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豫東美食之鄉(xiāng),那就不得不提我的老家夏邑。在眾多的夏邑美食中,最獨特的莫過于糝湯。
關于糝湯的起源有10多個民間版本。流傳最廣的一個是說,明朝的時候,夏邑有一年遭遇雪災,百姓流離失所,大善人程景運就讓人把家里的牛、羊、雞宰了,每天取一部分肉,再加上麥仁等一起熬制,用來賑濟百姓。凡是喝過此湯的人都對它的味道念念不忘,后來就有人按照程家的做法熬制此湯,再配上地方特色小吃水煎包,擺攤叫賣。
夏邑的糝湯做法十分講究。前一天晚上要將洗凈的牛肉、羊肉、雞肉濾去血水放入鍋中,然后放入蔥、姜、大料等,先用大火煮開,后改文火燜煮一整夜。第二天早上在湯鍋中放入麥仁,兌入適量開水及芡汁,滾鍋后放味精、胡椒即成。食用時,先在碗里打一個雞蛋,攪成糊狀,盛起一勺熬好的滾湯澆入碗中,那一瞬間香氣四溢,再淋上幾滴香油,撒一些綠油油的香菜和黃白相間的蒜黃,一碗鮮香濃郁的糝湯就做好了,令人食欲大開。
喝一口糝湯,吃一口酥脆的油條或者來一個煎得焦黃的牛肉水煎包,那滋味美極了。
都說味覺是人類最原始的記憶,夏邑人民對于糝湯有著特殊的感情,它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夏邑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