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劉義慶(403—444)主持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集,記錄東漢后期至魏晉間名士的逸聞趣事及嘉言懿行,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士林風貌和社會面相。魏晉士人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往往能認識自我,將生命視為最高的價值,對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世間萬物持有一種超乎功利色彩的人文情懷。宗白華說:“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所以“魏晉時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學的,因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本文選擇最能展現(xiàn)魏晉風度與生命本真(“一往情深”的人格美)的于今不無啟迪意義或借鑒意義的部分內(nèi)容,以“原文”“注釋”“評鑒”三部分組成,重在“評鑒”,以此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shè)。
關(guān)鍵詞:殺子義憤;小時了了;覆巢無完卵;忠臣孝子;舉薦人才
桓玄殺羅,羅母焚裘
原文
桓南郡既破殷荊州[1],收殷將佐十許人,咨議羅企生[2]亦在焉?;杆卮笊瘢瑢⒂兴?,先遣人語云:“若謝我,當釋罪?!逼笊鹪唬骸盀橐笄G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問:“欲何言?”答曰:“昔晉文王殺嵇康[3],而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yǎng)老母?!被敢嗳缪藻吨??;赶仍砸桓狒门c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至,即日焚裘。
——德行第一·四三
注釋
[1]桓南郡既破殷荊州:桓南郡,即桓玄(369—404),桓溫之子,襲父爵為南郡公,故又稱“桓南郡”。初為義興郡守,棄官歸。晉安帝司馬德宗(382—419)在位時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都督荊州等八郡軍事,據(jù)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元興二年(公元403年)率兵東下,攻入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迫晉安帝禪位,建國號楚,年號建始,旋改永始。劉裕(363—422,南朝劉宋開國君主)起兵討之,桓玄兵敗,被斬于建康。殷荊州,即殷仲堪(?—399),見《〈世說新語〉評鑒(四)》之《雖登“高枝”,仍守清貧》注[1]。
[2XlnX26G2diDAPu9NfLGnng==]咨議羅企生:咨議,官名,晉以后,王府設(shè)咨議參軍,以備咨詢謀議,簡稱“咨議”。羅企生,字仲伯。晉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為人多才多藝。殷仲堪鎮(zhèn)江陵,引為功曹(州郡佐吏,掌管考察記錄功勞),遷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轄)太守?;感魄G州,殷仲堪敗走,文武無送者,唯羅企生從焉?;感裼鲋_企生寧死不事桓玄,終被桓玄所殺,卒年三十七。
[3]晉文王殺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郡(今安徽省亳縣)人。少孤,有奇才。豐神俊逸,博洽(學識廣博)多聞,恬靜寡欲,好老莊,工詩文,善鼓琴,精樂理。為魏宗室婿,拜中散大夫。嵇康與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等友善,并稱“竹林七賢”。司馬氏掌朝權(quán),山濤為選曹郎(專主官吏之選拔、考校、任免等),推舉嵇康自代,嵇答書拒絕。后遭鐘會誣陷,為晉文王司馬昭所殺。嵇康臨刑,索琴彈《廣陵散》曲。
評鑒
本篇開頭“桓南郡既破殷荊州”,講的便是桓玄領(lǐng)兵攻破殷仲堪所據(jù)守之荊州城,逮捕了殷仲堪的將領(lǐng)、僚屬10余人,咨議參軍羅企生亦在內(nèi)?;感^去一直待羅企生很好,當他將要處斬一些俘虜將領(lǐng)的時候,先派人告訴羅企生說:“如果你能向我謝罪,我一定赦免你的死罪?!绷_企生回答他說:“我是殷仲堪的屬吏,如今他逃亡在外,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臉面向桓公你謝罪!”羅企生綁赴刑場以后,桓玄又派人問他:“你還有什么話說?”羅企生答道;“過去晉文王司馬昭殺嵇康,可是嵇康的兒子嵇紹(字延祖。嵇康被害時,嵇紹年僅10歲,事母至孝。后來被舉薦為秘書丞,再后官至侍中)卻做了晉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請你留下我一個弟弟來奉養(yǎng)老母親?!被感此恼埱?,赦免了他的弟弟?;感霸?jīng)送給羅企生母親胡氏一件羔羊皮袍。當時胡氏在豫章。當羅企生被害的消息傳來時,胡氏當天就把那件羔羊皮袍燒掉了。
看來,“羅母焚裘”之舉,至少可以說明,羅母這位老太太是愛憎分明的?;感羧召涺糜枇_母,只能代表昔日與羅企生的友情;而今日桓、羅對壘,反目成仇,“朋友”早已變成了“死敵”。既然羅母之子(羅企生)臨死不肯“謝罪獲赦”,那么,“羅母焚裘”也就徹底了斷了過去的一段交情。因此,羅母“焚裘”無疑是這位母親大人站在羅企生立場的義憤之舉。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舉[1]年十歲,隨父到洛[2]。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3],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4]。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ǎ白?。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5]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6]?!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7]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蔽呐e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踧踖[8]。
——言語第二·三
注釋
[1]孔文舉:孔融(153—208),字文舉,東漢末魯國(治所在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孔子20世孫。融幼有異才,好學博覽。辟司空掾,拜中軍侯。在職3日,遷虎賁中郎將。因匡正之言忤董卓,轉(zhuǎn)為議郎。時黃巾起事(東漢末年,張角所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聚眾達36萬,因頭包黃巾而得名,史稱“黃巾起義”),北海(治所在今山東省昌樂縣西)為要沖之地,卓乃諷(暗示)三府(即三公,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國君手下負責軍政事務(wù)的最高長官)同時推舉孔融為北海相,故亦稱“孔北海”。后入朝,拜太中大夫。性寬容少忌,好士,喜誘掖后進,賓客日盈其門。融名重天下,見曹操雄詐漸著,多有侮慢之辭;既積嫌忌,終為曹操所殺,妻、子皆被誅。融善詩文,與王粲、劉楨等并稱“建安七子”。
[2]隨父到洛:父,孔融父孔宙,曾為泰山都尉。洛,洛陽,東漢都城。
[3]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李元禮,李膺(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襄城縣)人?;傅蹠r初舉孝廉,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征為度遼將軍,聲振遠域。復拜司隸校尉。是時朝綱不振,李膺獨持風裁(獨立保持剛直不阿的風度、品格),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容納、接納)者,名為“登龍門”。因與太學生首領(lǐng)郭泰等結(jié)交,反對宦官專權(quán)而被誣入獄。后免歸鄉(xiāng)里,居陽城(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南)山中。靈帝即位,起用為長樂少府。及與陳蕃、竇武謀誅諸宦官事敗,復被廢。張儉事起(指黨錮之禍時,張儉受誣陷而四處逃亡),收捕鉤黨(相互牽連的同黨),李元禮被拘捕至皇帝下詔特設(shè)的監(jiān)獄,拷打而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司隸校尉,官名,是漢至魏晉監(jiān)督中央和地方的監(jiān)察官。率領(lǐng)由1200名徒隸所組成的武裝隊伍,權(quán)勢強大。
[4]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俊才清稱,杰出之士有高雅的名望者。中表親戚,泛指內(nèi)外親戚。乃通,守門人才肯通報。
[5]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先君,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孔融是孔子20世孫,故尊稱仲尼為先君。君先人,你的祖先;伯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亦字伯陽。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故老子是孔子的老師。
[6]奕世為通好也: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通好,通家之好,指世代交誼深厚,如同一家。
[7]太中大夫陳韙:太中大夫,官名,掌議論。陳韙,事跡不詳。
[8]大踧踖(cù jí):大為局促不安的樣子。
評鑒
有一則婦孺皆知的故事,叫做《孔融讓梨》,講的是孔融才4歲時,其母親買了一堆梨回家,讓孔氏兄弟4人擇梨而食。3個哥哥都說應(yīng)當孔融先選,意思是讓他先挑個大的梨。而孔融卻挑了1個最小的,把大梨讓給哥哥們。人們問他為什么專挑小梨?他回答說:“我是最小的孩子,應(yīng)吃最小的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們?!边@事受到孔融父親孔宙(時任泰山都尉)的大力表揚,贊許小兒子有謙讓之風,長大后定能謙躬處世,成就大事。
再來看下面這則故事——
孔融1MsX3rcxljtnmlZWjslwVgNKHW30KHF0VO2hRv8k3Z4I=0歲的時候,隨同身居官位的父親到東漢都城河南洛陽任職??赘赶热グ菰L一位正直的官員李元禮。李元禮時任職司隸校尉。其時,朝廷綱紀廢弛,宦官攬政當權(quán),而李元禮卻執(zhí)法威嚴,令宦官生畏。登門拜訪他的人,都是一些才智超群、名望高雅者,或是他的內(nèi)外親戚;如是,守門人才肯通報??兹趤淼介T前,對守門吏說:“我是司隸校尉李元禮的親戚。”守門人見來者年紀雖小,然言之鑿鑿,便以禮待之,延請入座。李元禮并不認識孔融,便問道:“你同我是什么親戚?。俊笨兹谫┵┒鹪唬骸昂枚嗄昵?,我的祖先孔子,同您的祖先李聃,曾經(jīng)有過師生之誼。也就是說,我們李、孔兩家世世代代友誼傳承,一直都是交誼深厚的。”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聽罷此言,無不感到驚奇。這時,另一位客人、主管朝中議論政事的太中大夫陳韙剛好趕到,便問這振振有詞的小孩是誰。有人便把剛才孔融的答話告訴了他。陳韙聞聽后說:“這孩子腦子反應(yīng)快捷,看來比較聰明;不過,誠如俗語所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伶俐的人,長大以后未必就會很好)?!边@話中明顯帶“刺”??兹诹⒓唇舆^話頭反諷:“想來您老先生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伶俐的啰!”陳韙聞聽此言,頓時語塞而大為局促不安。
年僅10歲的小孩孔融,一句反諷,卻使身為高官的陳韙如此尷尬。此事流傳開來,竟成千古笑談。不亦奇人奇事乎?
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原文
孔融被收[1],中外惶怖[2]。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3],了無遽容[4]。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5],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6]?”尋亦收至。
——言語第二·五
注釋
[1]孔融被收:孔融為人恃才負氣,多有與傳統(tǒng)儒家觀點相左的議論。同時他不僅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而且多次在公開場合使其難堪。加之他忠于漢室,上奏主張增強漢室實權(quán),嚴重激怒了曹操。因此,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授意軍咨祭酒(官職,相當于首席軍師、參謀長)路粹(?—214,東漢末年大臣),誣陷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以“謗訕朝廷”“跌蕩放言”“不遵朝儀”等罪加以殺害并株連其全家。收,逮捕,拘禁。
[2]中外惶怖:中外,指朝廷內(nèi)外;惶怖,驚惶、恐怖。
[3]故琢釘戲:故,照舊(做著);琢釘戲,古時一種兒童游戲。周亮工《因樹屋書影》:“金陵童子有琢釘戲,畫地為界,琢釘其中,先以小釘琢地,名曰簽,以簽之所在為主。出界者負,彼此不中者負,中而觸所主簽亦負。按孔北海(孔融)被收時,兩郎方為琢釘戲,乃知此戲相傳久矣?!?/p>
[4]了無遽容:了無,完全沒有一點兒;遽容,恐懼、驚慌的神色。
[5]冀罪止于身:冀,希望;罪,罪過;止于身,只在我一人身上。
[6]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被搗翻了的鳥巢(窩)之下,難道還有完整的鳥蛋么?
評鑒
孔融被拘捕時,朝廷里里外外的人都很驚惶、恐懼。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只有9歲,小的才8歲。兩個兒子依舊做著“琢釘”的游戲,拋擲釘子琢地以決勝負,全然沒有一點兒恐懼、驚慌的神色。孔融對派來(拘捕他的)使者說:“希望罪過只在我一人身上,兩個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兩個孩子從容地慢慢向前對父親說:“您難道見過搗翻了的雀巢(鳥窩)之下,還會有完整的鳥蛋嗎?”不久,他倆也被逮捕了。
孔融父子情深、愛子如命且不說,這是人之常情。關(guān)鍵在于這兩個年方八九歲的孩子,當父親被拘捕、家庭內(nèi)外充滿了恐怖氣氛之時,全然沒有一點驚慌、恐懼的神色。尤其是孔融為兩個兒子對官府派來的拘捕者講情時,兩個孩子不慌不忙地說出一番道理:“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對斯時斯地的惡劣處境,竟然有如此清醒的認識,且不懼“覆巢”之險,不求“完卵”之念,足見“二子”勇于承擔、不懼生死的毅然之態(tài)。
這則故事,又見于《后漢書·孔融傳》:“(孔)融妻、子皆被誅,女年七歲,男年九歲,方弈棋,融被收(拘捕)而不動。又言曹操盡殺之,女謂兄曰:‘若死者(指孔融)有知,(我倆)得見死者,豈非至愿(最高、最大的愿望)乎?’乃延頸就刑,顏色(表情)不變”。以上故事與《世說新語》又有小異:一是“兩個兒子”變成了一女、一兒,小者(女兒)年八歲變?yōu)椤捌邭q”;二是“故琢釘戲”,變成了“方(正在)弈棋(下棋)”。三是“了無遽容”,變成了“(而)不動”,表情、行動均有區(qū)別。四是問答、對話不同,《世說新語》寫孔融問訊派來拘捕的人(使者),語中含護兒、憂兒之意,而二子“徐進曰”,從而引出“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這一成語;《后漢書·孔融傳》則跳躍到“曹操盡殺之”,妹妹對哥哥說了一段“……豈非至愿乎”的話,而后“延頸就刑”,且“顏色不變”??梢姟妒勒f新語》與《后漢書·孔融傳》二書,雖同敘一事,但動作、對話、細節(jié)、言語等卻又各有小的差別。孰優(yōu)孰劣,后人自可參照比較,而穎悟其中之異同。
“高明之君”與“忠臣孝子”
原文
潁川太守髡陳仲弓[1]??陀袉栐剑骸案稳??”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薄白阆录揖稳纾俊痹唬骸爸页夹⒆右?。”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2]?!斡懈呙髦讨页夹⒆诱吆酰俊痹皆唬骸白阆卵院纹渲囈?!故不相答?!笨驮唬骸白阆碌騻鵀楣3],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4],尹吉甫放孝子伯奇[5],董仲舒放孝子符起[6]。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笨蛻M而退。
——言語第二·六
注釋
[1]潁川太守髡陳仲弓:潁川,郡名,屬豫州;晉統(tǒng)許昌、臨潁、長平等九縣,治許昌。郡以潁河得名,轄境大致為以今許昌市為中心的潁河流域。太守,郡的最高長官,秩(俸祿)二千石。髡(kūn),古代剪去犯人頭發(fā)的刑罰。陳仲弓(104—187),陳寔,字仲弓,參見《〈世說新語〉評鑒(二)》之《“泰山之高,淵泉之深”》。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出自《周易·系辭上》。
[3]因傴(yù)為恭:駝背的人本身就直不起腰來,卻裝作對人恭敬的樣子。
[4]高宗放孝子孝己:商代高宗為后妻所迷惑,放逐兒子孝己致其死亡。高宗,商代國君武丁,系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武丁在位時期,曾任用賢臣傅說為相,妻子婦好為將軍,商朝再度強盛,史稱“武丁中興”。孝己,傳說為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稱,因遭后母讒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放,放逐,流放。
[5]尹吉甫放孝子伯奇:尹吉甫,周宣王大臣。伯奇,尹吉甫之子。尹吉甫被后妻所惑,把伯奇放逐出去。當尹吉甫隨周宣王出游時,伯奇作歌,宣王聽了受到感動,認為這是孝子的歌辭。尹吉甫找到伯奇接回家中,便把后妻射殺了。
[6]董仲舒放孝子符起:董仲舒(前179—前104),廣川(今河北省棗強縣東)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拜江都相、膠西王相,后免官家居。推尊儒術(shù),抑黜百家。著有《春秋繁露》。符起,董仲舒之子。他為何放逐,史書沒有記載,已不可考。
評鑒
此篇一開頭便提到陳寔因犯罪(輕型罪)被處以一種古代剃發(fā)的刑罰。判陳寔“髡刑”的是潁川太守。于是有客人問陳寔的長子陳元方:“府君(指潁川太守)這個人怎么樣?”元方答曰:“是個高尚明智的君子?!笨腿擞謫枺骸澳敲茨愀赣H怎么樣?”元方回答曰:“是個忠臣孝子?。 笨腿吮阋C《周易》上的話:“兩個人若是同一條心,就像同一把鋒利的刀刃能斬斷堅硬的金屬;心意相同者說出的話,氣味就會像蘭草一樣芳香無比”,并說:“哪里會有高尚明智的君子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因此我不想回答您?!笨腿苏f:“你本來回答不了我的問題,就說不想回答;這正好比一個駝背的人本來直不起腰來,卻裝作彎腰對人恭敬的樣子,其實你本來就不能回答??!”元方便引經(jīng)據(jù)典,拿歷史上的典故說事:“你沒有聽說過嗎?一是‘殷高宗放孝子孝己’,二是‘尹吉甫放孝子伯奇’,三是‘董仲舒放孝子符起’。以上這三個做父親的,都是明智的高尚之君;這三個做兒子的,都是虔敬的忠臣孝子??!”客人聽了,覺得陳元方言之有理,便感到很慚愧,悄然地退走了。
這篇文章中,引用了陳寔之子陳元方講述的三位古人的典故,三個故事的主題都是講“孝順”。故事中所體現(xiàn)的封建時代的“忠孝”觀,顯然帶著那個時代的特色;今天的人們,須根據(jù)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重新判別其是非與局限。
舉薦人才,何為“至公”?
原文
荀慈明與汝南袁閬相見[1],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己乎?”慈明曰:“足下相難,依據(jù)者何經(jīng)?”閬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贝让髟唬骸拔粽咂钷?,內(nèi)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2],以為至公。公旦《文王》之詩[3],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4],親親之義也。《春秋》之義,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5]。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6]?”
——言語第二·七
注釋
[1]荀慈明與汝南袁閬相見:荀慈明,荀爽(128—190),字慈明,東漢潁川潁陰人,荀淑第六子。據(jù)《后漢書·荀爽列傳》,他“一名谞,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斓⑺冀?jīng)書,慶吊不行(凡慶功或吊喪都不前往參加),征命不應(yīng)(朝廷征用或命令均不予響應(yīng))。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毖屿渚拍辏ü?66年),太常趙典舉爽至孝,拜郎中。奏聞,即棄官去。后遭黨錮之禍,隱于海上,又南遁漢濱,積10余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荀爽于獻帝時任司空,參與王允等謀誅董卓,后病卒。著《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jīng)》《春秋條例》等。袁閬,字奉高,東漢汝南(郡名,屬豫州,即今河南省汝南縣)人。漢末士人,有高名,喜獎掖后進。
[2]昔者祁奚,內(nèi)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祁奚,春秋時期晉國人,晉悼公時為中軍尉。祁奚年老告退時,悼公問誰可接替他,他初薦仇人解狐,解狐未到任死了;悼公又問,祁奚薦其子祁午,故有“外舉不失其仇,內(nèi)舉不失其子”之說。
[3]公旦《文王》之詩:《詩經(jīng)·大雅》第一篇《文王之什》,相傳為周公所作,均為贊頌周文王和周武王之德業(yè)者。公旦,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助武王滅紂,建立周王朝。
[4]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堯,唐堯;舜,虞舜。古帝王,古人視為賢明之君。文,周文王姬昌,殷時諸侯,居于岐山之下,其子武王建立周王朝后尊其為文王。武,周武王姬發(fā),文王之子。繼位后繼承文王事業(yè),伐紂滅商,建立周王朝。
[5]《春秋》之義,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出自《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春秋》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意為“按照《春秋》的道理,把周王室尊為國內(nèi)的親人,而把華夏各諸侯國當做外人”。義,義理,道理。諸夏,中原區(qū)域內(nèi)其他華夏族各諸侯國。
[6]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出自《孝經(jīng)·圣治章》:“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便5拢`背道德、道義。
評鑒
本則一問一答,主題是關(guān)于“舉薦人才,何為至公”(怎么才算最大的公心)?袁閬首先問到潁川郡有哪些才德知名的人士?答者名叫荀爽,年十二通《春秋》《論語》,時人稱“荀氏八龍(即荀淑有子八人:儉、緄、靖、燾、汪、爽、肅、旉),慈明無雙(荀爽即荀慈明,獨一無二,蓋世無雙)”。荀爽“潛處篤志”(埋名獨處不仕,專心一意,立志不變),征聘無所就,遂辭官歸。后遇黨錮之禍(東漢桓帝、靈帝時,李膺等士大夫?qū)鹿賮y政現(xiàn)象不滿,與宦官發(fā)生黨爭,并欲誅滅宦官,未遂,被逮捕下獄處死,史稱“黨錮之禍”)。荀爽隱遁漢濱10余年,著《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jīng)》《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號為碩儒。
此篇涉及向上級舉薦人才,怎樣才能公正無私的問題。袁閬(袁奉高)問荀爽:潁川郡有哪些稱得上“德才兼?zhèn)洹钡娜瞬??荀爽回答時,一開口便提到自己的幾位兄長。袁閬笑道:“有才有德之士,難道僅限于與你有親屬關(guān)系的人嗎?”荀爽反問他:“您責難我,有何經(jīng)典可依?”袁閬說:“我方才所問乃為一國之士,且是才德兼?zhèn)渲耍銋s只推薦自己的幾位兄長,我就不能不責怪你了?!避魉┵┒鹪唬骸肮艜r有個叫祁奚的人,舉薦人才時,對內(nèi)不避親子,對外不避仇人,而大家都認為他公正薦人,無私舉才。君不聞周文王姬昌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洞呵铩返牧x理,把周王室尊為自己的親人,把華夏族其他諸侯國當作外人。況且不愛自己的親人而愛其他人,難道不是如《孝經(jīng)》所說的違背道義的么?”
在以上對話中,荀爽亮出了祁奚的人才觀:“內(nèi)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這實際上也代表了荀爽的人才觀。其實質(zhì)是:舉薦人才時,以“德、才”為唯一條件,至于(與己)是親、是仇則不予考究,并且認為這才叫“至公”(最大的公正無私)。這樣的人才觀,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條件下實為難得,對后世拔擢人才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