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面人郎”的第三代傳承人,三四歲時,郎佳子彧常常搬個小板凳,坐在父親身邊,目不轉睛地看他捏面人,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到了四五歲,他在父親的指點下正式開始學習捏面人。雖然面人的一個部位經常要反反復復多次操作才能過關,但他卻從不覺得枯燥。
到了青春期,郎佳子彧對創(chuàng)作有了自己的思考,他開始排斥傳統(tǒng)題材:“我當時覺得,只有做新題材的作品,才是對的創(chuàng)作?!比绱耍杉炎訌萑肓恕皠?chuàng)新的迷途”,一次次面目全非的改變并沒有創(chuàng)作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后來,他慢慢領悟到,創(chuàng)新雖然是萬物更迭的必經之路,但不是所有的“不一樣”都是良性的,有些還改變了原本的精華,這比不求改變的故步自封更致命。于是,他開始回歸傳統(tǒng),潛心研究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試圖從中總結提煉出屬于自己的“不一樣”。
“以別出心裁的構思加上傳統(tǒng)的美感是最難的。”郎佳子彧回憶創(chuàng)作過程時說,好的作品是需要二次創(chuàng)作的,賦予作品精神層面的情感,使之更加豐富、靈動。在非遺傳承之路上,郎佳子彧把傳統(tǒng)技藝與時代熱點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很多別出心裁的面塑作品,讓人們看到了面塑這門老手藝的新玩法。
2022年2月5日,郎佳子彧作為青年非遺傳承人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為參與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外國元首展示了面塑作品與技藝。讓郎佳子彧開心的是,面塑手藝再次走出了國門,中國非遺文化走向了世界。
(摘編自“人民網”2023年7月31日)
◆素材解讀
1.匠人精神?!敖橙酥模凰囍?,極致之至?!笨此坪唵蔚摹懊嫠堋币獙崿F卓越尤其不易,三代人嘔心瀝血,更新技術,注入思考,精益求精,讓“面塑”技藝煥發(fā)新的生機。
2.文化自信。郎佳子彧曾一度陷入“創(chuàng)新迷途”,拋棄傳統(tǒng),終難有所成。但隨著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深入,他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魅力,找到了創(chuàng)新的正確路徑,讓面塑技藝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適用話題
匠人精神 文化自信 勇于創(chuàng)新 保持熱愛
【丁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