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怎樣才能算得上完美的生活?是富裕無憂縱情享樂,是苦盡甘來夢想成真,還是閑云野鶴云游一生?或許我們都把“完美”設(shè)想得過于極端,卻不知在有些人的世界里,完美的生活可以是每一天、每一刻。
年近80歲的“新德國電影運動”旗手之一——維姆·文德斯,就拍出一部表現(xiàn)普通勞動者在日常中活出詩意的新作——《完美的日子》。主演役所廣司憑借這部影片摘得今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獎。
文德斯在20世紀70年代以獨具氛圍感的歐式公路片聲名鵲起,《德州巴黎》《柏林蒼穹下》是他最為影迷熟悉的代表作。文德斯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影迷,曾在1985年到東京拍攝紀錄片《尋找小津》,那次行程讓他對東京產(chǎn)生迷戀。于是,在輾轉(zhuǎn)近40年后,有了這部以東京為背景的《完美的日子》。
電影的主人公叫平山,是一位廁所清潔員。他每天按時起床洗漱,換上工作服,來到他負責的廁所打掃,中午坐在樹蔭下吃個簡單的午餐,下午收工回家,閱讀,睡覺……第二天重復這個流程,周而復始,但平山從不抱怨。年輕同事勸他不必打掃得那么仔細,可沉默寡言的他只是付諸一笑,然后繼續(xù)認真工作。
影片以近乎紀錄片式的風格,呈現(xiàn)平山日復一日的生活節(jié)奏,并在這種重復中漸漸生出流動的“詩意”。
平山一人獨居,看似孤獨,實際內(nèi)心豐盈——早上,他推開門,習慣抬頭看看天空;上班路上,他喜歡邊聽磁帶邊欣賞朝陽;他在口袋里攜帶膠片相機,拍下婆娑的樹影;他會小心翼翼地挖下一棵小草,帶回家栽種;休息日,他就去熟悉的小店吃飯,把照片沖洗出來裝箱,然后在書店選一本舊書……平山的處世狀態(tài)猶如隱世修行的智者,在喧囂的都市達到內(nèi)心世界的充實富足。
在影片的前70分鐘里,平山一直重復這樣的生活,但導演并沒有將此定義為“完美的日子”。影片后段,多年未見的侄女突然出現(xiàn),打亂平山的生活。通過這個離家出走的年輕女孩,觀眾才了解到,原來平山出身于富商家族,出于某種原因,與父親產(chǎn)生隔閡并離開家族。導演并沒有交待平山經(jīng)歷了什么,觀眾也只能猜測他的過往。他選擇當下的職業(yè),仿佛可以借此對自己的人生反復“清潔”。
看似過著簡單但自洽生活的平山,顯然內(nèi)心也有不愿被提及的創(chuàng)傷與遺憾。導演沒有用太多筆墨渲染他的過去,但共情的情緒已在瞬間打開,也如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無言之痛。
這就是維姆·文德斯想通過《完美的日子》傳遞的思想:生活永不可能完美,但也可以時時完美。正如東方哲學里的“一日即永恒,日日是好日”。誰都有過去,但更重要的是“認真活在當下”。這也是當下時代需要的聲音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