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械脑\斷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西安市高陵區(qū)醫(yī)院收治的180例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狀動脈(簡稱冠脈)造影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頸動脈血管超聲和心臟彩色超聲檢查。以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根據(jù)冠脈造影檢查結果分為冠心病組(111例)和非冠心病組(69例),根據(jù)病變部位不同將冠心病組患者分為單支病變組(59例)和多支病變組(52例)。比較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患者的超聲指標,分析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及兩種超聲聯(lián)合診斷冠心病的價值。結果 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11例、非冠心病69例,單支病變59例、多支病變52例;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05例、非冠心病75例,單支病變55例、多支病變50例;心臟彩色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08例、非冠心病72例,單支病變58例、多支病變50例;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10例、非冠心病70例單支病變59例、多支病變51例。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冠心病的敏感度為98.20%,特異度為98.55%,準確度98.33%,與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一致性較高(Kappa值=0.832)。冠心病組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大于非冠心病組,心肌做功(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低于非冠心病組(均P<0.05)。單支病變組患者IMT小于多支病變組,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低于多支病變組,LVEF高于多支病變組(均P<0.05)。結論 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可有效診斷冠心病,與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可為患者病情評估提供量化依據(jù)。
【關鍵詞】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2.0108.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2.036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且环N缺血性心肌病,發(fā)病機制為冠狀動脈(簡稱冠脈)壁內層的膽固醇和脂質沉積,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心肌細胞因缺血缺氧而壞死,最終影響心臟供血[1]。因此,及早診斷冠心病有助于預防病情的急性發(fā)作,及時進行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降低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目前,冠脈造影是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其對患者機體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重復性欠佳,導致臨床應用受限[2]。而心臟彩色超聲可通過判斷心室壁異常運動,反映心肌受累嚴重程度、范圍,但其較難檢出血管壁早期病變[3]。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脈粥樣硬化關系密切,二者發(fā)病機制、危險因素均相同,因此,頸動脈超聲可有效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冠脈管腔堵塞程度,其對臨床診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4]。基于此,本研究納入180例因疑似冠心病行冠脈造影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在冠心病中的診斷價值,為優(yōu)化臨床方案進行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西安市高陵區(qū)醫(yī)院收治的180例因疑似冠心病行冠脈造影的
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頸動脈血管超聲和心臟彩色超聲檢查。180例患者中男性92例,女性88例;年齡37~76歲,平均年齡(56.95±11.41)歲;合并基礎疾?。禾悄虿?4例,高脂血癥40例,高血壓33例。本研究經(jīng)西安市高陵區(q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存在氣促、心前區(qū)疼痛、胸悶等癥狀;⑵既往無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史;⑶年齡≥18周歲。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心律失?;蛐墓δ芩ソ哒?;⑵合并肝、脾、肺、腎功能不全者;⑶合并腦部器質性疾病者;⑷合并精神障礙者;⑸合并惡性腫瘤者;⑹合并嚴重感染者;⑺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頸動脈血管超聲及心臟彩色超聲檢查:⑴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采用G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南京左右腦醫(yī)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82060834,型號: Digi-Lite IP),囑患者仰臥于檢查床上,于患者頸部下放置軟枕,充分暴露頸部并涂抹醫(yī)用超聲耦合劑,調整超聲探頭參數(shù)為7~12 MHz,隨后縱向、橫向掃描患者頸部血管,截取頸內、外動脈及頸總動脈的圖像,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即頸動脈管腔外膜、中膜與內膜垂直距離,同時檢查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狀態(tài);⑵心臟彩色超聲。頸部超聲檢查完成后,再充分暴露患者胸前皮膚并涂抹醫(yī)用超聲耦合劑,調整超聲探頭參數(shù)為3~5 MHz,掃描患者心尖處,獲取兩腔心、左心室長軸和短軸、心尖四腔切面圖像,后囑患者屏氣,連續(xù)截取4個心動周期的超聲圖像,進一步觀察患者心臟結構變化并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肌做功(Tei)指數(shù)。所有檢查均由同一組醫(yī)師操作,結果由2位或以上副主任醫(yī)師判定。
1.3 觀察指標 ⑴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結果及兩種超聲檢查單一或聯(lián)合診斷冠心病的診斷效能。比較冠脈造影、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及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結果,以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計算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及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冠心病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敏感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例數(shù)+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例數(shù)+假陽性例數(shù))]×100%;準確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⑵超聲指標。分別比較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患者的IMT、 LVEF、 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斑塊積分[5]總分0~5分: IMT<1.0 mm為0分; IMT≥1~1.5 mm為1分;可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且IMT>1.5 mm,但頸動脈管腔縮窄<20%為2分;可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且
IMT>1.5 mm,頸動脈管腔縮窄20%~<50%為3分;可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且IMT>1.5 mm,頸動脈管腔縮窄50%~<100%為4分;可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且IMT>1.5 mm,頸動脈管腔縮窄100%即全部堵塞為5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以Kappa值>0.6為一致性高。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冠脈造影、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及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的結果比較 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11例、非冠心病69例;單支病變59例、多支病變52例。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05例、非冠心病75例;單支病變55例、多支病變50例;心臟彩色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08例、非冠心病72例,單支病變58例、多支病變50例;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結果顯示:冠心病110例、非冠心病70例;單支病變59例、多支病變51例。
2.2 頸動脈血管超聲、心臟彩色超聲及兩種超聲聯(lián)合檢查結果 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冠心病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各單一超聲檢查,且與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一致性較高(Kappa值=0.832),見表1、表2。
2.3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患者的超聲指標比較 冠心病組患者IMT大于非冠心病組, 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組, LVEF低于非冠心病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患者的超聲指標比較 單支病變組患者IMT小于多支病變組, 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低于多支病變組, LVEF高于多支病變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冠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阻塞和狹窄,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心律失常,增加動脈栓塞、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風險[6]。其中頸動脈超聲能夠通過測量患者IMT、內徑等,判斷冠脈有無斑塊形成,進而間接反映冠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情況,且圖像清晰、可重復掃描[7];心臟彩色超聲可通過觀察心室壁運動異常并對其程度進行判斷,從而反映冠脈受累心肌缺血程度、范圍,測定患者整體心功能[8]。
本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冠心病的敏感度為98.20%,特異度為98.55%,準確度98.33%,與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一致性較高。這提示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冠心病的準確性較高,與郭智慧等[9]、夏煒等[10]研究結果均一致。分析原因為,頸部血管超聲和心臟彩色超聲均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耗時短、圖像質量高、重復性良好等優(yōu)勢,兩者聯(lián)合診斷可從多途徑、多切面完善檢查,能提高臨床診斷效率,避免錯診、漏診的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組患者IMT大于非冠心病組,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組,LVEF低于非冠心病組;單支病變組患者IMT小于多支病變組,Tei指數(shù)、斑塊積分均低于多支病變組,LVEF高于多支病變組,與邢悅等[11]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冠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并堵塞冠脈管腔后,導致血流減緩或中斷,從而使心室受累,心臟血供減少,血流灌注降低,心臟結構功能改變,因此,心臟做功減少,Tei指數(shù)降低[12]。隨著冠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IMT和斑塊數(shù)量不斷增加,頸動脈血管管腔逐漸狹窄,因此,IMT逐漸增厚,斑塊積分逐漸升高[13]當多支血管發(fā)生病變時,心臟整體的功能受損會更明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協(xié)調性下降,導致Tei指數(shù)升高、LVEF降低,且多血管病變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區(qū)域增大,加重心肌損傷,血管壁增厚,IMT增加。
綜上所述,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可有效診斷冠心病,與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可為患者病情評估提供量化依據(jù)。但本研究僅為單中心對照研究,研究的環(huán)境和條件相對單一,可能對研究結果的廣泛適用性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后續(xù)的相關研究中,須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以獲取更具說服力和通用性的數(shù)據(jù)。未來可開展大樣本量、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以探討頸動脈血管超聲聯(lián)合心臟彩色超聲在冠心病中的診斷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
參考文獻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 218.
蔡美花,郭建榕.DSA冠狀動脈造影在冠狀動脈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 2020, 29(11): 2088-2089, 2100.
陳鋒,王福建.心臟彩色多普勒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22, 34(10): 1297-1298, 1402.
楊秀芬.頸動脈超聲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及準確率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22, 12(7): 27-29.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診治共識[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7, 50(8): 572-578.
石雪連,練榮秀,鐘桂秀.心臟彩超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檢查在疑似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21, 11(1): 31-33.
黃莉.頸動脈超聲在老年人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及準確率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 4(5): 162-163.
楊榮萍,茍廷芬,許先奎.心臟彩色超聲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檢查在疑似冠心病診斷中的意義[J].心腦血管病防治, 2020, 20(1): 86-88.
郭智慧,李雨涵.心臟彩超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2, 7(18): 106-109.
夏煒,張瓊.心臟彩超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 2023, 21(19): 86-90.
邢悅,王利娜,魏芳.心臟彩色超聲聯(lián)合頸動脈超聲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1, 6(23): 116-118.
墨妍,劉丹,李動.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斑塊積分聯(lián)合Tei指數(shù)在冠心病篩查中的診斷價值[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 2022, 8(10): 1245-1248, 1264.
朱銀梅,李海嶸.超聲頸動脈內中膜厚度與斑塊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價值對比[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20, 30(6):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