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文學創(chuàng)作經歷猶如一條汩汩的溪流,雖然細小,卻充滿了無盡的活力。這條溪流源自于她對文字的熱愛和渴望,一路妙筆生花,書寫著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和對生活的思考。
給孩子取名為“一”時,一爸說:“道家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粸橥粒沙腥f物;一為天,可蓋蒼生。秦始皇鐘愛一,故六國統(tǒng)。漢武劃一,東方朔解為王。故‘一’者,好名也?!蔽覄t認為簡簡單單才是真。
女兒小時候喜歡聽故事,我們每天堅持親子繪本閱讀。初識文字時,女兒便被它們神奇的魅力所吸引。它們如同一個個活潑的精靈,在書本的頁面上跳躍,引領孩子走進了一個個奇幻的世界。記得一年級入學時,班主任老師名字里有一個“菁”(jīng)字,她在紙上把草字頭寫得特別大,一邊寫一邊說:“我要把草頭寫得大大的/就像避雨的屋檐/要不/菁字會被淋濕的/變成無色的湖?!蔽乙宦牐R上提筆記下,便成了一首小詩,名為《菁》。女兒把這首小詩送給了老師,老師很喜歡,后來還發(fā)表在了學校的《童聲報》上。那是女兒第一次感受到創(chuàng)作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它讓孩子更加堅定了對文字的熱愛和追求。
隨著年歲的增長,女兒喜歡上了《金波兒童詩選》和一些童謠集。閱讀能給她帶來靈感,二年級的時候她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童謠,她筆下的文字簡單而純粹?!缎∫巫印贰蹲鎳?,我愛你》《銀杏樹》這些童謠在她筆下誕生,并在瑞安市的優(yōu)秀童謠比賽中獲獎。女兒拿著獎品——新華書店的購書券再去買自己喜歡的書,那真是一種美好的循環(huán),而女兒的喜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進入小學高年級后,我更加鼓勵女兒積極地參加各類征文比賽。每一次參賽都是一次挑戰(zhàn)和鍛煉,讓她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寫作離不開閱讀,創(chuàng)作更是厚積薄發(fā)的結果。女兒開始閱讀更多的書籍,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努力讓自己的文字更加成熟和富有內涵。一次次的獲獎給予她信心與動力,今年獲評“校園小文學家”“瑞安市優(yōu)秀學生”,一切榮譽都離不開她童年的閱讀與創(chuàng)作。
當然,女兒童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也遇到了許多挫折和困難。有時會因為找不到靈感而苦惱,有時會因為文章不被認可而失落。這時候,我會在她身邊鼓勵她,讓她明白,創(chuàng)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思考、感悟和修正。
如今,女兒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還在繼續(xù)。她依然在書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她的文字還無法與那些作家相提并論,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能在文學的海洋中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
在悠長歲月的織錦中,我作為一位母親,心中所愿,莫過于見證女兒的每一步足跡,皆由內心深處那份不滅的熱愛所引領。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我愿她是位手執(zhí)畫筆的旅人,以熱愛為墨,以生活為紙,繪出屬于自己的斑斕畫卷。無論是風和日麗的坦途,還是風雨交加的險阻,都能成為她筆下生動的風景,每一筆都飽含深情,每一劃都透露著她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