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二
孔子的人生雖然難得“仰看蒼穹,俯瞰大地,靜聽水流,輕吻花開”的閑情逸致,更多的是東奔西走、四處碰壁,累累若喪家之犬的狼狽。但是孔子的人生,仍然是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詩意人生。他對日常生活的詩意品味、他性情流露的生活態(tài)度、取象于日常生活的表達方式,以及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生活心態(tài),無不體現(xiàn)出詩意的一面??鬃拥脑娨馊松蜕罘绞?,亦如儒家思想一樣,對后代文人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子曰:“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保ā抖Y記·中庸》)日常生活的最美就是美食,美食最能體現(xiàn)日常生活之美??鬃訉τ陲嬍车膽B(tài)度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保ā墩撜Z·鄉(xiāng)黨》)但是這并不代表孔子對于飲食格外挑剔,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吃粗糧,喝生水,彎著胳膊作枕頭,也會有其中的快樂。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辛苦,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保ā墩撜Z·子罕》)他認同顏回的生活態(tài)度:“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安貧樂道、崇尚節(jié)儉,反對奢靡:“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保ā墩撜Z·學而》)孔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外在環(huán)境的鄙陋并不影響君子的精神快樂。
與物質(zhì)享樂相比,孔子的快樂更注重精神層面。孔子好讀書:“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保ā墩撜Z·述而》)并勸說兒子孔鯉多讀《詩經(jīng)》:“不讀詩,無以言?!保ā墩撜Z·季氏》)“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保ā墩撜Z·陽貨》)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孔子喜歡音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保ā墩撜Z·述而》)孔子謂《韶》樂:“盡美也,又盡善矣。”謂《武》樂:“盡美也,未盡善矣?!保ā墩撜Z·八佾》)號召弟子“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述而》)所謂“游于藝”,就是要掌握禮、樂、射、御、書、數(shù)即六藝,通過六藝的熟練掌握,獲得自由,有如魚之在水,達到更高層次的精神快樂。
(選自《漢字文化》2020年第10期,有刪改)
◆含英咀華
孔子的生活具有鮮明的詩意特征,體現(xiàn)在他對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品味,發(fā)之于心、形之于言的性情流露,以及取象于日常生活的詩化表達??鬃拥脑娨馊松梭w現(xiàn)在物質(zhì)層面,更多的是精神層面。啟示我們,精神層面的豐富才是真正的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