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7月29日,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宣布,馬杜羅以51.2%的得票率,贏得前一日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任期為2025年至2031年?,F(xiàn)年61歲的馬杜羅2013年首次就任總統(tǒng),這是他贏得的第三個任期。
國家選舉委員會統(tǒng)計稱,反對派候選人岡薩雷斯獲得44%的選票。然而,反對派否認選舉結果,稱岡薩雷斯在所有選區(qū)都取得了勝利。委主流媒體??ltimas Noticias報道稱,有數(shù)千人在選舉結果公布后進行了“暴力抗議”,破壞公共設施。馬杜羅警告,這是“國際極右勢力”試圖在該國再次煽動政變。
和許多拉美國家一樣,委內瑞拉國內政治長期存在左、右之爭。2013年,左翼政治強人查韋斯去世后,在其任內擔任過外交部長、副總統(tǒng)等要職的馬杜羅,以查韋斯繼承者的姿態(tài)贏得總統(tǒng)選舉。反對派則否認“查韋斯路線”,進而質疑馬杜羅勝選的合法性。
危機在2019年達到高潮,反對派不承認馬杜羅贏得的第二個總統(tǒng)任期,推舉國民議會議長瓜伊多為“臨時總統(tǒng)”。長期政治動蕩,對委內瑞拉的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造成難以逆轉的沖擊。據(jù)聯(lián)合國難民署數(shù)據(jù),過去十年有近800萬委內瑞拉人“離開祖國”。
7月28日舉行的選舉,本是為了結束這場漫長的危機。2023年10月,馬杜羅政府和反對派簽署《巴巴多斯協(xié)議》,達成初步政治諒解。隨后,雙方提議在今年7月舉行新一輪總統(tǒng)選舉。今年1月,由于反對派領導人、前議員馬查多被禁止參選,反對派推出74歲的前外交官岡薩雷斯為候選人。
岡薩雷斯并非委內瑞拉政壇的知名人物,他擔任過的最高職務是其2002年卸任的駐阿根廷大使。前副外長卡洛斯·羅恩形容這位候選人“毫無魅力、毫無公眾形象”。不過,委內瑞拉的政治紛爭早已超出個人層面。
長期以來,反對派將該國經濟發(fā)展滯后、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問題,歸咎于“查韋斯路線”的國家管控與內部腐敗。查韋斯、馬杜羅的支持者則指責反對派是“極右翼法西斯”,認為該國的經濟社會問題源于西方世界的長期封鎖,特別是美國對委內瑞拉針對性的石油禁運等措施。
在國際層面,委內瑞拉誕生了拉美公認的解放英雄玻利瓦爾,實踐玻利瓦爾主義、帶頭反對西方“控制拉美”,是查韋斯與馬杜羅一脈相承的戰(zhàn)略路線。在外交部長任內,馬杜羅就以拓展委內瑞拉和“非西方”國家關系的成績著稱。但從華盛頓的角度出發(fā),這意味著委內瑞拉是“美國后院”國家中的主要攪局者。查韋斯執(zhí)政期內,委內瑞拉就多次指責美國試圖顛覆委政權。
羅恩指出,美國政府無法理解玻利瓦爾主義在拉美的民意基礎,認為委內瑞拉反美“是領導人的事”。因此,查韋斯去世后,美國加大了對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的扶持。馬杜羅的支持者認為,委國內的左右之爭,本質上是“一個新的帝國主義侵略時期開始了”,其最終目標是將馬杜羅替換為一個親美的領導人。
由于錯綜復雜的國際因素存在,即使馬杜羅政府和反對派去年已達成初步政治諒解,今年7月的選舉也有包括卡特中心、聯(lián)合國、非盟等在內的來自65個國家的觀察員在場,本次選舉的“合法性”仍遭到美國、歐盟等方面的質疑。這也意味著,該國持續(xù)十年、惡化五年的政治危機,仍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