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針療法,是一種源于傳統(tǒng)針灸但經過現代改良的物理治療方法,由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符仲華教授于1996年發(fā)明并不斷完善。不同于傳統(tǒng)的針灸,浮針療法的目標在于“浮”,即皮下淺表處。其使用一次性的浮針等針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圍皮下淺筋膜進行掃散等針刺活動,以起到“拽秧拔蘿卜”的效果,使緊張的肌肉和筋膜放松,改善氣血運行,從而解除病痛。其作用機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由于受傷、過度使用或長期不良姿勢等因素,在肌肉和筋膜組織中會形成局部緊張區(qū)域,臨床稱其為肌筋膜觸發(fā)點。這些觸發(fā)點不僅會引起局部疼痛,還可能導致相關部位的牽涉痛,甚至引發(fā)功能障礙。利用浮針的掃散和提插手法,可以直接松解這些觸發(fā)點,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和供氧狀況。此外,浮針療法還能夠通過反壓電效應調節(jié)肌肉和筋膜中的離子通道,恢復受損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
當浮針進入皮下淺層組織時,會刺激到分布在皮下的神經末梢,進而改變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減少疼痛信號的傳遞。浮針的刺激還能夠引發(fā)“門控理論”現象,即對皮下神經末梢的刺激,可抑制疼痛信號向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遞,從而減少患者對疼痛的感知。除了局部的神經調節(jié),浮針療法還能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浮針的刺激可以通過神經網絡傳導至脊髓和大腦,進而引發(fā)全身性的神經調節(jié)反應。這種全身性反應包括減少大腦對疼痛的關注、釋放內源性鎮(zhèn)痛物質如內啡肽,以及調整自律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這些效應綜合起來,可以顯著改善神經性疼痛。
基于上述機理,對于治療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膝關節(jié)炎等多種因肌筋膜問題引發(fā)的疼痛疾病,具有顯著的療效。對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質增生性關節(jié)炎等引起的疼痛,浮針療法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對于中醫(yī)內科的雜病,浮針療法也有很好的療效,如膽囊炎膽石癥、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潰瘍)、泌尿道結石、慢性附件炎、宮頸炎、頑固性面癱、哮喘發(fā)作等。
具體操作時,針尖接觸皮膚,針體與皮膚呈15~25°角刺入,到達肌層即停,然后輕輕提拉至皮下,做好運針準備。運針時單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刺,推進時稍提起,使針尖勿深入。多數病例在2~3次治療后,即可感到疼痛明顯減輕甚至痊愈。
浮針療法的優(yōu)勢在于見效快、進針少、耗時短、方便快捷等;由于針刺部位在皮下,不會接觸到重要神經、血管和臟器,因此無感染風險。盡管如此,也并非所有疼痛患者都適合接受該療法。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癥:身體存在感染(如細菌性、化膿性、結核性等感染)的患者,不宜接受浮針治療;有血管破裂出血(如宮外孕、黃體破裂、脾破裂等)或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腸系膜動脈栓塞等)的患者,也不宜接受該療法;孕婦及空腔臟器穿孔(如胃穿孔、小腸穿孔等)患者,應避免使用浮針療法。
浮針療法作為一種安全、速效、無痛、方便的物理治療方法,在止痛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和顯著的療效。然而,患者在接受浮針治療前應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了解自身病情和禁忌癥,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的身體按下“止痛鍵”,帶來真正的健康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