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藏著另一個世界。早期,科學家認為,水深超過500 米的海底可能是生命的禁區(qū)。然而,隨著深海探索步伐的加快,人類發(fā)現(xiàn),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即使鹽度極高、沒有陽光、水壓百倍于大氣層、溫度常年在5 攝氏度以下,卻依然有生命游弋于此。這里的生物密度遠低于淺海,但生物多樣性被大大低估。
深海生物無法依賴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來源,淺海不斷沉降的有機物碎屑為它們提供養(yǎng)分。而在大陸板塊活動劇烈的海脊、熱泉及大陸邊緣的冷滲口附近,依靠從海底噴出的甲烷等化合物,深海生物形成了一個自養(yǎng)自給的化能合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借助遙控潛水器的高清攝像頭,我們得以揭開深海生物的神秘面紗,看到它們在極端環(huán)境中生息繁衍的景象。
拍攝水深約2400 米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拍攝水深約3300米
拍攝水深約1000 米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拍攝水深約3300 米
鎧甲蝦類是深海多樣性較高的十足目甲殼動物類群之一。之前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海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鎧甲蝦是底棲生態(tài)群落中的常見種或優(yōu)勢種。
拍攝水深約1000 米
拍攝水深約1500 米
拍攝水深約3200 米
拍攝水深約2400 米
不同于淺海石珊瑚,深海珊瑚的形態(tài)通常是柔軟的骨針或骨片;生長速度較慢,每年只生長幾毫米;不依賴于淺海的蟲黃藻提供能量,因為深海缺乏足夠光照;顏色通常較為暗淡。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海百合與海星、海參一樣,均屬于棘皮動物,但外形與它們完全不同,形似植物。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拍攝水深約3400 米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拍攝水深約1300 米
圖中的帝王蟹是被冷泉這片“生命綠洲”吸引來的深海“流浪者”,它的生活水深一般在850 米內(nèi)。
拍攝水深約3400 米
拍攝水深約2000 米
背板海星入選《世界海洋生物目錄》2020 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種”名單,這是首次由我國大陸科學家命名并發(fā)表的海洋生物物種入選該名單。背板海星具有與深海海綿生活在一起的生活習性,所以又稱“派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