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進清華大學校史館,一定會在一張“學習計劃表”前駐足驚嘆,從清晨6點起床到晚上休息,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它的主人馬冬昕,曾在清華一路直博,斬獲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研究生特等獎學金,后赴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2022年回國后入職母校,教書育人。
計劃表能幫助我們規(guī)劃學習、提升效率,每個同學對它都不陌生,甚至頗有怨言:為什么計劃趕不上變化,總是泡湯?馬冬昕的“計劃表”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什么能成為她學業(yè)精進之路上的“秘密武器”?我們帶著好奇心約訪了這位時間管理達人。
了解自己,是一切的前提
馬冬昕自小就有做學習計劃的習慣,特別是假期,第一天就做好了計劃表貼在墻上,一周后,發(fā)現(xiàn)一點也實現(xiàn)不了。當她步入清華并擔任班長,因為事務繁多,再次有了時間不夠用的煩惱。學校為此給學生干部安排了社會工作課,讓大家學習做計劃。這老生常談的方法是否真有效?馬冬昕按照老師的建議進行了嘗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發(fā)現(xiàn)的確有用。她不由得開始反思,為什么中小學階段的計劃無法實現(xiàn)?答案是:不懂得復盤。在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學習多久的情況下,按照“高限”做計劃,進行不下去又沒能復盤并調(diào)整計劃,這使做計劃這件事帶來的一直都是負反饋——完不成。
馬冬昕轉而開始觀察自己,摸索個人效率的波動曲線、學習時間偏好等,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上午精力充沛,適合做相對困難的事。如果計劃沒有按時完成,她會及時復盤,人不可能在計劃表設定的時間里完全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任務上,偶爾會翻閑書、吃零食甚至休息一會兒。而這都是學習過程中必要的消耗,將它們“一刀切”并不現(xiàn)實。于是,她調(diào)整了按“高限”做計劃的習慣,在規(guī)劃完成任務的時間時,將必要的消耗所需的時間容納進去,計劃就變得更容易落地。
當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馬冬昕開始帶著學生們做計劃:“我希望計劃表對學生有促進作用,不要成為壓力,這樣才容易完成?!睘榱酥笇W生做出可行的計劃表,她帶領同學們先做一周的自我觀察,記錄一周的作息和學習情況,了解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第二周根據(jù)記錄表進行討論,如果學習時間不夠該如何延長,確保學生在舒適的狀態(tài)下進步,比如第一周每天學習2個小時,第二周就加到3個小時,并持續(xù)幾周來鞏固狀態(tài)。在她看來,這比“一口吃個胖子”更科學。
9:00-10:00學語文、10:00-11:00學數(shù)學……越詳細越好,這可能是很多同學做計劃的思路。對此,馬冬昕提出,做計劃可以按“時間”來劃分或者按“任務”來劃分,后者對中小學生更適用,以任務為導向,有更好的督促作用。了解自己、在精力集中的黃金時段做重要的事、及時復盤計劃執(zhí)行情況,日復一日,馬冬昕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秘密武器”。
時間焦慮和拖延癥,都有解法
在快節(jié)奏的學習和生活中,盡管每天都很忙碌,但不少同學依然擔心自己浪費了時間,感覺時間不夠用,因此而焦慮。馬冬昕坦言,她也曾有這樣的感受。于是,她記下每天做的事,即使自己最后沒有完成預想中的全部任務,看到已經(jīng)完成的事,也能緩解焦慮。另外,她提出要先識別自己是真的浪費了時間、沒有完成任務,還是花了時間卻效果不理想。實際上,效率不高是同學們更普遍的問題,要想辦法提升效率,比如一場高質(zhì)量的睡眠、獨自學習減少干擾、結伴學習彼此監(jiān)督等。馬冬昕特別強調(diào),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講,要先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tài),效率的提升是漸進的,不要因為對自己的效率有過高期待,而此刻暫時達不到,就放棄學習。
與過于在意時間的同學相反,有的同學被“拖延癥”困擾。對此,馬冬昕表示,拖延的本質(zhì)是做事的壓力和阻力大于動力,解決問題要從提升動力、減少阻力入手。如果任務難度大,用拆解任務的方式降低難度,先做簡單的事;如果覺得任務的意義不大,要慎重考慮是否必須要做。她還特別提到,有的同學過于精益求精,覺得做事情就要盡善盡美,否則就不做。這會導致他們在如何把事情干漂亮上耗費過多時間,不如先完成再完美,在粗糙的版本上反復打磨。
如果想要改掉拖延癥,但無法管住自己,該怎么辦?馬冬昕建議,在生活中找一個“監(jiān)督人”,可以是家長、小伙伴,他們的恰當催促和提示,能幫我們按時完成既定任務。
“情緒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難,特別是當我們處在情緒低谷,看到周遭同學都很優(yōu)秀時。不要焦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瘪R冬昕介紹了“0.8”和“1.2”原則:有時候,我們看他人的優(yōu)點會乘1.2,看他人的缺點會乘0.8,只要換個思路,看自己的優(yōu)點乘1.2,看自己的缺點乘0.8,就能幫助我們走出內(nèi)耗。
興趣愛好并不浪費時間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對興趣廣泛的同學而言,會遇到時間和精力不夠用、興趣和課業(yè)任務無法平衡的難題。馬冬昕本科時并非一門心思只鉆研學習和科研,也很擅長運動,在乒乓球比賽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在她看來,既然想為興趣愛好付出時間,就不要把它和學習對立起來。人不可能24小時都在學習,我們要把學習外的時間相對集中地用在幾件比較固定的事情上。興趣愛好廣泛的同學反而有發(fā)泄負面情緒的途徑,能消解學習壓力。擅長乒乓球的她,將打球看作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的事,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堅持運動的過程中,她也感受到了運動對學習的助益。
“打乒乓球是在學習技能,和學知識本質(zhì)一樣,運動啟發(fā)了我對知識學習的認知?!瘪R冬昕回憶起練習乒乓球時,她會把動作分解得很細,一點點練,練習后會復盤自己進步和缺陷,這給她學習不擅長的平面幾何帶來了新思路。另外,她還學習了自由泳,比同期同學學得都快,靠的也是枯燥的練習和及時復盤。馬冬昕強調(diào),復盤要落在紙面,動筆寫是思考、消化、吸收的過程,在總結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練習,事半功倍。這些都是運動給她帶來的啟發(fā)。運動是學習路上的調(diào)劑,不僅不會浪費時間,還讓人收獲了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和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快樂。
時間管理的背后,是自律?;仡欁约旱膶W習和工作經(jīng)歷,馬冬昕認為,各種管理時間的方法包括做計劃表,都只是工具,關鍵在于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找到問題的根源去解決。
馬冬昕將在清華的學習、生活及感悟用這本書記錄下來,其中的學習技巧、時間管理秘笈、情緒處理方法會帶給你啟發(fā),助你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