當由黨的紀檢機構以黨章、黨紀黨規(guī)為準則來查辦,在黨內查處完畢后需要移交司法部門的再按程序移交。政法與紀檢部門各司其職,不能混合、僭越或代勞,否則容易造成以黨代法、過度執(zhí)法等問題。
為了加強對黨內違法亂紀事件的監(jiān)督和查處,喬石同志非常重視紀檢系統(tǒng)信訪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紀檢干部隊伍的建設。同時他認為,為了黨風的根本好轉,監(jiān)督和查處是一個方面,更重要、更基礎的是加強黨的建設,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加強黨的建設,包括黨的制度改革和建設,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在喬石同志的領導下,中紀委和下屬各級紀檢機關嚴肅查處黨內違紀案件,包括一些大案要案,大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紀檢隊伍自身建設、紀檢工作制度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喬石同志一身錚錚鐵骨。作為中央紀委書記,任職伊始,他就意識到,“端正黨風和紀律檢查工作會碰到的、最困難的還在領導這一層”。他多次說過,要敢于碰硬。從嚴執(zhí)紀,不要怕得罪人,對說情的要敢頂。他說,我碰到來說情的人,官沒有太小的,都比較大。要敢頂,頂就可能得罪人。但是,要把黨治理好,對違法亂紀就一定要查。不查會得罪更多的黨員和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對黨失望,讓黨腐敗下去。喬石同志認為,該查的查,該辦的辦,實事求是,堅持原則,這不叫得罪人。他說,當干部要有點棱角。別看我這個人很隨和,但我這個人是不好說話的。他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曾經有過一位老同志找我,要我提拔他的兒子做大官,由于條件不具備,被我頂住了。這事后來告到小平同志那里去,小平同志找到我,我如實作了匯報,小平同志說:“對頭!就這樣辦!”他還說,有些判案判了死刑的,有人給我家里寫信,要求“刀下留情”!喬石同志依然堅持原則,秉公辦事,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可見,作為中央紀委書記,喬石同志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沒有一身浩然之氣和硬骨頭,是無法干好這個工作的。
要正人,先正己。領導干部要帶頭,以身作則。喬石同志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說,對一些不正之風,就是要敢于抵制。有些干部走門路一直走到我家、我這兒。有的拎著東西不敢來我這兒,就送到孩子那里。我就硬堵,我堵住了,我的孩子也堵。他夫人郁文曾告訴別的同志,老喬立了一條家規(guī):有上門送禮的要堅決退回,不管什么人都不要講情面。
不僅嚴于自律,嚴于家教,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喬石同志要求也很嚴格。全國政協(xié)原常委,中國法學會原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回憶說,1986年,他作為秘書隨同喬石同志去南方視察。離開時,當地送給工作人員一些土特產。喬石同志回京知道后嚴肅批評了他。次月發(fā)工資,便立即讓他從喬石同志自己的工資里扣除一筆錢,寄給當地,數額遠超那些土特產的實際價值。這件事給他的教育很深,至今記憶猶新。
喬石同志從中學時即投身革命,參加了上海地下黨的斗爭。新中國成立初期,做過青年團的工作,后又在東北、西北的鋼鐵公司從事生產工作,具有豐富、長期的基層實踐經驗。20世紀60年代,喬石同志到中央部門工作,80年代開始進入中央高層。他先后擔任或兼任過中聯(lián)部部長,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中組部部長,中央政法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央紀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要職,在黨的中樞機構和多個要害部門工作過,可謂是位高權重。但是,不管在哪個位置工作,喬石同志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優(yōu)良作風。他的身上有兩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注重調查研究,密切聯(lián)系群眾。他知道,權力是人民給的,手中的權力只能為人民服務。坐在辦公室里當不好領導,也當不好干部,做不好工作。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人,一定要接近群眾。熟悉喬石同志的人都知道,他特別重視下到基層考察,做深入的調研,傾聽干部群眾的聲音,關心人民生活的疾苦。
湖北省原省長蔣祝平說,喬石同志很關心地方的發(fā)展,下來調研,他愛去特貧地區(qū)、山區(qū)、老區(qū)??吹竭@些地區(qū)群眾生產和生活的狀況,常常表情凝重,總是仔細地看,耐心地問。喬石同志在山西的一次講話中自己也說,大概全國比較大的有名的貧困山區(qū),我基本上都走過了一遍。
1990年5月,喬石同志視察內蒙古自治區(qū)。自治區(qū)官方記載,在四子王旗受災的貧苦農家,喬石同志在鋪著一張破席子的土炕上盤腿而坐,問寒問暖。當天他一夜沒睡著,翻來覆去地想著受災群眾怎么辦。他對貧困群眾的生活問得很仔細,要求各級干部一定要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問題,保證不餓死一個人,同時要保證農民種上地,爭取今年有個好收成。
對于革命老區(qū),喬石同志更是懷有深厚的感情。他說,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老區(qū)人民付出了極大的犧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把老區(qū)建設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考察大別山區(qū)的扶貧開發(fā)工作,不顧勞累,一路奔波,進入好幾個市、縣,鼓勵革命老區(qū)人民發(fā)揚紅軍長征、愚公移山的精神,改變山區(qū)面貌,使山區(qū)建設不斷向前發(fā)展。退休后,喬石同志仍然關心著老區(qū)的建設。身邊警衛(wèi)干部有家鄉(xiāng)是大別山區(qū)的,他了解到老區(qū)存在的困難后,總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解決。
喬石同志早年在鋼鐵公司工作過,他非常喜歡到各種工廠企業(yè)考察,了解工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春節(jié)之際,他到大連機車車輛廠拜年,發(fā)現一名老師傅想擦干凈手上的油污迎接他,趕忙上前一把握住老師傅的手說:“不要緊,我們的手都一樣,祝你新春愉快,全家幸福?!痹趦让晒乓暡?,在工廠車間的機器旁,他拉著滿手油污的工人,認真地詢問工廠和工人的情況,就好像當年他在車間里同樣滿手油污地和工友們相處時一樣。
二是刻苦讀書學習,理論聯(lián)系實際。喬石同志一生都在讀書。在中學,他是同學讀書會的會長、學校圖書館的義務管理員,課余時間喜歡泡在圖書館,并且常常熱情地向同學們推薦進步書籍,例如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等。
據他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好不容易弄到一部《毛澤東選集》,每天早上起來讀一個半小時左右,不到半年,就從頭到尾讀完了。進入中央部委工作,他每天早晨跑步回來堅持讀書半小時到一小時。他說,“文化大革命”中,因為那時他沒事,靠邊站,就利用這個機會看了許多書。在五七干校勞動不管多累,也要每天一大早起來學習半個小時。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后,日理萬機,無論多忙,除非有緊急公務,他都要堅持看書學習。出國訪問期間,也要帶上幾本書在身邊。對于喬石同志來說,讀書已經成了習慣,書成為生命中的必需品,每天不看書就好像缺了點什么。
喬石同志在中聯(lián)部工作的時間比較長,相比過去頻繁的調動,生活相對穩(wěn)定。同時由于工作帶有研究的性質,他在這個時期的讀書學習達到了巔峰狀態(tài)。他系統(tǒng)地學習馬恩列斯毛的著作,邊學習邊思考,在卡片上摘錄革命導師的重要論述和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積累了十幾大箱卡片?;叵肫甬斈旮赣H奮發(fā)向上、刻苦攻讀的情景,次子喬小東說,那時我們家是中聯(lián)部大院每天清晨燈亮得最早的。為了不影響家人睡覺,父親用毛巾毯遮擋燈光,毛巾毯被烤糊了也不知道??上Ы洑v“文化大革命”浩劫及后來多次搬家,現在我們能看到保留下來比較完整的,只有喬石同志學習摘抄《列寧全集》38卷(當時只出版到第38卷)有關論述的幾千張卡片。每張卡片編號有序,索引清楚,字跡工整,一絲不茍。不禁令人感嘆他當時花費了多少心血和功夫,這在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中也是罕見的,完全可以作為歷史文物保存起來。
喬石同志提倡讀書,更強調要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他說,學馬列理論,要精,要管用,要真正學到點子上。不要看一大堆,我是看過一大堆的,那一大堆看起來真是看死人啦??梢哉f,這是喬石同志作為過來人的深刻教訓和體會。從他后來的文章和講話里,能夠越來越多地看到,除了偶爾提到馬克思、列寧是怎么說的,他更多地、主要地是引用和運用毛澤東、鄧小平的論述來分析解決問題,因為毛澤東、鄧小平的思想理論是從具體實踐中產生的、中國自己的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鄧小平關于改革開放的有關精辟論斷,喬石同志更是熟稔于心,常常為他所用。
喬石同志博覽群書,理論功底深厚,為黨內高級干部眾所認同。這使得他看問題站得更高,剖析問題更加深刻。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央某部門主管領導提出,讓宗教領袖擔任一個自治區(qū)的政府主席,許多人贊同這個做法,認為這對宗教氛圍濃厚、信眾眾多的地區(qū)來說,不啻是一個彰顯黨的民族政策、加強團結和便于治理的好辦法。喬石同志反對這個想法,他認為,與任命我們黨自己培養(yǎng)的少數民族干部做政府的第一把手有根本的不同,這實質上是開歷史的倒車,回到過去政教不分、政教合一的老路上去了。而從前在宗教領袖統(tǒng)治下會是怎樣一種情形,大家難道還不清楚嗎?現在全世界,包括歐洲,都基本上廢除了政教合一的政權形式,這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的進步。后來,這個問題提到鄧小平同志那里,被堅決地否定掉了。
世紀之交,蘇東劇變,在黨內引起極大震動。大家都在議論超級大國蘇聯(lián)為何突然解體坍臺,高層也有不同的意見。當時,認為是由西方和平演變造成的,一度成為主流的看法。喬石同志不同意這種看法。從在中聯(lián)部時期起,他就非常關注研究蘇東問題。依據歷史唯物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和毛澤東內因外因的理論,他深入分析和研究后認為,蘇聯(lián)的消亡,主要還是因為內部的原因,是由于長期未進行改革,經濟沒有搞好,人民生活沒有提高。這個認識,后來為中央采納。中國共產黨汲取了蘇聯(lián)的教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地實行改革開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走到了世界先進國家的前列。
喬石同志的豐功偉績,他的品德、精神和思想,永遠為人民懷念!
(責任編輯黃艷)
作者:喬石同志原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