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朋友在懷孕期間,突然感覺身上奇癢無比,越抓越癢,越熱越癢,抓到破皮留疤,連睡著了都在無意識地抓癢,簡直癢到“懷疑人生”。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患上了妊娠期特應性皮炎。
妊娠期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妊娠期常見的皮膚病,多發(fā)生在妊娠早中期,原因可能跟妊娠期特應性免疫有關,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瘙癢,多伴有濕疹樣改變或丘疹樣皮損。
為了胎兒的健康,大多數(shù)女性在孕期“談藥色變”。但強忍著不用藥,不僅影響孕婦的身心健康,還可能增加后代罹患特應性疾病的風險。所以,孕婦不是不能用藥,而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安全用藥。
應對輕度瘙癢,日常護理可以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合理洗浴:建議將洗浴溫度控制在32~37攝氏度,時間控制在5~10分鐘,以每日或隔日洗浴一次為宜。
做好保濕:保濕潤膚是基礎治療,不僅能阻止水分丟失,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緩解瘙癢癥狀。
改善生活條件:避免搔抓、摩擦瘙癢部位,同時避免高溫、辛辣等食物的刺激。
遠離過敏原:避免接觸可能的食物過敏原、環(huán)境過敏原等。
當日常護理無法緩解瘙癢時,如何正確選藥、用藥是關鍵。用藥的總原則是,輕中度患者選擇外用藥物治療,嚴重者可選擇系統(tǒng)治療。
外用藥物
首選外用糖皮質激素。當潤膚露等不能控制瘙癢時,可使用外用藥物。推薦中低效的外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0.05%地奈德、0.1%莫米松乳膏等。值得注意的是,丙酸氟替卡松(中效)可通過胎盤在胎兒體內高濃度蓄積,是唯一不可用于妊娠期治療的外用糖皮質激素。
除激素外,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TCI)也是一種選擇,代表藥物是他克莫司軟膏。雖然目前暫無關于妊娠期間使用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的臨床研究,但是口服他克莫司已廣泛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妊娠期患者,并未觀察到致畸或誘變作用。而且,他克莫司的分子量較大,全身吸收率非常低,目前專家們認為他克莫司軟膏可用于面部、大腿等部位。
系統(tǒng)治療
使用外用藥物不能控制瘙癢癥狀的嚴重患者,可以采用系統(tǒng)治療,包括口服抗組胺藥,系統(tǒng)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1.口服抗組胺藥。
推薦患者使用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由于有鎮(zhèn)靜作用,短期或間歇使用這些藥物既可控制瘙癢,又可有效提高睡眠質量。
2.系統(tǒng)使用糖皮質激素。
嚴重的頑固瘙癢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首選潑尼松或潑尼松龍。
孕婦本就對激素敬而遠之,好不容易鼓足勇氣用了外用激素,每天都會心驚膽戰(zhàn),口服激素更是想都不敢想。那么,口服激素對孕婦來說真有那么可怕嗎?
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科學依據(jù)。
潑尼松被孕婦口服后,胎盤上的一種酶,叫11-羥基脫氫酶,可將其降解,藥物通過胎盤后,僅剩10%左右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影響小。潑尼松龍也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且未發(fā)現(xiàn)激素的使用與胎兒不良結局有關。
由此可見,妊娠期口服激素并不是絕對禁忌,如果病情需要,也是可以考慮使用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早期應盡可能避免口服糖皮質激素。過了妊娠早期,推薦使用最低有效劑量的口服糖皮質激素,且此類藥物僅是嚴重患者的備選治療方案,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3.使用免疫抑制劑。
重度且常規(guī)療法無法控制病情者,方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孢素A、硫唑嘌呤。務必請醫(yī)生權衡利弊后,再決定是否使用。
4.避免使用以下藥物。
其他治療藥物如甲氨蝶呤、嗎替麥考酚酯,因有致畸性,禁用于妊娠期。一些新型治療藥物如度普利尤單抗等,目前還需要更多的安全性數(shù)據(jù),孕期不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