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埃德·斯塔福德前后來了中國5次。最近一次,他在重慶參加以他冠名的野外生存探索營的相關活動。學員都是青少年,他帶著他們在野外生火、搭庇護所、尋找水源。
作為一名出生并成長于英國的探險家,埃德·斯塔福德因他制作及參與的一系列探險紀錄片在全世界頗有知名度。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他有上千萬的粉絲。隨機點開一條內容,掃過滿屏飄過的彈幕,更常見的稱呼是“德爺”。
自媒體語境下的流量時代,探險家名頭的吸引力還不夠具體。于是,作為前陸軍軍官,埃德·斯塔福德(以下簡稱埃德)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徒步穿越亞馬遜河的人(注:世界第二長河亞馬遜河全長約6400公里)。在秘魯時,除了要應對叢林本身的危險,他曾數度被毒販用槍指著。最終在2010年8月,埃德耗時860天走完了全程。
他也曾在斐濟和湯加之間的一座荒島孤身度過了兩個月。從飛機上空降落地,全身赤裸入島,沒有攜帶工具,埃德用一臺攝影機記錄了探險過程。那是他第一次處于完全孤獨的狀態(tài),在生存挑戰(zhàn)之外,心理所承受的拉扯是一場更洶涌的冒險。
在美洲、大洋洲、亞洲、歐洲的叢林、荒島和荒漠里,埃德一次次背離現代化的世界,將自己埋入最原始的荒野。有人給他冠以“現代魯濱遜”的頭銜——一位由英國作家笛福創(chuàng)作的小說人物,在一座荒島歷經困難兇險,堅韌地生活了28年。
埃德也成了工業(yè)森林中的人群向往探索廣袤自然的互聯網替身。中國網友戲稱他為“挨餓德”,因為在紀錄片里他常因找不到食物不斷扛餓。
但拋開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以及頗有傳奇色彩的經歷,48歲的埃德也是兒子、丈夫和4個孩子的父親。他說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樂,也非常享受當前自己所擁有的平衡感。
今年8月初,《戶外探險》在重慶見到了埃德。前一天他剛在武隆的山林里忙碌到深夜。因為連軸轉,走進房間時,他帶著一些疲態(tài),但還是充滿笑容,握手勁道十足。常年的探險經歷賦予了他健碩的體魄,標志性的光頭辨識度十足。
采訪還沒開始,埃德主動跟我們聊了起來,感嘆這趟中國之行的緊湊,說結束采訪后得轉3 趟飛機才能回到他如今定居的哥斯達黎加的家中?!澳阌行『⒘藛??”他話鋒一轉?!拔疫€沒結婚呢?!蔽艺f。
他提到自己7歲的兒子因為見不到他有些傷心,但他會說“傷心也是美好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關系很重要”。此刻他不再是縱身荒野的頂尖探險家,倒像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會認識的某位父愛爆棚的中年親戚。
埃德是一名孤兒,小時候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yǎng),在英格蘭的萊斯特郡長大,后來從紐卡斯爾大學的地理學專業(yè)畢業(yè)。1998年,23歲的埃德加入了軍隊,4年后晉升為上尉。在升職6個月后,埃德從陸軍軍隊退役。
找工作并不容易,在搖擺6個月后,埃德注意到了一份名叫“遠征隊領隊”的工作,工作內容是帶一些學生和游客去森林里做環(huán)保項目。一開始他計劃先干3 個月,但沒成想這份工作帶他進入了戶外,并開啟了其近20年的探險生涯,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觀眾熟悉探險紀錄片里的德爺,也了解他的戶外技能與求生風格。我們好奇,對他本人而言,過往的探險經歷中最個人化的感受是什么。他如何看待伴隨探險經歷涌來的名利,如何理解探險之于日常生活的價值,以及怎么在強調冒險的荒野探險與看重平穩(wěn)的家庭生活中保持平衡。
以下為訪談節(jié)選。(為方便閱讀,作者進行了適當的文本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