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爾摩斯迷”,我對河北博物院里的福爾摩斯展已經期待很久了。上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了趟“河博”一日游。
剛進入博物院,我就迫不及待地沖向二樓,拿起偵探手冊走進了福爾摩斯展。展館里陳列有許多展柜,展柜里放著懷表、手槍、放大鏡、羽毛筆等福爾摩斯破案時會用到的東西,羽毛筆上金黃的齒輪與紅色的寶石搭配在一起,顯得貴氣十足;放大鏡的手柄在燈光的照耀下,散發(fā)著古銅色光澤……
我最喜歡仿制的客廳。你瞧,福爾摩斯端坐在沙發(fā)上,身穿睡衣,手中還拿著煙斗。而他的助手約翰·華生則站在他的斜后方,一手拿著本子,一手拿著筆??此麄z的表情,應該是在推理案情。
福爾摩斯展館里有許多互動區(qū)域。比如,給出3把損壞的鎖以及一些工具,讓你猜哪把鎖是被哪個工具損壞的。前兩把鎖是被錘子和水果刀損壞的,我很容易就猜了出來,可第3把鎖看著完好無損,但鎖已經開了。到底是用什么工具開的呢?我猜是用螺絲刀撬開的,但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是用螺絲刀撬開的,鎖孔處應該有劃痕。我又猜是菜刀。最后公布答案,居然是用鋸子鋸開的!看來我觀察得還是不夠仔細。又比如,給你幾幅圖片,圖片上有的是紅色土壤,有的是紅色油漆,有的則是車禍現場的血跡。圖片下方放著幾只鞋子,讓你觀察鞋底上的紅色與哪幅圖片匹配。我拿起一只鞋子與它旁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起來。鞋底的紅色比較新,而且還夾帶些許白色油漆渣,我一下子就確定這只鞋子鞋底的紅色應該是紅油漆。謎底揭曉,果然如此。在福爾摩斯展里,我學到了很多與推理有關的知識。
依依不舍地告別了福爾摩斯展后,我和媽媽來到了“龍行中華”特展。一進入展廳,我們就被懸在天花板上的龍頭吸引了。這個龍頭做工精美,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看著很喜慶。龍嘴一張,露出銳利的牙齒,威武極了。龍的身體是由燈籠組成的,上面畫了一個時間軸。從夏朝開始,就有龍文物;西周時,更多的“龍”出現在了青銅器上;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龍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明;等到宋元明清時,龍的形象已經和今天的相差無幾。
我們還參觀了陶瓷展。我聽到一個大姐姐說:“這些瓷器有什么好看的?”她不知道,有些國家當年就是通過瓷器認識中國的。
“河博”一日游讓我見識到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只有走進博物館,了解這些精美展品背后的故事,才能體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會承擔起傳承和發(fā)揚的責任,這也是這些無聲的文物最想大聲告訴我們的吧……