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北京地鐵10號線上,一老人要一年輕女子讓座給他。女子不讓,老人隨即對女子動手襲擾。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衛(wèi)分局就此事發(fā)布警情通報,稱該事件違法行為人葉某某(男,65歲)因座位問題與另一乘客發(fā)生糾紛,擾亂乘車秩序,該分局依法對葉某某行政拘留。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人要有老樣”的話語。而看了上面的新聞后,你能說那個老人“有老樣”嗎?發(fā)生爭執(zhí)難免,但持拐杖對他人動手襲擾就明顯錯了,即使是有理也會變成無理。
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人老了,需要家人和社會的尊重,但是老人的行為也要值得尊重,不能倚老賣老、為老不尊。年齡不是不尊重他人,更不是隨意出口罵臟話、違反法紀(jì)的理由。一個人無論多大歲數(shù),都得遵守規(guī)則。一個人老得有胸襟,老得有氣度,老得有尊嚴(yán),才會得到尊重。
古訓(xùn)“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說給年輕人聽的,教育年輕人要關(guān)愛除家里老人以外的老人;還有一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說給老年人聽的,提醒老人無論是不是自家的孩子都要關(guān)愛。兩者相加,才能形成“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風(fēng)尚。試想一下,如果被襲擾的年輕女子,是這個老人自家的孩子,他會舍得用拐杖對她動粗嗎?正是這個老人咄咄逼人、不依不饒的樣子,讓那年輕女子心生反感,生氣地說:“別人我可以讓,但你這樣我就是不讓?!笨梢?,倚老賣老并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反過來,如果這位老人好言好語地對女孩子說:“小姑娘,我腿腳不靈便,能讓我坐一下嗎?”那場沖突會發(fā)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