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國作家讓·考克多親自設計的法蘭西院士劍、代表卡地亞動物風格達到高峰的獵豹胸針、出自西漢的豹形銅鎮(zhèn)器……這些都是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滿庭芳菲:卡地亞的藝術魔力”展的精彩展品。該展覽共展出卡地亞典藏中極具代表性的珠寶、鐘表、檔案等298件珍品,以及34件與之對話的中國文物,共計332件展品分布在六大板塊中,為觀眾呈現(xiàn)一場跨越百年的珠寶藝術魔力之旅。
上海博物館與卡地亞典藏曾于2004年首次合作“卡地亞藝術珍寶”展,此次“滿庭芳菲”是二者于時隔20年后再度攜手呈現(xiàn)的藝術大展。對于展覽的展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卡地亞超越珠寶藝術而定格經(jīng)典永存的理念與中國古代藝術雋永的價值體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神秘的東方藝術為卡地亞提供過豐厚的文化滋養(yǎng),中國古董的文人意趣、寶石的流光溢彩、自由靈動的絕妙設計使創(chuàng)作煥發(fā)勃勃生機,傳遞獨特而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ǖ貋喰蜗?、風格及傳承總監(jiān)皮埃爾·雷諾(PierreRainero)也表示,“該展覽采用一種全新的分析性視角,一方面挖掘卡地亞與中國之間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將‘魔力’作為貫穿展覽的軸線,這在過往展覽中是相對尚未被觸及,但卻是珠寶與生俱來的主題。”
據(jù)悉,該展覽將持續(xù)至2025年2月17日,不如尋三五好友,一同去上海博物館,感受法式浪漫與中式美學碰撞出的藝術魔力。
卡地亞巴黎1955年長87厘米
金、銀、祖母綠、紅寶石、鉆石、歐泊、縞瑪瑙、琺瑯、
精鋼制劍身
卡地亞典藏
讓·考克多是法國作家,一生創(chuàng)作領域廣泛,包括詩歌、小說、劇本、繪畫及電影等。1955年,他獲封法蘭西院士頭銜,享有佩戴寶劍的權利。這柄寶劍便由他本人親自設計、卡地亞精心打造。劍的護手盤描繪了希臘神話中俄爾普斯的形象,劍柄頂部裝飾為俄爾普斯的七弦琴造型,鑲嵌一顆重2.84克拉的祖母綠和兩顆紅寶石。如織物般纏繞著劍把的黃金紋飾暗示古代劇場的石柱與帷幕,象征著悲劇。考克多名字的首字母與一顆星星鐫刻在劍鞘處,同樣的六角星(中心為一顆鉆石,六個角各有一顆紅寶石)還出現(xiàn)在十字形護手圓盤上,炭筆造型則象征著他的畫作。劍鞘處還飾有考克多曾居住過的皇宮花園的格柵紋樣,劍鞘尾部是一只握有象牙珠的手掌。
卡地亞巴黎1949年
鉑金、白金、鉆石、黃鉆、藍寶石、克什米爾藍寶石
6厘米×3.7厘米×3厘米重152.35克拉
卡地亞典藏
這是溫莎公爵夫人于1949年向卡地亞定制的一枚鑲嵌藍寶石斑紋的鉑金獵豹胸針,優(yōu)雅的動物站立在一顆重達152.35克拉的克什米爾藍寶石上,也是卡地亞動物風格達到高峰的代表作。
5.9厘米×3.5厘米
河北博物院藏
豹作蜷臥狀,昂首張口,長尾彎卷。豹身通體鎏金,錯出規(guī)律的黑色豹斑,頭足和尾部鏨點狀紋,口部涂朱。雙目鑲嵌白瑪瑙,由于粘合料中含有朱紅顏料,故雙眼呈現(xiàn)紅色。豹體平底,內灌鉛,使其更加穩(wěn)重,作鎮(zhèn)席、鎮(zhèn)紙之用。其造型生動優(yōu)美,工藝華麗,是難得的漢代藝術珍品。
卡地亞1927年
白玉、縞瑪瑙、鉆石、珊瑚、珍珠母貝、金
30.5厘米×22厘米×19厘米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藏
長26.3厘米寬19.6厘米厚1.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件插屏正面淺浮雕描繪了三只羊在太陽照耀下的草地上漫步的情景,背面陰刻乾隆御制文《開泰說》,描金行書。
卡地亞巴黎1927年
玫瑰金、鉑金、琺瑯、祖母綠、縞瑪瑙、鉆石
9.2厘米×5.9厘米×1.5厘米
卡地亞典藏
化妝盒內設一面化妝鏡、一個唇膏架和兩個帶蓋粉匣(其中一個帶有粉篩),配有“柯達式”開關,按壓盒子兩側的按鈕,即刻自動開啟盒蓋。
高44.3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13.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件梅瓶器身以斗彩裝飾,繪海水五爪龍紋,龍身矯健,騰躍于海水之上,氣勢磅礴。龍紋以礬紅、綠彩繪制,色彩明快艷麗,底部托款“大明嘉靖年制”。
卡地亞1992年9.57厘米×7.52厘米×1.92厘米
鉑金、白金、鉆石
卡地亞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