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擺脫了燥熱,微風(fēng)送來習(xí)習(xí)涼意。同學(xué)們,在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除了舒適的氣候,你有沒有思考過,“秋”是怎么來的呢?
現(xiàn)在的秋字,從火從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從火從蟲,狀如長須長足的蟋蟀。我國最早的“秋”字,為何與蟋蟀有關(guān)?從什么時候起,“秋”字才擺脫昆蟲特性,改為植物特性?
第一站
秋字里的昆蟲
甲骨文里的秋字,是什么樣子的?
“秋”在甲骨文里,可謂是自帶音效:見其形,仿佛聞其聲。
長須長足,狀如蟋蟀,有時立于火上,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
秋從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來了。蟋蟀對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古人通過觀察蟋蟀的活動變化,來確定季節(jié)的流轉(zhuǎn)。
也有的說,甲骨文中的“秋”,看起來像蝗蟲?;认x也是經(jīng)常活動于秋季的昆蟲。蝗蟲有趨光性,所以每當(dāng)蝗災(zāi)來臨,農(nóng)民伯伯就燃起大火,讓蝗蟲自投火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秋”字從火。
到了籀文,“秋”字加入了植物特性。籀文中的“秋”,是在甲骨文基礎(chǔ)上加一個“禾”,突出秋季是禾谷成熟的季節(jié),但里面的昆蟲變成了“龜”形。三個獨立字形組成的秋字,看起來又過于復(fù)雜,于是小篆便省略了“龜”,字形簡化為“秌”。到了隸書,才出現(xiàn)左“禾”右“火”的“秋”字,并沿用至今。
用蟋蟀來代表秋天,有一定的必然性。
蟋蟀是對氣候極為敏感的昆蟲,具有避寒趨暖的本能。
《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就細(xì)致吟唱了蟋蟀的生活規(guī)律。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野”前面,省去了主語蟋蟀。它們七月在田野,八月在屋外,九月到屋里,十月就鉆到人的床下面了。
秋涼時節(jié),蟋蟀在寂靜的夜里鳴叫,仿佛是提醒大家,天氣冷了,女人趕緊織布做衣服了。正因如此,蟋蟀又被叫做促織,直譯過來,便是催促織布的意思。
借用蟋蟀的形象來代表秋天,在甲骨文造字方法中為假借。
中國文字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雙慶說,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的造字方法概括為六種,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這些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均有體現(xiàn)。王雙慶說,由此也可以證明,甲骨文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統(tǒng)。
第二站
“秋”的甲骨文寫法
“秋”字左為禾,似沉甸甸的麥穗,右邊為火,難道是火燒禾苗?當(dāng)然不是?!墩f文解字》的解釋為“禾谷熟也”,谷物成熟的季節(jié)就為秋天。那秋與火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呢?甲骨文的“秋”字上為一只蟲子,下為火苗,也就是蟲子和火就構(gòu)成了表示季節(jié)的“秋”。從最初的字形我們可以看出,“秋”最初的本義是用火驅(qū)殺蟲子。“秋”之所以代表“谷熟季節(jié)”之意,也正是用煙火驅(qū)殺了危害莊稼的蝗蟲,保住了莊稼才有了豐收。
左上為“日”,左下為“火”,右為“禾”。這個文字的出現(xiàn),描述了秋季的另一個特征,即各種農(nóng)作物,尤其谷物大多到了收獲時節(jié)——金黃的稻谷在田野搖曳,廣袤的土地響起了豐收的歡呼聲。
第三站
“秋”的含義
“秋”字從繁雜的甲骨文、小篆,到現(xiàn)代的楷書,雖然字形變化較大,但都是用秋天的特征來表達(dá)秋天之意。
秋是一年中的第三季,是莊稼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感受出發(fā),賦予了“秋”字的不同含義。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時,所以后來稱春秋就代表一年,再后來,分出冬夏二時,才有了四季。有些古書所列四季的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另外古時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時期也稱為春秋。孔子把記載魯國歷史的書籍叫做《春秋》,其記載的史料與東周上半時期時間大致吻合,所以東周前半段被稱為“春秋”。
第四站
“望穿秋水”的“秋水”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望穿秋水”這個成語,但你知道這里的“秋水”指代什么嗎?
“望穿秋水”中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睛。這一成語源自古代文學(xué)中對人眼睛的生動描繪,尤其是用“秋水”來比喻清澈明亮的眼波,既形象又富有詩意。
這一成語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的相關(guān)描述。
例如,唐代詩人李賀在《唐兒歌》中寫道:“一雙瞳仁剪秋水?!边@里直接用“秋水”來形容孩童眼睛的清澈明亮。
又如,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意思是:渴望見到他幾乎望穿的雙眼,皺壞了雙眉。生動地刻畫了鶯鶯對張生的深切思念。
后來,這一比喻逐漸被引申為“望穿秋水”,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因長時間的等待和期盼,眼神中透露出的焦急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