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厥出身晉國公族世家,身世顯赫,但到了他這一代時已經(jīng)家道中落,且年幼喪父。幸運的是,韓厥被仁慈寬厚的趙衰收留。趙衰當時執(zhí)掌朝政,正如日中天。趙衰讓韓厥跟自己的兒子趙盾一起學習、生活,這讓韓厥得到了很好的教育,養(yǎng)成了正直、勇毅的品格。
趙衰去世后,年輕的趙盾接替父親執(zhí)掌朝政。公元前615年,秦國發(fā)兵攻打晉國,趙盾領兵迎戰(zhàn)。他提拔韓厥為三軍司馬,“司馬”相當于“軍事法官”。令人意外的是,韓厥的第一次出手,就讓趙盾很沒面子。
大軍開赴前線,軍容齊整,不料一輛戰(zhàn)車飛馳而來,在大道上橫沖直撞,沖亂了軍陣。韓厥下令將戰(zhàn)車攔截。誰知,戰(zhàn)車竟是主帥趙盾的座駕,而駕車的人則是趙盾的御戎(駕馭軍車的甲士),怪不得敢如此放肆。韓厥想都沒想,就下令將駕車人斬首。軍中將士暗地里為韓厥捏了一把汗。
出人意料的是,趙盾不僅沒有發(fā)火,反而對韓厥大加贊賞。
從此,全軍上下為之肅然,沒人敢違反軍紀。韓厥不僅處事公平,打仗還十分勇敢。因此被晉國公任命為新中軍將,位居新三軍六卿之首。
公元前583年,趙氏家族因被人誣告謀反,遭致滿門抄斬,僅剩趙盾的孫子趙武,因跟在晉景公的妹妹趙莊姬的身邊而幸免。
正直的韓厥感念昔日趙氏養(yǎng)育和知遇之恩,冒死向景公諫言說:“當年趙衰、趙盾父子對晉國有大功,卻落了個滅門的悲慘下場。如此,以后還有誰甘心為晉國建功效命呢?”
晉景公納諫,封年幼的趙武為趙氏繼承人,返還趙氏的封地,使趙氏免于亡族。
(摘自《思維與智慧》 清風慕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